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踐行「兩山」理論 推動綠色發展
2019-01-22    香港商报
 

   踐行「兩山」理論 推動綠色發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通過70年的艱苦奮鬥,右玉人民把原本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變成了如今山清水秀的塞上綠洲。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從前播下的綠色和希望,如今成為了右玉人民的寶貴財富,現在他們正享受?防風治沙、植樹造林帶來的豐碩成果。

  進入新時代,右玉縣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產業,探索出了一條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文明之路。

  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右玉李達窯鄉馬頭村村民李雲生受祖輩和父輩植樹治沙的影響,在2002年萌生了一個要為家鄉做貢獻、徹底改變家鄉面貌的想法。他拿?自己在外地辦駕校賺到的幾十萬元,承包了12500多畝荒山野嶺,開始了一步步為光禿禿的荒山披上綠衣的過程。「荒山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當李雲生全身心投入植樹造林的時候,發現這是個無底洞,不僅把自己多年來的積蓄全部「敗光」,最終還欠下幾十萬的外債。在最困難之時,窮到連兒子上學和吃飯的錢都沒有,最後靠朋友接濟才得以渡過。對於他的所作所為,不僅自己的老婆常常埋怨,好朋友也多對此表示不理解。

  「有志者事竟成」,歷經無數艱辛,克服風沙大、資金缺、樹難活等困難,憑?一股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幹勁,李雲生逐漸把原本光禿禿的山頭,變成了綠樹成蔭、生態良好的綠地。如今,這位義無反顧把全部身家投入到綠化事業的硬漢,正享受?他一手締造的「綠色王國」的豐厚回報,他每年都可從承包的山頭中得到一筆可觀的收入,生活逐漸富裕起來。

  在山西右玉縣,像李雲生一樣承包山頭的人不在少數,他們通過堅持不懈地綠化荒山、植樹造林,為原本的不毛之地披上了一層層綠衣,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而對於整個右玉縣而言,經過幹部群眾70年的努力,右玉人民把原本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變成了綠樹成蔭的塞上綠洲,在獲得良好生態效益的同時,也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右玉人民積累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功穿上「綠衣」並非右玉的終點,如何圍繞綠色發展進行「二次創業」,是右玉人民下一步的目標和追求,也是傳承和弘揚右玉精神的一個重要內容。

  右玉現任縣委書記吳秀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傳承和弘揚好右玉精神必須要做的三件事:一是繼續厚植生態優勢,把右玉人民辛辛苦苦積澱下來的生態文明鞏固好、保持好,具體表現在繼續防風固沙、植樹造林,提升右玉已經形成的綠水青山品質;二是在新時代踐行好「兩山」理論,即在右玉已有的生態建設成果上,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三是講好右玉故事,立足於新時代賦予右玉發展的新任務,深入挖掘右玉精神更多的新的時代內涵。

  右玉成功脫貧摘帽

  右玉縣曾是山西省36個國定貧困縣之一,也是朔州市唯一的國定貧困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右玉縣委、縣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弘揚右玉精神的主戰場,團結帶領幹部群眾艱苦創業、苦幹實幹,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底,全縣貧困發生率降低至0.5%以下,完成7778戶、15918口人的減貧任務,實現126個貧困村的退出,各項指標均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2018年6月份,右玉接受了國務院第三方評估檢查。8月8日,山西省政府批准右玉縣退出貧困縣,成為全省第一批退出的國定貧困縣。

  「右玉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發展到今天,如果要轉化成金山銀山,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必須通過綠水青山來轉換,讓老百姓富起來,摘掉頭上這頂窮帽子,這一點我們做到了。」吳秀玲說,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右玉人民弘揚新時代右玉精神,踐行「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

  吳秀玲提到,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右玉採取的措施主要是生態扶貧。圍繞生態的鞏固提升,右玉解決了一批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和致富問題。比如,右玉聘請了600多名護林員,每人每月可領取800元的工資,一方面解決了護林防火的任務,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增加貧困人口的收入。右玉縣政府要求,全縣的23個造林合作社必須吸納60%的貧困人口作為合作社成員,通過貧困戶參與造林合作社,解決了200多名勞動力的有效脫貧。此外,圍繞重點的旅遊線路,右玉布局了一大批鄉村旅遊的民宿客棧,帶動了一批貧困群眾有效脫貧。

