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APP索取隱私都幹了什麼?
2019-04-01    香港商报
 

  去年,曾有中國互聯網大佬在公開場合稱,「國人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很多情況下人們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結果引發網民和媒體的熱烈討論。一段時間過去了,國人的隱私情況有沒有變得好一點呢?答案是否定的。上周,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發布了一組測評報告指,在測試的39款手機APP中,有25款存在過度索取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其中更有9款未就功能與權限問題進行整改而被點名報告,當中就包括多個廣為人知的「獨角獸」級APP。

  隱私窺探越來越深入

  毫無疑問,隨着各類「互聯網+」服務業日益將觸角深入到民眾生活越來越多的層面,中國人的生活正被一個個APP變得越來越方便,絕大多數國人也通常樂於為了換取便利而在一定程度上容忍隱私的讓渡。比如,為了收取快遞和外賣,就必須提供住址和手機號;為了方便網購,就需要提供銀行賬號和付款權限等等。雖然仍會不時面臨爭議,但總體而言,這樣的隱私讓渡大體是合理的。

  但問題是,隨着互聯網公司商業競爭的加劇,「大數據」技術崛起對海量數據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窺視用戶的隱私,已經從開始的手機號碼、住址、日常搜索、購買行為等「邊緣隱私」,轉移到今天諸如走路步數、睡眠時間、財產總額、生活習慣等作為「核心隱私」的私密數據上來。面對越來越深入的隱私窺探,即使「對隱私不敏感」的中國人,也會逐漸感覺不舒服。更有甚者,不少互聯網公司更會利用排名、積分、獎勵等商業模式鼓勵用戶出讓隱私,讓用戶因短時間的甜頭而忽略可能的長期傷害。種種變本加厲的窺探隱私行為,加上缺乏規範的隱私保護,導致越來越多的國人正成為互聯網時代的「透明人」,隱私洩露、電話詐騙、垃圾信息等問題也愈發令人頭疼。

  正如此次上海消協的報告所指出的,不少APP獲取的權限,其實根本就與其本身的服務功能沒有關係,許多對權限的索取都是過度和沒有必要的。而他們積累用戶數據的真實目的,只是為了積累所謂的「大數據」、「用戶畫像」、「行為推算」,以求能在投資者和資本市場面前講一個動聽的故事。究其根本,則是整個互聯網和資本市場對「大數據」技術的盲目信賴和吹捧。

  事實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一度被神話的「大數據」技術,正逐漸走入瓶頸。有不少用戶就直陳對「精準推送」、「猜你喜歡」、「大數據殺熟」等大數據應用的反感。說到底,人是複雜的。要想獲得用戶的長期支持,就不能只把用戶當做冷冰冰的「行走數據」或是可以預測的「機器人」,而是要將用戶還原為有情緒情感、有道德規範、不斷變化和成長的「人」,回到「以人為本」的初心。而尊重用戶隱私,只是把用戶還原為人的最基本底線。

  文 | 流深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