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新移民是厭惡行業生力軍
2019-01-22    香港商报
 

    新移民是厭惡行業生力軍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副會長 文滿林

  根據政府有關資料,前年持單程證來港的人數創十年新高,而去年至今平均每日約有130個內地來港新移民,有人認為香港應收回單程證審批權,有助改善本港人口增長速度。這種意見,早在多年前已經有反對派提出,志在排斥內地同胞來港,然而每日150個名額單程證來港的做法是在基本法中有明確規定的,自回歸以來,一直保持這種規定運作。

  新移民補充人手短缺

  每日150個單程證來港新移民數字,是否改善香港人口增加速度屬不得而知,見仁見智,但新移民來港有助補充不少行業勞工人手短缺,尤其是一些厭惡性行業及辛苦體力行業人手短缺,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成為不少行業新主力軍。沒有他們的加入,香港勞工短缺情況將越顯緊絀,勞工市場受到一定影響。

  目前,據有關資料反映,哪些行業最缺人手,一是老人院護理,二是建築業,三是飲食業,四是屠宰業(屠房工人)。以上行業屬厭惡性的、工作環境惡劣的、既辛苦又吃力的行業。建築業薪酬不菲,每日可達1000多至2000元,由於工作辛苦吃力、流汗流血、日曬雨淋,縱然薪酬高,卻吸引不到本港八、九十後的年輕人入行,他們嫌辛苦吃力又污糟,這是香港年輕人的通病。目前所見,該行業有近一半左右的三行工人都屬近年來港的新移民,只有他們不怕辛苦才入行,有效補充這個行業的人手短缺和青黃不接,若不,這個古老傳統行業隨時後繼無人。

  其次是老人院護理,所謂護理者其實就是「打雜」,什麼都要做,包括行動不便老人及中風半身不遂的住院老人服務,其中不乏屎屎尿尿都不能自理的,這個新興行業不斷擴大,住院老人不斷增加,需要護理人手隨老人院增長不斷增加。由於老人院護理薪酬偏低,而且是非常厭惡行業,沒有愛心和耐心及細心都做不長久,人手短缺非常嚴重,很難吸引新人入行,只有內地新移民才願意加入這個厭惡性行業工作。據知,目前在這個行業工作的新移民佔三四成以上,而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兩三年後,她們便成為這個新興行業的主力軍。

  勝過輸入外勞

  至於屠宰業即屠房工人,人手長期短缺,原因是這屬「偏門」行業,行頭窄,只有上水屠房及荃灣屠房,需要人手近千,除了這兩間屠房外,整個香港九龍就沒有第三間屠房了。除此之外,屠房工作規定只能在夜間工作(通宵),人工偏低,故長期都請不夠人,更無青年人入行。目前這個行業有一半都是新移民及有一半是老員工,他們是在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在西環屠房及九龍長沙灣屠房入行而「過檔」上水屠房的,做了半世豬佬,改不了行,才繼續留在屠房。上水屠房若然沒有新移民入去補充人手,屠房隨時處於停頓狀態,港人有沒有新鮮豬肉牛肉吃也成問題。隨本地老員工逐漸退休(有些做到70歲),上水屠房不得不依賴新移民入行支撐大局,相信不須三數年,新移民肯定成為香港屠宰業、即上水屠房主力軍。

  同樣,飲食業在職員工中,有不少比率都是新移民作為支柱的,她們有些是早期來港,也有不少是近年來港的,沒有她們為飲食業支撐大局,補充短缺人手,整個飲食行業勢將面臨更大困境和挑戰。其實不少行業都有這種情況,尤其是一些厭惡性及辛苦吃力、本地青年不願入行的行業,新移民就剛好填補空缺,讓香港勞工短缺問題得以緩解和改善,經營成本得以減輕。作為勞工團體來說,並不因為新移民來港補充人手短缺,而感到有搶了他們飯碗的感覺,而是認為因為有了他們補充勞工人手,資方才不會像過去那樣動不動向政府提出申請外勞輸入,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接受新移民總比輸入外勞好得多,雖然現在是新移民,過了十年八年便是「舊移民」香港人,就有一份歸屬感、責任感。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