  走綠色發展新路子

  近年來,為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右玉圍繞提升綠水青山品質、共享金山銀山成果的主題主線,實施旅遊興縣、脫貧攻堅兩大戰略,發展生態富民產業,走出一條北方生態脆弱地區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具體而言,包括發展特色種植業、生態畜牧業、林果產業、綠色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生態文化旅遊業。

  在發展特色種植業方面,右玉縣依託全國小雜糧基地縣的優勢,將種植面積穩定在40萬畝左右,全面推廣新技術、新品種、不斷提升產量和品質,做大做強雜糧產業。在發展生態畜牧業方面,右玉打造了祥和嶺上養羊品牌,以「品質、品味、健康、綠色」為發展理念,引入功能食品概念,發展綠色循環生態畜牧業,實施全產業鏈開發,全力打造有機羊產業的領跑者。

  在發展林果產業方面,右玉把沙棘產業作為經濟林發展的重點,改造提質26萬畝天然沙棘林,積極引進沙棘新品種,不斷提升品質和產量,成為全國重要的沙棘產業基地。

  右玉沙棘研究所所長曹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地沙棘的水平根系非常發達,分布在土壤30cm範圍內,對水土的保持作用非常強。在產業發展上,右玉的沙棘開發狀況目前還停留在營養食品上,未來將開發成健康食品,即針對不同的人群,研發出不同的有特殊醫學用途的食品。「因為沙棘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維生素C的含量也非常高,對人體自身免疫力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同時在預防和治療慢性病等方面的作用效果也很好。」曹滿說。

  劍指生態文化旅遊產業

  不斷改善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右玉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產業提供了「美麗」資本。去年10月,右玉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山西省首家以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為發展方向的省級開發區。吳秀玲表示,圍繞右玉生態文化旅遊產業開發區的建設,山西省委、省政府專門出台文件,從生態建設、綠色產業、基礎設施和特色城鎮化、財政金融、土地、開發區建設、相關領域改革試點示範布局等7個方面,提出了32條支持右玉綠色發展暨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建設的具體措施,朔州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40條相應舉措,全力支持右玉綠色發展。

  目前,右玉縣旅遊資源豐富,有殺虎口風景名勝區、右玉精神展覽館、蒼頭河濕地公園等旅遊景點。先後獲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魅力小城、最值得向全世界推薦的旅遊縣、聯合國最佳宜居縣、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榮譽稱號。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縣旅遊人數達89.03萬人,旅遊總收入達7.23億元,同比增長28.3%。

  「右玉縣按照殺虎口——右衛文化創意園、環縣城生態產業園、蒼頭河濕地體驗帶三大功能區布局,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力構建以生態文化旅遊業為核心的綠色產業體系,變生態資本為經濟資本,化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吳秀玲說,右玉作為山西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縣和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將依託現有的生態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和旅遊市場,爭取在3年之後,讓右玉的旅遊產業、旅遊文化有一個質的飛躍。

  走人和自然

  和諧共存之路

  如今的右玉,山清水秀,綠海蕩漾,已成為一方生態文化旅遊的勝地,一塊環境宜人、充滿活力的創業熱土。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從前播下的綠色和希望,如今成為了右玉人民的寶貴財富。植樹、愛樹、護樹,保護好這份來之不易的綠色,是右玉人最基本的職責。儘管每個時期的造林思路不一樣,但每一屆右玉縣委、縣政府對於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初心卻是一致的。比如上世紀80年代末,時任縣委書記姚煥斗頂住了經濟利益的誘惑,下令關停了嚴重破壞森林資源的壓板廠。

  「右玉最為珍貴的就是這片綠色。一切產業的發展,都緊緊圍繞生態做文章,因此必須珍愛這片綠色,守護這片綠色。」吳秀玲說,在北方生態脆弱區,右玉走到今天能成為全國的典型,實屬不易,因此今後右玉人必須村立人與自然相生相伴、和諧共處的理念,讓右玉的生態建設和自然環境持續領跑全國。

  右玉縣在生態建設過程中,採取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喬灌草相間,加大經濟林、速生豐產林和灌木林的種植比重,有效控制流域範圍內的水土流失,提高林草覆蓋率。有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現在右玉境內的野生動物日漸多起來,野兔、野雞、狐貍等小動物每天活躍在各個林區,一幅天高雲淡、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畫面正逐步呈現在右玉人面前。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