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內地增值稅減徵 幅度出乎意料 8000億紅利惠澤企業個人
2019-04-04    香港商报
 

  在今年近2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減稅降費「大餐」中,作為內地第一大稅種——增值稅的改革無疑是最受外界關注的「主菜」。從4月1日開始,稍早前公布的深化增值稅改革系列措施正式實行,重點着眼于「放水養魚」,推進實質性減稅製造業行業成為此次減稅的最大受益者,其他行業的稅率水平也得到進一步的降低。在受訪專家看來。雖然未突破「三檔併兩檔」,但仍可看出此次政府對增值稅的改革力度和決心非常之大,今年或將釋放出8000億元的「改革紅利」,惠及眾多相關企業和終端消費者。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4月減稅進入實操環節

  近幾年內地實施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降低企業成本無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三去一降一補」),包括給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等。根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安排,年內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就此而言,減稅降費仍將擔當今年降成本的主力。

  在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當中,增值稅如何深化改革成為關注焦點。圍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深化增值稅改革的議題,最近政府高層頻吹暖風。先是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深化增值稅改革做出進一步部署,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隨即公布的《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明確了增值稅稅率下降、增加進項稅抵扣、退還增量留抵退稅等細節,4月1日增值稅改革進入操作環節。

  根據公告,從2019年4月1日起,將適用16%增值稅稅率的項目改按13%稅率徵稅,主要涉及製造業等行業。將適用10%稅率的項目改按9%稅率徵稅,主要涉及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建築業、房地產業、基礎電信服務和農產品等貨物。保持6%一檔稅率不變,主要涉及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和增值電信服務等,通過採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最理想的增值稅稅率「三檔併兩檔」,即保留增值稅一個標準稅率,一個優惠稅率,避免對某些企業進行重複徵稅。雖然此次增值稅改革沒有將稅率「三檔併兩檔」,但稅率下調幅度非常大,出乎外界的意料,這體現了政府大規模減稅的決心。

  「據我所知,財經學界有個討論,曾經很多人建議將17%的稅率減到15%或14%,但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當時認為減幅太大。所以,這一次真的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去年已經降了一個點的基礎上,再一下子將製造業的稅率降到13%,說明這次減稅的力度是相當大的。」林江說。

  保障經濟行穩致遠

  實際上,在今年的增值稅改革之前,政府從2016年5月1日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在2017年4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當年7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取消13%這一檔稅率,踏出了增值稅稅率簡化合併的第一步。此外,在2018年5月,中國下調了增值稅三檔的稅率,從原來的17%、11%和7%降至16%、10%和6%。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化增值稅改革是今年減稅降費的核心內容。增值稅作為中國稅收總額最大的稅種,由於寬稅基,廣泛徵收,涉及貨物、勞務、不動產、無形資產等方方面面。因此,減增值稅對於實現積極財政政策目標將起到重要作用。深化增值稅改革是目前的一個重點,目標是建立現代增值稅制度,主要是在稅率方面進行改革。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此次增值稅改革的目的在於穩增長、穩就業。他指出,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來源結構性和周期性兩方面因素,減稅則可以同時從解決結構和周期問題,來實現供給需求雙擴張,從而達到生產擴張、就業穩定,但對通脹影響溫和。

  潘向東表示,短期來看,此次增值稅改革可以提高企業投資回報率,刺激企業增加投資,拉動需求擴張。長期來看,增值稅改革減稅可以使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研發、進行人力資本積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速,從而提升中國的潛在經濟增速。

  不少行業已出現降價潮

  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等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理論上可以通過稅負轉嫁方式傳導至價格上。也就是說,隨?增值稅新政的落地,很多商品價格很有可能會被重新定價。但受市場競爭、價格黏性以及行業上下游議價能力等因素影響,企業所生產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在行業適用新的增值稅稅率後,產品和服務的含稅銷售價格也可能不會改變。

  「因為增值稅是可以轉嫁的,名義稅負人和真正的稅負人可能不是同一個納稅人,中國政府為企業減增值稅,企業交增值稅時會轉嫁給下游或者終端消費者。如果處於上游的企業得了減稅的好處而沒有改變原來的商品價格,處於中下游的企業可能在增值稅減負方面感覺不到減稅的好處。」林江說,也就是說,如果層層環節不減價,企業「悶聲發大財」,那麼就很難起到通過減稅來刺激經濟增長的作用。

