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中國GDP破90萬億背後 區域經濟競逐呈現新特徵
2019-01-31    香港商报
 
  儘管面臨下行壓力,2018年中國經濟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9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關。與此同時,區域間的經濟競逐愈發激烈,形成了「9萬億俱樂部」,廣東省更預計2019年經濟總量將突破10萬億元。多個省市經濟總量邁上一個新台階,而各省經濟增速則出現分化,並有差距拉大之勢。
 
  亮點紛呈的GDP成績單背後,是激烈的區域經濟競爭造就了中國經濟的突破。而領軍區域經濟的頭部省份,都有?民營經濟佔據大半江山的顯?特徵。專家認為,區域競逐需警惕低水平競爭、政策競爭。此外,在中國經濟由量向質轉變過程中,可以預見人均GDP將是考量區域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
 
  香港商報記者 廖非凡
 
  區域競爭成經濟增長源動力
 
  國家統計局21日公布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四季度增長6.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
 
  雖然GDP不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唯一指標,但經濟增長仍然是發展的重中之重。亮點紛呈的GDP成績單背後,正體現出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所說,中國經濟奇跡的奧秘在於地區間的經濟競爭,正是這樣的激烈競爭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奇跡。
 
  廣東省社科院區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對本報表示,某種程度上而言,區域之間的競爭讓地方更愛惜自己的「羽毛」,想方設法往高處發展。此外,需要警惕「諸侯割據」問題,避免低水平競爭。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中國的區域競爭甚至比國外明顯,這和國情是相關的。區域之間的競爭,除了市場化因素,還有希望得到國家力量扶持的原因,這是中國區域競爭的奧妙之一。他還認為,「中國區域競爭存在雙向,一是向上的政策競爭,一是向下的市場競爭。現在看來,競爭趨向向上競爭,這樣對長遠發展不利。」
 
  西部領跑增速
 
  在已公布2018年GDP數據的省份中,多數省份經濟增速跑贏全國增速,並且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而東部發達省份GDP增速大多與全國數據相近。
 
  目前有23個省份GDP增速跑贏或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這一數量與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2016年有28個省份不低於全國GDP增速。
 
  1月10日,西藏自治區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在拉薩召開,會上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預計西藏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1400億元,增長10%左右。
 
  據統計數據,2018年北京和上海兩地GDP增速均為6.6%,與全國增速持平;廣東為6.8%、江蘇為6.7%,高於同期全國水平。而目前增速墊底的是天津,2018年其經濟增速為3.6%。
 
  西部省份領跑GDP增速的原因,宋丁認為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到目前階段的現象,西部在承接東部的產業轉移,複製了過去東部的發展模式,其傳統經濟的底盤疊加新經濟動能,使得西部經濟快速提升。
 
  不過,2019年多地調低經濟增長速度。據了解,已有黑龍江、天津、江蘇、新疆等地對2019年經濟增速目標進行下調,北京、河南、安徽、湖北、福建等省市將目標值的表述改為了區間值。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增加,國內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增大,各省調低GDP或設立區間,有助於使地方政府減輕對短期績效的關注,而更多?眼於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調結構。
 
  頭部省份差距拉大
 
  經過一年競逐,多個省市在經濟總量和增速上邁上一個新台階。其中,廣東、江蘇兩省組成「9萬億元俱樂部」,浙江全省GDP為56197億元穩居全國第4位,四川首超4萬億元,北京和安徽則首超3萬億元大關,重慶和廣西的GDP則首次超過2萬億元,目前「1萬億元俱樂部」城市增至17座。
 
  江蘇省省長吳政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8年江蘇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和中高速增長,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7%左右,總量達9.2萬億元。這是江蘇省GDP首次邁進9萬億元的規模,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換算,江蘇省2018年經濟總量已經接近澳大利亞和西班牙2017年GDP的規模。
 
  28日,廣東省數據出爐,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9.73萬億元,同比增長6.8%。這不僅意味?,廣東蟬聯「中國經濟最強省」稱號,還獲得「連續30年位居全國第一位」的成就,保持了對江蘇的領先,「9萬億俱樂部」正式形成。
 
  江蘇省與廣東省競逐了30年,差距近年有拉大的趨勢。2009年至2015年,兩省的差距逐年縮小,江蘇隱有超越廣東的勢頭,在2015年更是達到近10年的最小差值約2587億元。但2016年開始差距隱有拉大,今年從2017年的0.4萬億元小幅擴大至0.47萬億元。
 
  從增速上看,廣東2018年經濟增速為6.8%,江蘇為6.7%,廣東依然領先。但在人均GDP上,江蘇高於廣東。2018年廣東人均GDP達86412元,據估算江蘇省人均GDP約11.53萬元。而近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廣東「兩會」上透露,2019年廣東省GDP將突破10萬億元。
 
  粵蘇兩省差距的拉開,宋丁認為是因為兩省經濟背景差異造成的。他指出,江蘇更多的是依賴其80年代奠定的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模式和框架,國際化程度和市場化程度,比廣東有差距。而廣東依靠市場化和國際化,奠定了更好的發展基礎,在後續競爭中一路上揚。
 
