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思明生活誌 ——ONE DAY
2019-02-18    香港商报
 

  說起廈門,大多數人腦中會浮現出幾個詞:旅遊城市、小資、文藝等詞彙。僅此而已嗎?作為生活在廈門的女青年,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作為新廈門人,生活在思明區的點滴。

  思明區,作為廈門市一大經濟區,賦予了這座城市更多元的文化。生活在思明區,總有種時光倒退的恍惚感,似乎一切都慢了下來,身披晨光,晚伴夕陽,穿梭於思明的大街小巷,享受這段獨有的愜意時光……

  文/白宇琳

  7:00AM

  城市伴着千年古剎的鐘聲,從睡夢中欣欣然醒來。清晨的空氣似乎有它獨屬的味道,綠植的清香混合在那屢溫柔晨光中,充滿朝氣又略帶慵懶,連路邊的小狗都忍不住打着哈欠伸了個懶腰,枝頭的鳥兒嘰嘰喳喳,莞爾動聽。

  洗漱完畢,迎接清晨。中山公園無疑是晨練的最佳場所之一,沿?湖邊小跑,習習微風趕走了我的瞌睡蟲,清醒之餘不禁打量起有趣的晨練者們:繫?髮帶的肌肉小哥哥是晨練隊伍裏的常客,幾乎每天雷打不動地堅持來這裏鍛煉,壓腿拉筋毫不含糊,汗水沿着稜角分明的下頜線滴落,在石板路上留下他努力的印記。轉身望去,穿?發出「吱吱聲」娃娃鞋的小朋友今天第一次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晨跑,握緊饅頭似的圓圓小拳頭,小短腿吧嗒吧嗒交錯前進,漲紅的小臉蛋像一顆半熟的番茄,在爸爸媽媽的鼓勵聲中更加堅定要成為堅持不懈的「小超人」。而在草坪不遠處空地上聚集了五六個打太極的老爺爺們,一招一式行雲流水,不慌不忙地詮釋?自己的生活態度……

  我喜歡這樣的清晨,平靜而又不失朝氣。嗯,開跑!

  繞着公園跑完一圈,習慣性地來到公園南門。一小時前還安靜的公園門口此時已熱鬧了起來,公園門口兩側傳來吆喝聲。紅糖饅頭、花生湯沖蛋、豆漿油條、簸箕飯等各式古早味早餐擺擺滿小推車,隨君喜好,任君挑選。這對晨練完的人們來說,是一種犒勞,更是一種享受。

  11:00AM

  比起打卡景點,或許一頭扎進菜市場,才能更確切地了解一座城市。

  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至今,廈門曾有過10個菜市場,其中最出名的當屬位於輪渡碼頭對面,廈門郵局背後的八市。11點鐘的八市人聲鼎沸,一條較大的主街穿插?許多小而窄的巷弄,小攤羅列在街道兩旁,各類海鮮肉類蔬菜熟食都已就位,琳瑯滿目的菜品讓採購者們目不暇接,若是選擇恐懼症者此時來到八市,怕是買一頓午餐的食材都要糾結上半天。

  臨近過節,八市更添幾分節日氣息,各類手工製作的年貨統統擺出:滿口酥脆的馬蹄酥、Q彈粘牙的甜米糕、酸爽可口的泡山楂,鹹香甜脆的蒜蓉枝各類小零食叫人垂涎欲滴,十幾塊錢便能買上滿滿的一大袋,滿足家中小兒的口腹之欲。

  不過再是豐富的食材也難不倒生活經驗豐富的婆婆媽媽們,晝夜囿於廚房的婆婆媽媽們最是知道哪家的海鮮新鮮,哪個攤位的水果物美價廉,有些熟客甚至不必開口老闆便已能知曉她們需要什麼。那些往往一扎進菜市場便直奔特定攤位的便是這煙火之地的「個中翹楚」,跟隨她們的腳步挑選菜品,準是沒錯。

  2:00PM

  一到下午,我便迫不及待來到了華新路,開始自己的「小資之旅」。華新路隱匿於中山公園附近,出了公園東門大約幾百米,便可看見一片獨有韻味的老別墅區。這片隱於市中心的老別墅區始建於上個世紀50年代,又稱「華僑新村」,是廈門市中心首個特批領地,紅磚白瓦見證了當年南洋愛國華僑回鄉參加祖國建設的歷史,各式法式、瑞士、德式老別墅群也曾是電影拍攝最愛的取景地之一。相較於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這裏更像一方世外桃源,踏進華新路,心靈也更加平和寧靜了幾分。

  歷史的滄桑不曾使華新路落寞。縱橫交錯的小徑開滿鮮花,香氣宜人。蔥翠垂蔓掩映下,斑駁的圍牆爬上嬌豔的炮仗花,一路盛開,恣意張揚,與身後帶有歷史厚重感的老別墅形成鮮明對比,卻又無半分突兀。

  而今走過華新路,總能看到一對對身?婚紗禮服的新人們在此拍攝婚紗照,或婉約或活潑,感染?為數不多的過路人,憧憬自己有一天也能同他們一般,穿上潔白的婚紗,在這片老別墅的見證下紀錄最幸福的時刻。

  華新路的法式老別墅中藏有幾家咖啡館,供人小憩的庭院顯得簡單隨意,卻又有着濃濃的南洋風味。店中往往並無太多客人,點上一杯小飲便可在獨立小院落裏享受靜謐時光,在瀰漫的花香中靜聽店家將華新路的歷史娓娓道來。