  不過,從最近的市場動態來看,受中國增值稅下調的推動,近期已有不少汽車廠商宣布下調商品價格,包括平治、寶馬、路虎等國際著名汽車生產商在內,紛紛對旗下多款汽車的銷售價格作出調整,降價幅度處於幾萬元不等。中國鐵路總公司也宣布從昨日起下調鐵路貨物運價,讓利60億元人民幣。此外,受增值稅稅率下調的影響,其他眾多商品價格的下調通道也已經紛紛開啟。

  在林江看來,如果中國市場是競爭性很強的市場,那麼在降低增值稅稅率後,商品的零售價降低的可能性較大。因為只要在充分競爭的前提下,降價可以提高市場佔有率,從而令不降價的廠家面臨很大的降價壓力,這樣減稅的意義就會體現出來。「由於上游企業減價,或者層層減價,從而加大了企業或者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達到拉動消費、刺激投資的目的。」林江說。

  潘向東認為,增值稅下降是否重塑商品定價格局,取決於市場競爭情況。每個行業的情況不盡相同,如果是競爭性的行業,企業可能會通過下調產品價格來爭奪市場。如果是壟斷性的行業,企業下調產品價格的動機可能就不會很大。

  潘向東表示,對於競爭性的行業,企業通過下調產品價格來爭奪市場,消費也會有所擴張。如果是壟斷性的行業,增值稅減稅帶來的好處更多地由企業來佔有,短期內對市場的影響不大,長期內企業也會增加研發支出,開發新產品,創造新的需求。

  釋放改革紅利力度空前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5.64萬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增值稅61529億元,同比增長9.1%。據此測算,去年中國增值稅佔稅收收入的比重為39.34%。

  此外,在增值稅減稅方面,數據顯示,2018年5月1日起實施的增值稅三項改革平穩有序推進,5月至12月降低增值稅稅率減稅約2700億元,製造業減稅佔35%;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惠及50萬戶納稅人,減稅約80億元;辦理留抵退稅1148億元。今年而言,天風證券預計,16%稅檔下調3個百分點,理論上最多可以減稅6684億元,10%檔下調1個百分點,預計將減稅1780億元,總計釋放超過8000億元的「改革紅利」,力度空前。

  「此次增值稅改革減稅規模預計在7000億元至8000億元之間。根據我們測算,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稅率降至13%,平均會增厚淨利潤8.01%,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稅率降至9%,平均會增厚淨利潤3.3%。」潘向東說,採掘、商貿、化工、計算機、紡織服裝、通信行業將是增值稅減稅最大受益者,其中化工、採掘、建築裝飾、醫藥生物、汽車製造業實際減稅規模都超過百億。整體顯示,增值稅減稅對上游製造企業利潤增厚幅度最為明顯,採掘和化工淨利潤增厚幅度達到13.99%和10.95%,下游的食品飲料、汽車製造等受益影響較弱,淨利潤增厚幅度分別為6.03%、6.9%。

  潘向東表示,「根據我們的測算,此次降稅有望推動製造業企業淨利潤總額增加989.80億元,交通運輸業等淨利潤總額增加84.99億元。」

  「三檔併兩檔」是趨勢

  回顧近幾年增值稅改革的歷程,可以看出,在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中國開始了連續3年以降稅率為主的深化增值稅改革,使得增值稅整體稅率有了大幅的下降,並且稅率結構也有所優化。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明確指出了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並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由此看來,中國增值稅改革的未來方向仍將體現在降低稅率和簡化稅率檔次兩個維度上,下一步增值稅「三檔併兩檔」或已經為時不遠。

  「為了避免雙重徵稅,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於增值稅採取單一稅率或者一檔標準稅率加一檔低稅率,只有少數國家實行多檔稅率。其中亞太地區國家和地區增稅稅率水平較低,例如日本是8%、韓國是10%。中國增值稅率明顯高於發展經濟體標準稅率水平,且中國稅率檔次較多,未來中國不僅要調整部分增值稅率的絕對水平,同時要調整增值稅率結構,實現『三擋併兩檔』。」潘向東說,要做到如此的改革,一是要明確中國基本稅率,二是需要確定中國的優惠稅率。因此,需要考察今年降稅之後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增值稅「三擋並兩檔」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實施。

  潘向東指出,「三檔併兩檔」是未來財稅改革的方向,短期內難以實現,同時在「三檔併兩檔」過程中,中間檔的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增值稅率其實還有進一步下調空間,同時製造業等較高檔行業也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

  林江認為,中國的增值稅稅率仍有下調的空間,但製造業13%的稅率再減的機會不大,改革方向最有可能是將9%和6%的稅率合併,一種情況可能合併變成8%或7%的稅率,這意味着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等行業要加稅;另一種情況則是將9%的稅率合併為6%,未來具體如何作調整還有待觀察。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