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商報時評】以大我利益為辯論畫句號
2019-01-02    香港商报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交的報告,透過分析整理社會人士的意見,匯聚形成整全土地供應策略及可行選項建議,旨在打破本港土地短缺困局。毫無疑問,土地供應是個極具爭議性的議題,難以期望報告能夠立竿見影,馬上產生一錘定音之效,所以,報告甫一出台,社會再度爭議四起,這本來是不難理解的;然而,無論如何,各界仍應秉持大我精神,以大我利益為依歸,理性務實地看待小組報告,繼而落實執行相關建議選項,否則香港就無法走出「議而不決」的土地供應窘態,提高及改善市民居住水平也必然無從談起。

  今場土地供應大辯論,固然重在「辯論」二字,但其實更重在「結論」二字。小組自成立以來的一年多時間,便很好激發了這場公眾「辯論」,全社會均為香港土地供應問題出謀獻策,以至吵得不可開交,對於各個選項均有正反不同意見,小組亦因此在過程中收集大量建議。與民共議、集思廣益,正是透過「辯論」來凝聚共識的大前提。小組提交的終極報告,正是歸納全港民意及專業意見的結晶品,通盤考慮了所有看法、所有原則、所有立場,因而對哪些選項可立刻上馬、哪些選項可再長遠研究等,作出了終極決定。換言之,目前已到了「結論」階段,不應再停留「辯論」層面。

  事實上,小組諮詢結果既是全面公開,所作決定亦是客觀持平。對於原先18個選項,小組根據諮詢結果,建議優先推行8個中短期和中長期選項,至於其他則認為要進一步研究並交社會再作討論——簡言之,就是目前不應該推出。其中,較具爭議的收回高球場選項,在綜合各界意見後報告建議「中間落墨」,一方面先局部收回發展,長遠而言則認為有需要考慮重置評估;至於同樣具爭議的填海,除了原則上支持於5個擬議的近岸填海,而「東大嶼都會」的規模應否擴大至「明日大嶼願景」?小組主席黃遠輝昨強調,諮詢期間社會支持前者,卻不等於同時支持後者;報告提出,政府會在考慮報告後才敲定細節以及最終填海範圍。可見,報告既不代表官方立場,也不盲目支持官方建議,相對地,也不會過分側重坊間任何一黨一派;小組的工作宗旨,乃如實地反映諮詢結果,繼而依此作出選項建議,不存在厚此薄彼。無疑,這或導致小組左右為難,但卻絕對是收窄分歧、凝聚共識的應有之義。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除夕夜於社交網站發布短片,她開宗明義指出,在改善民生方面,市民最關心的是房屋問題,而要真正解決的話政府就需要更多土地。眾所周知,土地問題一直困擾香港,土地供應大辯論的目的正是為此找出結論;雖然,正式諮詢時間僅得一年多,惟社會對此爭議又豈止一年半載了?難道香港還要不斷蹉跎歲月?時間是不等人的!繼續「議而不決」,只會苦了我們的下一代,以至我們的再下一代……由劏房到納米樓,究竟港人如何走出愈住愈貴、愈逼、愈擠的厄運?現在,答案已經擺在眼前!只有大家踏出一步,「議而有決」、「決而有行」,以大我利益為本,才可開創香港愈住愈好的新時代!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