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麗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2018-12-15    香港商报
 

   麗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香港商報訊】記者劉曉寒報道:近年來,麗江市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建設的優先任務,切實做好金沙江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及修復,積極打造雪桃、核桃等生態經濟,以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林下經濟為主,護山吃山,走出一條增收致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綠柳護良田

  大力治理生態環境

  在麗江市玉龍縣巨甸、石鼓、龍蟠沿線,延綿百里的柳林環繞「萬里長江第一灣」。這一道美麗的柳林風景線背後,承載了許多種柳人的汗水與希冀。

  今年40歲的和朝明是玉龍縣石鼓鎮林工站的站長,他已經種了7年柳樹。「從我爺爺輩便開始在金沙江邊種柳樹,主要為了保護良田和周邊村莊,這對下游也有益處」,和朝明說,通過大家的努力,現在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多,兔子、麂子、猴子、草豹……山裏甚至還有熊出沒。

  據悉,20年以來,麗江實施了森林管護、公益林建設、石漠化綜合治理、污染防治等多項生態建設工程。「十二五」期間,麗江全市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林業項目68.32萬畝,完成森林管護2422.82萬畝,實施退耕還林工程16.56萬畝;投入綠化建設資金達10.29億元,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1.76%,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78%;通過實施林業生態保護建設工程,2017年全市林地面積2467.6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8.48%,林業生態功能服務價值超過1000億元。截至目前,麗江市已命名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玉龍縣黃山鎮),命名省級生態鄉鎮7個(玉龍縣拉市鎮、石鼓鎮、白沙鎮、黎明鄉、大具鄉、龍蟠鄉、永勝縣永北鎮)。

  砍樹變種樹 林下藥材有「錢」途

  麗江森龍實業有限公司隸屬玉龍縣地方森林工業企業,在1998年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前,主要從事麗江東西部林區的森林採伐,集體林收購、銷售工作。1998年以後,公司承擔?玉龍縣境內七個鄉鎮的森林管護任務,管護面積267萬畝。

  和仕武是麗江森龍實業公司下轄的石鼓天保所所長,他說,以前他是麗江縣木材公司的一名伐木工人,1998年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後,商業性採伐全部停止,之後他就變成了「種樹人」。

  和仕武介紹,為增加職工收入,帶動林農脫貧致富,麗江森龍實業有限公司在石支小組租了240畝荒地,用來發展林下藥材產業。基地於2014年10月在長坪子開始請工進行精細化整地,從2014年到2017年,基地共種植了珠子參64畝、重樓28畝,育苗3.5畝;2018年先後培育了滇重樓種子育苗150多萬苗,珠子參近100萬苗。在逐年發展的基礎上,使藥材基地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規模。

  從藥材基地成立至今,每年向當地村民支付人工工時費在20萬元以上,並一次性支付給村民租地租金360000元,提高了當地林農和村民的經濟收入。基地還向石鼓鎮格子後山村組提供了優質珠子參種子1200公斤,並且專門派技術人員。傳授和解講珠子參種植管理、農藥肥料使用等技術。

  經過幾年的發展,基地藥材種植形成一定規模,為帶動周邊的老百姓發展藥材種植產業提供了一個示範性窗口。作為一名基層林業工作者,和仕武親身體驗了林農「放下斧頭,拿起鋤頭」的華麗轉身。

  村莊大變樣 經濟林果致富又生態

  「有女不嫁望城坡,買塊豆腐倒爬坡,半路遇?狼打架,豆腐滾得半山坡」,過去人們用這首打油詩來形容人多地少的玉龍縣望城坡小組的貧窮,但如今的望城坡早已大變樣,村內綠樹成蔭,「白天不見村、晚上不見燈」,院內花果飄香,一派新農村、新景象、新面貌,成為了全縣乃至全市生態建設中的一個亮點。

  楊麗英是納西族,她當年嫁到了望城坡小組,一度不被人理解,後來望城坡每家每戶開始種植三月桃、五月桃、梨等林果,走上了致富路。楊麗英告訴記者,現在每到果子成熟的季節,四川等地的商家便會上門採摘鮮果,整個小組大約每天會運出20噸水果,這樣的場景能持續25天左右。她頗為驕傲地說道,現在望城坡幾乎家家有車,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也多,光她家族裏便有12個大學生。

  據了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望城坡的林果業種植面積從原來的幾十畝,發展到了300餘畝,遍布整個小組的山頭和田間地頭,林果業品種也從過去的三四個發展到現在的20多個。每年僅林果產業戶均收入達1.5萬元至3萬元,全村僅林果產業一項收入就達100多萬元,林果產業成為了該地區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收入來源。

  結合區域氣候特點,石鼓鎮還積極推進核桃、雪桃種植產業,實現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後,經濟林果種植成了果農們名副其實的「搖錢樹」和「綠色銀行」,也有效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在抓好林果經濟的同時,望城坡還積極開展魚腥草種植和建蔬菜大棚,蔬菜業將逐漸成為望城坡農民新的增收途徑。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