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商报时评】房策顯效 劏房跌價
2019-02-16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樓價下跌,劏房最傷。一個新界一手劏房盤,開售以來不單銷情淡靜,僅在首天沽出兩伙,昨日還索性封盤停售,市傳是要重整價單從而割價散貨。背後近因,乃一個剛剛公布價單的市區劏房盤,非但較鄰近的同系單位折讓接近半成,而且還比該新界盤便宜大約兩成;展望未來,隨着類似的一手開放式單位供應增多,由啟德到大嶼山均有相關新盤應市,劏房割售潮勢將愈演愈烈。早前有發展商更預料,細單位今年可能暴跌三成之多。市場競爭加劇,固然推動了劏房跌價;不過,歸根究底,政府的調控政策也絕對功不可沒。

  一來,政府「辣招」無疑有效引導樓市重返用家主導;以投資者為主、買家購入後多作放租用的?房,所受打擊就比一般單位為大。稅務局昨公布的12月份物業印花稅數字,雖顯示三項「辣招」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從價印花稅所涉的住宅宗數,分別按月急升約46%、46%和72%,表面看來升幅固然不低;然而,轉以更長時序衡量,這其實與對上一季差別不大,也莫說較半年前更明顯減少了,故以上很大程度只是樓市在經歷一段低潮之後出現「小陽春」所致。此外,三者分別涉及38宗、182宗和504宗,較諸整體樓市成交宗數來說亦比例不高;換言之,「辣招」之下的投機投資風氣難言死灰復燃,而是延續死氣沉沉之頹態。

  除於需求入手,特首林鄭月娥還在供應方面下工夫,既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四比改為七三比,意味未來公營單位將會顯著增加,配合綠置居、新居屋、首置盤等資助出售房屋政策的優化,由折扣率到供應量都更能協助市民上車;凡此種種,均有利扭轉「今日不買、明日更貴」的預期,因為政府即將大推更廉宜、更實用的公營單位,大家又何必再「恐慌性入市」擔心無屋住了?不問可知,針對手頭較緊人士及家庭而設的劏房,肯定是進一步首當其衝了;畢竟劏房的特色在於「將價就貨」,透過縮細面積來使單位更易負擔,故其覬覦的買家或最終的用家,多少跟上述新樓市政策的服務對象重疊,故當中需求難免會被攤薄。

  當然,息口回升,以致許多投資產品的回報率已較房產為高,也令劏房的收租價值相形見絀。就以股市為例,現在恒指的股息收益率都有3厘多,以收息為主的房託基金REITs不少更有5厘以上,後者於昨日跌市且表現硬淨,堪稱有效做到「財息兼收」。對比整體樓價跌勢未止,租金亦見下調壓力,還須面對政府「辣招」稅負、公營房屋搶客等等,試問醒目錢又豈會一再盲目戀棧樓市、特別是劏房?最近,一個早期開賣、入伙不久的劏房盤,就出現了不惜蝕讓的套現個案。

  說到底,正如林鄭月娥早前所講樓市下跌是好事,她並冀港人供樓負擔佔入息比率可由目前70%降至40%;對於劏房割價,購買力較遜一族因而更易負擔,站在社會長遠發展角度來看,相信絕大多數市民均樂見其成。當然,如果發展商無須「將價就貨」,不用訴諸劏房市民也能入市購置,對業界而言又何嘗不是好事呢?這更是香港樓市告別病態的一大指標!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