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雲南蔬菜產業助力脫貧增收
2018-12-15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劉曉寒報道:雲南蔬菜產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一方百姓脫貧增收。

  在陸良縣的大馬路村,種?500餘畝擁有特殊氣味的蔬菜——藜蒿。因其香味獨特,蚊蟲一般不會叮咬,這也讓藜蒿成了「天生抗蟲害」、「一生只打一次藥」的天然健康蔬菜。

  這些剛採摘完的新鮮藜蒿,立馬被送往加工車間,交由動作熟練的工人掐頭去葉。車間裏,一位小腳老太引起了記者們的注意。她叫方春梅,今年80歲。據了解,她每天工作7、8個小時,月收入在1400-2000多元之間。老人告訴記者,在這上班,工作強度不大,既能鍛煉身體,又能保持心情愉悅,她年紀雖大,卻也能自食其力。

  在雲南曦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加工點,有許多像方春梅這樣的中老年人。70歲的陳花芝、68歲的孟喬芝、66歲的黃小芝……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個別年輕的面孔。

  公司法人侯勝坤介紹,公司採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有效地帶動了周邊農戶400-500 人到公司務工,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每人日均收入80元,月收入增收1000-4000元不等。

  同時公司吸納了許多年齡較大並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到加工點務工,其中55歲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0人,最大的年齡可達75歲以上,有效地解決了當地剩餘勞動力就業的問題,做到了精準到戶引領脫貧攻堅,有效地帶動了周邊農戶及貧困戶脫貧增收。對於年紀大的老人,他們要求每月體檢,並為其購買了意外保險。「老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合作社辣椒種植促脫貧

  「只要你喜歡來,合作社都歡迎」。這句話是石林縣山頭上蔬菜種植合作社的理事長李順對當地貧困戶說的,他也是石林縣小密枝村的村委會主任。

  據悉,2000年小密枝村開始引入台灣朝天椒品種試種,在石林縣農業局扶持下,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到2017年種植辣椒面積3.6萬畝,產值達1.8億元,輻射帶動周邊10000餘農戶種植辣椒,實現年產值億元以上,加快了石林縣脫貧的步伐。為帶動更多人種植辣椒,小密枝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還組織人員到全縣各村委會進行辣椒種植技術培訓。

  目前,辣椒產品不僅銷往北京、上海、廣東、四川、湖南等省市,還走出國門,出口到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為適應產業發展需求,2017年4月,合作社籌集資金建成「山頭上辣椒交易市場」。2017年共交易辣椒6000餘噸,最高日成交量達238噸。2018年合作社又籌資新建了兩個專業化辣椒交易市場平台,每年可處理交易辣椒4萬噸以上。

  三個市場交易平台建成,方便了石林辣椒交易,並吸引了周邊陸良、廬西、彌勒、宜良等地的椒農到市場銷售辣椒,初步形成了以石林為中心輻射周邊市縣的辣椒交易平台。據了解,平台的建成,可輻射帶動周邊20公里範圍內辣椒產業發展,增加百姓收入,為鄉村振興、精準脫貧打下良好基礎。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