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升背後訣竅
港股繼續有好表現,在成交量配合下恒指企穩30000點水平。大市不經不覺自年初至今累升16.7%,短期能否再作突破,關鍵在於有否更多利好催化劑,畢竟大部分利好憧憬,包括中美貿易談判等已基本作出反映。而本周內地經濟數據表現,或會對當前經濟有更多啟示,相信大市暫於30000點拉鋸。
除香港及內地股市外,美股亦有理想表現。美股之強部分原因是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加持」;不過,另一個重要因素,則可能是與公司回購有關。據花旗集團統計,標普500成分股企業去年至少回購了8000億元(美元,下同)股份,另資產管理機構Catalyst Fund的資料顯示,截至3月中,美國公司已回購價值2530億美元股票,較去年同期高出180億元!
變相令流通股數減少
為什麼美企身家會如此「豐厚」進行回購?那便要從去年特朗普的稅改方案說起。稅改最重要的其中一環,在於減省企業稅務開支以及鼓勵企業將海外資金回籠,並再投資美國當地。的確,自從2018年1月正式啟動特朗普稅改,便有多達6649億元海外現金匯回美國,但大部分匯回之現金,最終卻是被用於回購企業股份。就以持有最多現金之美國前15名企業為例,去年第四季用於回購之金額便達到550億元,較2017年同期回購之230億元多出近1.4倍。
隨着美企持續回購股份,變相令流通股數減少,除了可提升每股盈利表現外,某程度上亦有利股價表現。事實上,不要小看股份回購威力,Axios統計部分在回購上相當「落力」的公司,例如蘋果公司之流通股本,由2012年起至今,由66億股下降到47億股,降幅達28.4%;Starbucks股本亦由2005年起計,至今減少近20%,而百勝餐飲集團及麥當勞更誇張,自1999年以來,兩家公司股本分別大減49.4%和43.1%!
有指回購股份行動已引發共和民主兩黨不滿,認為只會造成「富者越富」,並倡議設定更多公司回購的限制。此外,本周起美企將會陸續公布首季業績,打頭陣包括摩根大通及富國銀行,一般估計盈利增速料相當有限,未來會否動搖美股表現,大家還是拭目以待吧!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 植耀輝
(筆者並未持有相關股份 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