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展還原人性覺醒
2019-02-01    香港商报
 

「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展還原人性覺醒

「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特展近日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展覽集結了意大利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都靈皇家圖書館、聖文森佐修道院、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等4家機構以及部分私人收藏的68件文藝復興三傑及其追隨者的作品,盡可能還原「三傑」的藝術成就及其產生的深遠影響。據悉,展覽將持續展出至2月24日。

公元15至16世紀,當文藝復興運動在意大利及整個歐洲如火如荼開展時,中國正處於文化繁榮、人才濟濟的明王朝。跨越文明的相逢,觀眾不僅能看到誕生奇跡的文藝復興三傑原作,更能從纖毫畢現的人物素描、機關巧妙的防禦工事草圖、未能一個個實現的手稿中,看到天才背後身而為人的努力與思考。

香港商報記者 杜林 宋璟

米開朗基羅展現

複雜矛盾的精神世界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說,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文藝復興點亮歐洲,天選之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先後迎來三位天才巨匠--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他們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各自用不朽的創作回答了何謂「人的解放」。

進入展區,映入眼簾的第一件作品是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的雕塑《倚靠十字架的基督》(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這件雕塑據傳是米開朗基羅名作《復活》的最初版本。《倚靠十字架的基督》高250厘米,大理石材質,現藏於聖文森佐修道院。右手執鞭的基督抱着十字架,象徵他曾受過鞭刑,左右拿着裹屍布,身體和頭部扭轉,將觀眾的視線引向十字架和受難的鞭子。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不僅塑造了富有表現力的人體,更通過人體展現複雜而矛盾的精神世界。米開朗基羅曾說,「人體以外不存在其他形式的美」、「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被禁錮的天使,只有一直雕刻,才能將他釋放。」在展覽中,除了大師已經完成的雕塑作品,觀眾還可以從米開朗基羅的種種雕塑素描、如X光般剖析人體結構的畫面中,了解到這位有着75年藝術生命的大師如何追尋藝術真理,堅持不懈進行創作的勤奮。如一幅《腿部習作》,可以看到米開朗基羅對人體解剖和透視的研究,習作中,人體從臀部到腳踝的一條彎曲狀的腿,可以看到肌肉的張弛甚至腿骨和膝蓋關節的架構,令人驚歎大師對於人體結構的了解有如現代醫學機器般精準。

達·芬奇素描手稿纖毫畢現

達·芬奇是最早描繪和讚美女子之美的藝術家之一。突出的明暗對比、朦朧如霧的過渡,加之透視法、暈圖法等超高的技巧,他畫作中的女性不僅具備美感,更具有突出的個性。此次展出的《美麗公主》畫像,畫中主人公身着米蘭宮廷裝扮,髮絲遮蓋住的耳朵若隱若現,下眼瞼上的睫毛幾乎難以察覺。據介紹,這幅畫曾被認為是19世紀不知名的德國浪漫主義畫家對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模倣之作。2008年以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經過各種科學方法的驗證,證實這是達·芬奇的畫作,畫中的美麗公主被認為是達·芬奇曾經效力過的米蘭公爵斯浮扎即將出嫁的女兒。

1482年,30歲的達·芬奇離開故鄉米蘭,效力於米蘭公爵路德維科·斯浮扎。在自薦信中,他強調了自己的多樣才能,「我有辦法搭建便攜式的橋樑……我設計了能像暴風雨般噴射小石頭的大炮……和平時期,在建築、修建私有和公共紀念碑,以及水利工程方面,我都不輸給任何人。」達·芬奇常常被世人視作天才,此次展出的眾多天才的手稿中,許多都是為完成大幅畫作而反覆推敲的素描「草稿」。如一幅《面部比例習作》,素描中展現了達·芬奇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體頭部,特別是眼睛的情況。人物局部、動物肢體、老者堅毅的眼神、少女優美的姿態,纖毫畢現的精準背後,是科學的視角創作出的藝術瑰寶。

在展覽中,有一件達·芬奇手稿複製品引人注目,其中繪有達·芬奇對人類像鳥類一樣飛翔的設想,為此,他觀察、設計、測量、實驗,模仿大自然的造物製造載人飛行機器。為了實現自己眾多才能和夢想,達·芬奇夜以繼日地工作。為此,他還發明了一種新的睡眠方式:每工作4小時,睡眠15分鐘。即便如此,達·芬奇的很多夢想還只是停留在了手稿階段。

拉斐爾畫作:人文主義的最佳證明

同樣留下許多遺憾的,還有37歲就英年早逝的拉斐爾·桑喬。從幽暗的中世紀轉入閃耀着人性光輝的文藝復興時代,古典藝術被賦予全新的生命。相較理性多思的達·芬奇、勤奮多產的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短暫的生命中創造出一片和諧安詳、純淨優雅的藝術世界,成為人文主義的最好證明。

來自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的《聖家庭(拿書聖母)》(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Joseph)木板油畫充分展現了這位文藝復興盛期最擅長畫聖母子題材的大師和諧的構圖風格。在畫面左下方的光源照耀下,人物之間充滿愛與感情的眼神交流,聖母低頭溫柔望着聖嬰,身後的聖約瑟凝視着聖嬰。

拉斐爾本人對畫作精益求精。在習作《彈琴者》中,彈琴青年的手和琴被重點描摹。有人認為這是一幅仿作其他繪畫的練習,在畫的右上角,畫家又特別繪製了青年彈琴的右手細節。

除了大師們的作品,展覽同步展出三傑的學生、追隨者的相關畫作,展現文藝復興時代藝術的輝煌。展覽還專設體驗區,觀眾可選擇將不同顏色的彩色鉛筆插入裝置空隙中,為達·芬奇畫作《美麗公主》賦予新的色彩,成為一件新的作品,作為展覽的第69件展品,完成現代觀眾與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間穿越時空的交流。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