  從華新路穿過中山公園,走上十幾分鐘路程便可到達百家村,映入眼簾的又是另一番光景。簡單方正的石屋由花崗岩砌成,一棟棟小民房幾乎都是單層或雙層。

  這片巴掌大的小村落修建於上世紀30年代初,是廈門第一批拆遷安置房。居住於此的幾乎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廈門人,他們依舊保留了最古樸悠閒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喜歡在周邊各式老式小店裏解決,因此,無論是古早味美食小店、家庭式理髮店、裁縫鋪、修車鋪等眾多在城市中難以再現的小店舖,都可以在這裏發現它們的蹤影。店主基本都是家傳的手藝,常常一個人一張桌子一個招牌便開起了一個簡易的小店舖,價格公道實惠,做的也是這鄰里鄉親的生意,甚至有些後來搬離華新路的老鄉親們,依舊會回到這裏找尋這些熟悉的老店舖,於他們而言,這裏保存?半輩子的記憶,那種情感是城市中敞亮繁華的商場所取代不了的。

  漫步百家村,常能看到街邊支?的矮矮的木質小桌小凳,三三兩兩穿着富有年代感的「夜市風」服裝的老人們圍桌泡上一壺茶,再配上一點香瓜子或花生米,家長裏短的嘮嗑,鄰里和諧,好不愜意。可以說,百家村是老廈門文化的一個縮影,在這裏最能體會到廈門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既是古樸市井,自然也少不了各式市井美食,無論是久負盛名的阿牛章魚、好德來薑母鴨、林扁豆乾,還是近年來備受喜愛的洪姨糖水、真真廈港滷味、百家村餅鋪,都釣着食客們的胃,我也忍不住點了一碗洪姨糖水家的紅糖魔芋水,就着卤雞爪,減肥是什麼,在百家村這個詞早已被我遺忘。

  6:00PM

  冬日的廈門天黑得早,不到六點便不見了太陽的蹤影。華燈初上,中山路迎來了一日中的客流高峰。

  每當有朋友來廈門遊玩,中山路一帶必定是我首推的景點。中山路是廈門最老牌的商業街,人流旺,商品多,名氣大,不論往昔還是如今,人們一提及廈門,就言必中山路,好似紐約的曼哈頓、東京的銀座、香港的中環。漫步中山路步行街,穿梭在南洋騎樓間,你總能感受到那一份份來自五湖四海的生氣,來來往往的人群臉上洋溢着笑容,三三兩兩打鬧嬉戲,手上還捧?各式小吃,天南地北的各種方言從左右耳不斷傳來,我想,中山路或許正是廈門旅遊城市這個標簽的最佳體現地。

  中山路的騎樓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大約在鴉片戰爭後就傳入鼓浪嶼和廈門,而後慢慢變成了獨有的特色景觀,乳白色的牆體上刻有精緻的雕花,風格統一卻又在細節之處各顯特色,蘊含其特有的浪漫情懷。時間給了中山路太多的寵愛,風霜沒有讓它沉寂,歲月的洗禮反而使其更有韻味,如魔力一般,令來者總能產生美好共情,引不少遊客拍照留念。

  而今的中山路上不僅有中華城、來雅百貨、巴黎春天等知名商城,更有蘇小糖、趙小姐的店、三味酥屋等「後起之秀」,變着花樣爭相勾着來往遊人的心,打造各類網紅標簽景點。無論願意與不願意,中山路無疑早已被寫入廈門旅遊的各大攻略中,被關注,被解讀,被塑造成一個符號,一個象徵,人們根據自己手機中的不同濾鏡,來打造自己想要的那個「中山路」。

  一條中山路,半部廈門史。如果說中山路步行街那一段是滾滾紅塵的活色生香,那麼中華街道這一段,便是安靜低調的似水流年。漫步思明西路,仿佛走入了一部老式電影,放映機嘎吱嘎吱地響?,眼前的景色一幀一幀走過,緩慢地述說它的故事,需得你用心感受,才可窺見一斑。

  都說中山路一帶如同迷宮一般盤根錯節,思明西路也不例外。這裏延伸出的各條小街小巷,隨意穿梭都可帶給你意外的小驚喜。靠近南中廣場的小路是局口街,除了廈門口碑相傳的局口拌麵在此扎根外,這裏更分布?各類女士用品店,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女人街」。早年許多年輕時尚的女性喜歡在此購物,無論是服裝、頭飾還是化妝品,都可一站配齊。現在穿過局口街,還不時能看到做?高聳髮型頭戴花飾的中年婦女,復古莊重,局口街的變遷,從她們身上亦可了解一二。

  沿?南中廣場往前大約500米,在畢思特酒店的對面是少有人知的天一樓。天一樓的位置,正好位於大同路和中山路這兩條迭代的商業街之間,古式老建築大有種鬧中取靜的意思,你疑是庭院深鎖,走近一看卻別有洞天——紅磚牆上爬滿綠植,一方約莫五六十平方米的小院裏擺?石桌石凳,這個建於1932年的巷弄,最多曾住進六七十戶人家,那些鄰里瑣事,巷弄野史,這裏的老人們也再是清楚不過。晚飯後常有幾個阿婆在此「話仙」,從前還有一隻名叫「嘟嘟」的小橘貓喜歡在庭院中散步,而今卻不見了蹤跡。

  院中混合的花香令我深陷其中,周身的一切似乎都在來迴旋轉,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恩,這便是了吧,最廈門,最思明的一天。與歲月共融,體味最古老味道的廈門慢生活,在思明區,時光不曾流逝,它成了我可以安心依賴的地方。

  閉上眼,明天又開始新的一天。這樣對節奏,這樣的生活方式令我沉迷。周而復始,卻令我歡喜而期待。嚮往的生活,無非如此吧!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