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A股變身「小陽春」 投資者信心恢復
2019-03-12    香港商报
 

   A股變身「小陽春」 投資者信心恢復

  是否「牛來」尚待觀察

  從一潭死水到爆發式躁動,A股在2019年第二個月一舉逆襲,扭轉了2018年一蹶不振的頹勢,迎來了久違的「小陽春」,相關股指的漲幅在全球股市漲幅榜中名列前茅。鑒於A股市場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的強勢反彈,市場投資者的信心也開始重燃,整個市場氛圍明顯改觀,市場出現言「牛市」已來者。而言慎言「牛市」者也不少,儘管莫衷一是,但市場較為明確的一點是,目前A股回暖態勢明顯,投資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意味?A股在2019年迎來了一個不錯的開局,這為A股往後的平穩健康發展打下了一個不錯的基礎。同時,驅動本輪A股強勢反彈的因素有哪些?MSCI提升A股納入因子將對市場產生何種影響?未來走勢將如何?這些問題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 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A股從低谷強勢反彈

  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依舊表現平平,上證綜指收報2493.90點。至此,滬指全年累計跌幅24.59%,成為僅次於2008年(跌幅65.39%)的歷史第二大跌,這個跌幅在全球股市的跌幅榜中也「熊」冠全球,A股在這一年延續了前兩年「熊途漫漫」的態勢,令「股民」倍感「心塞」。

  不過到今年2月份,A股慘淡經營的局面有所改觀,開始從低谷中緩慢爬升。特別是從2月25日全線大漲開始,A股開始了絕地反彈的態勢,當天兩市超300隻個股漲停,盤面行情極度火爆,滬深兩市的股指漲幅均超過5%,兩市成交額時隔39個月再破萬億。截至3月5日,A股一舉突破3000點,上漲勢頭仍在延續。據統計,2月份以來,共計18個交易日,創業板指數的漲幅高達36.53%,從1227.99點,猛漲至昨日收盤的1728.8點。

  對於近期A股明顯反彈的分析,金磚匯通首席策略分析師趙相賓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隨?中國人民銀行再次降準等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政策融資的措施出台,中國經濟增長疲軟的態勢有改善跡象,這個因素對A股目前的反彈發揮了基礎性支持作用。其次,中美貿易戰有朝?緩和的方向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市場的焦慮,使得市場樂觀氣氛濃厚起來,對支持股市的反彈形成支撐。

  此外,趙相賓認為,由於目前A股處在歷史估值較低的價格水位,市場越來越受到資金的青睞,特別是外資的持續進場,對A股的反彈功不可沒。「A股的這種走勢對市場是個明顯的積極信號,隨?新一屆中證監領導層就位,對於資本市場發揮對經濟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市場充滿了希望和期望。」趙相賓說。

  各路資金紛紛加大布局

  隨着A股市場的回暖,各路資金都在蠢蠢欲動,紛紛?手布局A股市場。從市場動態來看,目前外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場內外融資、遊資等資金,都紛紛活躍於A股市場尋找機會。據國金證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股票型基金整體倉位已超89%。另外,伴隨?A股大漲,私募基金業迅猛加倉,甚至不少私募已經滿倉操作。

  在以散戶為主的A股投資者結構中,在A股出現強勢反彈和市場信心飽滿之時,自然也少不了散戶的熱情參與。隨?A股的逐步回暖,新增投資者數量相比股市沉寂之時明顯增多,場內場外配資需求明顯升溫。數據顯示,從春節後首個交易日(2月11日)開始,兩融餘額就開始出現連續攀升,截至3月5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4996.1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78.91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3206.8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54.03億元;兩市合計8202.9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32.94億元,兩市融資餘額連續第二日增幅超百億。

  除了場內融資外,場外高槓桿配資也熱情高漲,投資者加槓桿跑步進場的景象「往日重現」。在2015年,場外配資對「牛市」的形成起了非常大的推波助瀾作用,如今這一幕正在悄然上演。據近日市場反應,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場外配資捲土重來,配資公司通過電話營銷、即時通訊軟件、郵箱群發、網站廣告頁等多種渠道向普通投資者招攬「生意」,這些公司的業務量在最近出現井噴。

  外資持續流入支撐A股

  外資方面,實際上,在今年1月份A股仍然毫無起色之時,外資已經悄然進場布局A股市場。相關數據顯示,北上資金開年以來持續流入,截至3月5日,2019年以來北上資金淨流入A股金額已達1317.97億元,超過上季度外資流入的總和。

  「首先,在持續流入A股市場的外資中,長線價值投資佔據主導投資行為。資金是最聰明的,資金進入A股,看中的不僅是對中國經濟增長會逐漸企穩的信心,還有中美貿易談判可能達成協議的心理預估,以及中國很多創新技術對全球發揮的正向引導作用。」趙相賓說,其次,外資流入A股,不排除也有短線投機套利的行為,因為逐利是資本的天性,何況A股經過震盪回落達到2015年以來的底部支持附近。「上證3000點以下皆是底部機會」是短期資本的共識,所以套利和投資交織在一起,共同帶動了A股的強勢反彈。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學博士熊衍飛則認為,外資流入A股市場是看到了市盈率普遍偏低的套利空間,既然是套利,可視為短期投資行為。「但應該看到,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沒有改善,依然處於產業轉型升級的摸索階段,創新能力不足的公司不是價值投資的選擇對象。」熊衍飛說。

