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港股步入技術牛市 昨勁漲500點 創9個月新高
2019-04-02    香港商报
 

  港股步入技術牛市 昨勁漲500點 創9個月新高

  【香港商報訊】記者吳天淇報道:隨着內地製造業數據好過預期,以及憧憬中美貿易談判達成協議,港股昨升至9個月新高,收市報29562點升510點,5日連升累漲1038點或3.6%,大市總成交有1286億元。港股由去年10月底的低位24540點,反彈至昨日盤中高位29612點,累積升幅逾兩成,技術上步入牛市。分析認為,內地經濟能否進一步改善仍須其他經濟數據配合,加上中美貿易談判前景尚不明朗,港股短線料受制3萬大關,支持位50天線約28300點。

  上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50.8,高過市場預期中值及2月的49.9,創8個月新高,是4個月以來首次重返擴張水平。此消息亦刺激內地股市全線上升,上證指數升超過2%,深證成分指數更突破1萬點收市,滬深兩地股市總成交亦增至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帶動恒生指數裂口高開332點後升幅擴大,最多漲561點,至29612點逾9個月高位。

  中資金融股成升市功臣

  恒指昨日高開超過300點之後,早段曾升破29600點,其後在高位窄幅上落。國企指數收報11557點,升178點或1.56%。內險及券商股有追捧。中國平安(2318)及中國人壽(2628)升2.4%及1.4%。新華保險(1336)、中國太保(2601)、海通證券(6837)、中信證券(6030)、華泰證券(6886)及廣發証券(1776)升2%至4.4%。中資金融股是升市功臣,中銀香港(2388)績後獲大行唱好,收市升6.4%,是表現最佳藍籌;中國銀行(3988)漲3.6%;農業銀行(1288)績後亦飆2.5%。公布業績後捱沽的工商銀行(1398)及建設銀行(939)反彈2.8%及2.5%。

  內房股持續強勢,萬科(2202)飆5.7%,是表現最佳國指成分股。中國海外(688)升3.8%;碧桂園(2007)升1.6%;華潤置地(1109)及融創中國(1918)創新高,收市齊升2.3%。其他重磅股個別發展,騰訊(700)升1.1%;滙豐控股(005)及友邦保險(1299)升1.3%及1.2%;中國移動(941)逆市跌2.4%,是表現最差藍籌。

  內地減稅降費利好頻出

  去年以來,內地陸續實施降準及減稅降費等措施,支持經濟活動明顯加快,股市亦受惠其中。雖然券商對經濟好轉能否持續存在分歧,但是普遍認為內地寬鬆政策會持續,例如減稅和減電費等。摩根士丹利認為內地4月正式開始減增值稅等,可以令經濟活動進一步改善,出口收縮程度亦減弱。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表示,隨着融資環境更寬鬆,加上政府努力紓困民營部門,中美貿易談判取得積極進展,整體製造業形勢在3月回暖,就業形勢大為改善。不過,野村提醒,出口、樓市和汽車銷售仍然未有明顯增長,反映需求可能繼續疲弱,對3月指數復蘇取態謹慎,擔心經濟活動可能會回落。

  恒指上望3萬點仍待觀望

  港股3月高低位分別為29486點及28201點,波幅有1285點,恒指現已觸及保歷加通道頂部的約29560點水平,而保歷加通道底部開始出現下移迹象,市場關注是次突破後能否站穩,因為本周利好的消息並不多。

  宏匯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認為,港股氣氛好轉,是次破位主要由經濟數據帶動,惟昨天成交略嫌不足,仍未有足夠動力挑戰去年6月份在3萬點附近的下跌裂口。他預料,港股先橫行整固,短線而言,支持位50天線28300點,需要其他經濟數據配合,例如月中的社會零售銷售及固定投資等數據,以及港股成交進一步增加,方能確認港股是否由熊轉牛。

  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表示,恒指初步突破29500點之後,還要觀望能否連續幾天企穩。假若未能企穩,將形成「小雙頂」,回調壓力較大。初步估計,恒指會在29000點至29600點之間上落。

  外圍方面,美國本周將繼續有多項數據公布,當中即將公布的美國ISM製造業PMI指數最令人擔心,因為市場預料3月數據有可能回落到1月的54.2水平。此外,美國將於本周五公布3月非農新增職位數據,預期增長17.5萬份,遠高於上月的2萬份。

  另外,近來金價上揚、債息倒掛,市場資金逐漸向避險產品泊岸,4月投資者聚焦離不開英國脫歐及經濟前景等問題。匯市方面,近期美匯上漲,令其對其他新興貨幣將持續偏強,港元匯價近期持續偏弱,銀行體系結餘跌穿600億元,市場擔心若結餘持續縮減,一旦資金大規模撤出,港息上升壓力會否驟增或引發其他問題。

  羅兵咸:港首季IPO集資跌17%

  【香港商報訊】記者鍾穎琳報道:相較於本港去年IPO市場強勁表現,今年首季IPO活動有所減慢。羅兵咸永道昨日發表2019年首季首次上市集資回顧及展望,期內首次上市公司數目按年減少38%至43宗,集資額按年減少17%至203億元,惟企業上市申請持續活躍。整體上市宗數及集資總額按年減少,主要由於創業板上市宗數按年大幅減少85%至5宗所致。

  港股市場首季有43間新上市公司,按年減少26宗或約38%;當中創業板上市集資錄5宗,按年大減28宗或近85%。集資總額方面,首季首次上市公司的集資總額共約203億元,按年下降17%。

  創業板大減逾八成

  羅兵咸永道稱,整體上市宗數及集資總額都較去年同期減少,主要由於創業板上市宗數大幅減少逾八成所致,主板上市宗數方面錄得輕微增加。零售、消費品及服務類股份IPO仍佔最大比重,佔第一季主板52%和創業板60%。

  該行表示,中美貿易摩擦、英國脫歐等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等不穩定性,仍可能繼續影響金融市場的表現,但外圍因素及市場波動有所緩和,利好資本市場投資氣氛,預料上市集資需求保持平穩。

  該行又稱,隨着港交所最近宣布2019至2021戰略計劃,將看到更多海外企業,尤其是來自東南亞的企業來港上市,將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及全球其中一個最主要首次上市集資中心的角色。上海科創板正式落實,進一步強化整個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

  此外,羅兵咸永道料今年全年主板首次上市公司數目140間,集資總額1950億至2150億元;創業板首次上市公司數目料60間,集資總額50億元,總計料今年有200間首次上市公司,集資總額料介乎2000億至2200億元。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