  據媒體統計,截至2018年廣東省上市公司民營企業佔比為69%,低於江蘇的74%,作為對比,浙江高達83%。丁力表示有些出乎意料,因為廣東的民營經濟力量是更強的,可能粵蘇兩省在競爭中,存在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行為,廣東省學習江蘇的政府干預,江蘇學習廣東的市場經濟。
 
  不過丁力指出,民營經濟對於廣東省來講還是很重要的力量。據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去年廣東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數量突破1000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達5.26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54.1%。
 
  值得一提的是,2017中國百強縣排行榜中,江蘇不但囊括了前十名中的6個席位,而且江蘇昆山、江陰、張家港、常熟4個縣級市,分別榮獲一二三四名,江蘇的縣域經濟成為典範。
 
  發達地區城市競爭加劇
 
  此前有報道指出,大國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領先經濟區之間的競爭--由密集經濟網絡的世界級城市組成的城市群。同樣可以認為,城市的競爭很大程度就是城市群、都市圈的競爭。對於城市間的競爭,丁力認為應該避免低水平的競爭,這會讓城市之間的融合以及產業分工合作變得沒有空間。
 
  據統計,在萬億城市區域分布數量方面,目前長三角佔優。其中,分布在長三角的萬億城市共有6城,分別為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無錫、寧波。珠三角有3城,為廣州、深圳、佛山。中部地區同樣有3城,為鄭州、武漢、長沙。京津冀有2城,為北京和天津,西部地區同樣有2城,為成都和重慶,山東半島僅青島一城。
 
  作為區域經濟實力的印證,地區IPO企業數量值得關注。據媒體統計,截至2018年年末,滬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總數共3567家,廣東以586家的總數排名第一,浙江431家、江蘇400家分居第二和第三,北京、上海和山東分別為316家、283家和194家跟隨其後。
 
  數據顯示,珠三角與長三角的IPO數量佔絕大部分比重,這與廣東和江浙一帶的經濟體量和優勢相呼應。而儘管今年北京GDP有了新突破,但京津冀地區IPO數量顯?下滑,據媒體分析其有可能失去與前兩大經濟圈平起平坐的資格。值得注意的是,天津作為老牌直轄市,2017年IPO數量僅有4家,2018年為零,呼應其全國墊底的經濟增速。
 
  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後來居上。2018年深圳市生產總值突破2.4萬億元,並且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圳市2018年經濟總量居亞洲城市前五。這意味?深圳市不僅保持對廣州的領先,其GDP總量或將首次超過香港,位居粵港澳大灣區之首。但據報道,在一份「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中,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中國只有香港入圍(排名第六),深圳排到了48位。
 
  此外,東北振興成效明顯,遼寧省經濟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2016年,遼寧省是當年唯一GDP負增長省份,2017年遼寧省GDP增速達到4.2%。在「擠水分」之後,遼寧經濟增速持續回升,預計2018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5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6%。
 
  萬億GDP成「新二線」城市標配
 
  日前,鄭州市委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宣布,2018年鄭州市經濟總量首破萬億大關,當地官媒激動地在頭版發文表示:「請喊我特大城市」。此外,寧波和佛山2018年GDP總量亦成功躋身「萬億俱樂部」城市,意味?中國GDP超過萬億的城市擴充至17個。
 
  「萬億俱樂部」後備軍還有南通、東莞、泉州、西安、大連、煙台、合肥、濟南、福州等9城市。據統計,上述城市2017年GDP總量均超過7000億元,已有多地對躋身「萬億俱樂部」作出規劃,期待他們宣布「請喊我特大城市」。
 
  據報道,美國智庫機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的《全球大都市監測報告2018》表明,中國大城市的能級和數量不斷上升。《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300個典型大都市中,中國僅有48個城市上榜,而2018年就增加到了103個,超過了北美和西歐上榜城市的總和。
 
  由於「萬億俱樂部」擴容,有分析認為二線城市的新標準應該是區域經濟體量達到萬億,而8000億元是準二線城市的新門檻。宋丁認為,二線城市都在爭取進入「萬億俱樂部」,是國家和城市經濟發展壯大的現象,但不宜過度解讀。
 
  城市經濟總量達到一萬億,丁力則認為這意味?城市發展上了一個台階,與其他地區比相對走在了前面。但是「萬億俱樂部」城市存在體質上的差別,常住人口數量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在人均GDP上城市檔次就會有所區分。他說,「一萬億是一個標誌,但是更多的要看內在的質量。」
 
  有分析認為,中國大城市數量和體量已經齊身於世界前列,並呈現出「四面開花、多點崛起」的特徵。該分析指出,萬億俱樂部成員成為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的引擎,是「大國大城」的應有之義。
 
  人均有所突破 但增速或下降
 
  在中國經濟由量向質轉變過程中,可以預見人均GDP將是考量區域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
 
  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2018年珠三角地區的人均GDP達到12.48萬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8484美元,接近2014年非經合組織高收入國家。
 
  上海市1月27日召開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GDP)突破2萬美元。「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人均GDP已全數超越2萬美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近日發布《我國人均GDP排名變動情況及人均GDP預測》表示,中國2015年-2040年人均實際GDP增速將逐漸下降,但其各年增長率的算數平均值在5.8%至6.2%之間。
 
  可以預見,在中國經濟由量向質轉變過程中,人均GDP將是考量區域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而未來各省份之間的經濟競爭,將更多地轉向人均經濟指標上來。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