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借力大灣區產業新跑道 香港經濟再起飞
2019-04-15    香港商报
 

  借力大灣區產業新跑道  香港經濟再起飞

  粵港澳大灣區目標是要成為國際一流的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領先全國。2017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已經超過了澳洲、西班牙、荷蘭、瑞士等發達國家。

  香港商報記者 潘晶

  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估計,到2020年,大灣區的GDP將基本追平東京灣區,而到2030年,大灣區GDP可達46200億美元(約36萬億港元),超過東京灣區和紐約灣區,成為世界GDP總量第一的灣區。

  在產業分布上,大灣區的11個城市中各有優勢行業和特色。《規劃綱要》指出,大灣區產業體系完備,集群優勢明顯,經濟互補性強,香港、澳門服務業高度發達,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

  港經濟增長欠新動力

  在大灣區經濟產業結構下,香港自身有何優勢?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行政總裁楊玉川認為:「香港的優勢是與國際接軌的法律環境、資金和資訊的完全自由流通、一流的商業服務業和國際化的城市環境。」

  但楊玉川續指:「不過,香港在經濟上缺乏增長新動力,雖然有一流大學,但缺乏發展創新科技的政策環境、人才土地配套以及工業基礎等,使得香港經濟發展長期以來只能依賴傳統產業,而傳統產業普遍已經成熟,難以帶動香港經濟快速發展。此外,人多地少造成房地產價格長期高企,使得市民居住困難、企業運營負擔極重,造成社會怨氣和經濟發展困難。」

  對於香港如何利用大灣區的契機發展經濟,楊玉川指出,首先是要將具有傳統優勢商業服務業擴大服務整個大灣區,為香港企業開拓新的市場空間,提供新的增長動力。其次是利用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鏈齊全的優勢,發揮自身在研發上的優勢,將自身優勢與大灣區優勢相結合,通過融合進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產業鏈,為香港在科技創新產業上的發展走出一條新路,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經濟要素需自由流動

  而對於粵港澳大灣區整體而言,由於區內存在不同的經濟制度,如何協調區域經濟發展,亦是大灣區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表示,大灣區不同的經濟制度,是其特色但亦是障礙,因此需要盡快打通這些障礙,讓區內的生產要素能夠自由流動,讓區內不同城市的實力得到發揮。

  她續指,大灣區發展需要11個城市取得共識,不同城市之間的經濟活動,如投資、製造業、服務業等,需要打通關節,從經濟角度來看,需要建立一體化市場。其中,貨物自由流通問題,關稅問題,經營限制,經濟活動中的生產要素,如資金進出,人才流動和融合都有待進一步解決。目前大灣區內港澳與內地城市之間的界限仍然很明顯,如對外資、非外資的區分就很清晰,劉佩瓊認為,由於制度不同,一些公司會在經濟活動受到特別優惠或歧視,都不利於市場開發。

  香港中文大學航空政策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主任羅祥國則認為,由於大灣區的發展規劃涉及制度問題,因此政府擔當的角色非常重要。他建議,大灣區內各個城市的政府應該協同建立高層會議或者成立委員會,並且保持緊密聯繫,從政府層面進行政策對接。他坦言,大灣區「9+2」城市制度相差大,民間難以對接,各地政府除了要繼續發揮自己的長處,也要互相參考,並且通過政府層面落實計劃。

  城市間合作多於競爭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列為大灣區中的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這4個中心城市在經濟上,各有自己的優勢產業和特色。

  就經濟總量來看,香港、廣州、深圳的GDP都超過2萬億大關,穩居大灣區前三,在粵港澳大灣區10萬億的GDP總量中,這三個城市加起來就貢獻了65%。作為經濟總量相當的城市,香港、廣州、深圳一向都被用來比較,深圳對香港的追趕,廣州與深圳的競爭,都是歷久不衰的話題。