  防風險仍是重中之重

  對於金融市場風險防範,稍早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都重點提及,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對於前段時間擾動市場的風險事件,易會滿也作了明確表態,稱將精準做好股票質押、債券違約與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的防範化解處置工作。完善資本市場逆周期應對機制,健全及時反映風險波動的信息系統。

  在去年股市一路下跌之時,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隱患已充分暴露。而隨?去年10月深圳市國資入股上市公司,打響股票質押紓困第一槍以來,各路馳援質押紓困專項基金總規模目前已接近7000億元。同時,A股「小陽春」的到來,也為質押股數下降和風險系數的降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熊衍飛認為,A股近兩月的上漲行情,緩解了部分在2018年處於股票質押平倉危機的上市公司的壓力,為資金方有序退出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創造了條件。熊衍飛指出,股權質押風險的防範,建議在控制質押率、評估融資主體信用風險和杜絕場外股票質押等方面下功夫。

  「隨着A股回暖,股權質押的風險會有一定程度的緩解,抵押的數量和規模減少的幅度應該在15%至30%之間。畢竟市場的回暖帶來更多的市場和資本的信心,對於多個融資渠道並存的情況下獲取資金的難度降低,這會緩解股權質押的比例。」趙相賓說,但是股權質押的風險還是存在的,甚至個別股票所在的板塊和上市公司會渾水摸魚,很多股票質押協議到期後上市公司和股東依然缺乏足夠的資金履行解押。這輪股市上市的過程中,優質的股票會跑得更快,而負債或多次質押的企業依然困難重重,要防止趁上漲不良上市企業質押風險。

  未來外資流入逐年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A股在3月1日再迎重磅利好,美國指數編制公司明晟(MSCI)決定將現有大盤A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的納入因子由5%提高至20%,將分三步落實,分別在5月、8月和11月逐步提升,11月將中盤A股以20%納入因子加入MSCI中國指數。

  MSCI自2018年5月開始將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體系,為中國吸引外資支撐金融市場、提升股市國際地位牽線搭橋。摩根士丹利預計,2019年A股的外資流入量將達700億美元-1250億美元。未來十年,預計每年都會有約1000億美元-2200億美元的外資流入。摩根士丹利也預計,MSCI會將A股的納入因子在未來5-8年間提升至100%。

  趙相賓指出,從MSCI 3月1日宣布後當日A股受到提振大幅上揚,可以預計將對A股的上漲起到極強的推動作用。

  此外,MSCI提升A股的比例將對外資起到極強的宣傳和示範的作用,根據實測估計將吸引外資超過4000多億人民幣的增量資金。「MSCI提高A股權重,不僅有利於A股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定位,有利於建立A股的金融交易在亞洲乃至全球市場的重要低位發揮作用,也有利於外資對中國股市的分析和判斷。」趙相賓說。

  熊衍飛認為,MSCI將A股納入因子提高到20%,會引起投資A股市場的外資淨流入增加,這同樣也增加了A股市場的波動,因為投資A股市場的外資絕大部分為專業機構,這些機構短期套利行為佔主導。

  後市攀升可期

  對於A股市場目前的走勢,言「牛市」已來者有之,言慎言「牛市」者也不少。儘管莫衷一是,但市場較為明確的一點是,目前A股回暖態勢明顯,投資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意味?A股在2019年迎來了一個不錯的開局,這為A股往後的平穩健康發展打下了一個不錯的基礎。

  近日,高盛對A股(以及MSCI中國)依然給出了「增持」的評級。

  熊衍飛認為,近期A股這波上漲行情的主要推動因素是場外配資,A股2月的走勢並不能判斷為「牛市」的到來,儘管A股上市公司在經歷2018年股價下行後,市盈率偏低是事實,但上市公司自身的基本面並沒有得到改善,加上美國加息預期和中美貿易摩擦短期內無法消除等負面消息,2019年A股市場大概率是震盪築底。

  「未來A股的走勢將是中長期上行的趨勢,中國經濟增長已有起色,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出口依然在增長,貿易戰的影響在降低,這會釋放給股市積極的信號。」趙相賓說,A股的走勢將是震盪上行趨勢,雖然有很多積極的信號,但是還有很多外圍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和國內改革進入深水區的影響。此外,本次的上漲將發揮「馬太效應」,即優質資產會更加有上升的空間;劣質股票將徹底壽終正寢,資本市場的建設將以科創板為黑馬的可能性最大。資本市場的完善、管理制度的調整、監管的日趨嚴格和股民的相對成熟使得未來的走勢可期。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