  深圳GDP首超香港

  早前在深圳市第六屆人大會議上,深圳市長陳如桂就指出,2018年深圳的GDP突破2422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同期增長7.5%。而2018年香港的GDP為28453億港元,按照2018年人民幣兌港元平均匯率1.1855計算,去年香港GDP折合人民幣約為24000.98億元。

  這就意味,去年深圳GDP首次超越香港,並成為大灣區GDP排名第一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2019年GDP預計增速約6%至6.5%,遠超香港預期的2%至3%,而兩者GDP僅相差約1000億元人民幣,廣州經濟規模超越香港看來也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早前財政預算案記者會上,曾回應指香港GDP增長不錯,去年實質增長為3.8%,而深圳人口多, GDP增長比香港高不足為奇。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均GDP方面,香港約33萬元人民幣,深圳約19萬元人民幣,香港仍有一定的優勢。

  不過,這個差距正逐漸縮小。據內地媒體分析,近年深圳GDP快速增長,主因是其新興產業的發展。根據官方數據,新興產業對深圳的GDP增長貢獻率達40.9%,而其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3878.22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9183.55億元,漲幅達136.8%。

  楊玉川又指出,深圳GDP超過香港是兩個城市經濟發展路徑不同帶來的必然結果,深圳特點是為創新科技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創新科技發展的配套齊全,政府非常支持。截至目前,深圳的創新科技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果,一批國際一流的科技企業都在深圳落戶,例如華為、中興、騰訊、比亞迪、大疆、華大基因等等,這些企業創造高附加值,帶動了深圳GDP快速發展。

  他續指,香港目前經濟發展仍然主要依賴傳統產業,除金融外,普遍增長動力不強,處於緩慢發展的狀態,從過去幾十年香港GDP增速的變化來看,在現有的產業基礎下,香港的經濟增速仍在逐步走低,如果未來在創新科技上沒有明顯突破,香港經濟恐怕很難改變緩慢發展的局面。

  大灣區城市需共同發展

  城市之間競爭固然能夠促進經濟發展,但誰當大灣區龍頭?想必非大灣區設立的初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郭萬達就曾指出,香港、廣州和深圳的龍頭之爭會是大灣區發展中的障礙。

  香港的服務業極為發達,服務業比重均超過90%,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行業更是香港產業中的重中之重。而珠三角的九個城市中,深圳製造業規模最大,其2016年的工業增加值就高達7199億元,另外,其科創的發展亦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而其餘各城市也各有各的特長產業,不一而足。大灣區的城市如其糾結在龍頭之爭,不如做各自專業領域的龍頭,將協同效應發揮到最大。

  大灣區人均GDP差距大

  比較粵港澳大灣區和世界其他三大灣區的經濟資料可以發現,雖然粵港澳大灣區的GDP總量遠超三藩市灣區,與紐約大灣區和東京灣區差距不算大,但由於在人口數量上遙遙領先,所以計及人均GDP,粵港澳大灣區與其他三大灣區的差距仍非常大。

  粵港澳大灣區人均GDP只有2萬多美元,約為東京灣區的二分之一,約為紐約大都會灣區的四分之一,更只有三藩市灣區的五分之一。從這個經濟指標來看,粵港澳大灣區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粵港澳大灣區處於高速發展時期,GDP增長率較其他灣區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再細看其他資料,粵港澳大灣區第三產業的佔比為65.6%,而三藩市灣區、紐約大都會灣區和東京灣區則分別為71.92%、83.32%和77.03%。在這個層面上,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升級和調整上還有很大空間。

  不過,發展第三產業對人力素質的要求較高,前港區人大代表劉佩瓊表示,大灣區的實力相當好,區內9個內地城市本來就已經相當包容。她特別提醒,相較於世界其他三大灣區,現時大灣區內本地人的勞動力素質相對較低,特別是資訊、文化等軟實力都有待提高。歸根到底,劉佩瓊認為,大灣區的發展還是靠人才,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人才的配置和能力不能與市場秩序脫節。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