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巴黎聖母院大火撲滅 尖塔及屋頂被摧毀 主體結構保住
2019-04-17    香港商报
 

巴黎聖母院大火撲滅 尖塔及屋頂被摧毀 主體結構保住

【香港商報訊】法國消防部門當地時間16日上午宣布,燃燒十多個小時的巴黎聖母院大火已「全部撲滅」。雖然在大火中尖塔倒塌、屋頂坍陷,但這座有?約800年歷史的哥特式建築「保住了主體結構」,舉世聞名的兩座鐘樓得以保住。警方初步推斷這起火災是意外事故,巴黎檢察機關正着手調查起火原因。多國政要及國際組織對本次火災表達痛惜之情。法國總統馬克龍已計劃儘快在全世界發起募捐。

「幸存」文物將轉移至羅浮宮

法國消防部門16日在巴黎聖母院廣場舉行的簡短新聞發布會上說,至16日上午10時,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已全部撲滅。一名消防人員和兩名警察在滅火過程中受傷。

消防部門還說,尖塔和屋頂雖因其木質結構被大火摧毀,聖母院著名的「森林」木質屋頂在火海中消失,但主體建築得以保存,舉世聞名的兩座鐘樓得以保住,主要文物「耶穌荊棘冠」和「聖路易祭服」等也沒有受損。

法媒BFM電視台報道,從火災中搶救出的文物將被轉移到羅浮宮。

頂樓電線短路或為火災原因

當地時間15日18時左右,有「法國國寶」之稱的巴黎聖母院突發火災。隨後數小時內,約500名消防隊員動用數十輛消防車、至少18個高壓水槍、多架無人機以及一個機器人實施了滅火行動。救援人員解釋了為何不採用森林滅火飛機的方式滅火,主要是擔心高空放水會毀壞建築。

火災發生時,巴黎聖母院正處於維修施工之中。巴黎市長伊達爾戈介紹,由於維修施工,巴黎聖母院內部分藝術品早就被轉移走,得以躲過此劫。

針對本次火災為何持續長達14小時,專家解釋稱,巴黎聖母院長達數世紀之久的木橫樑、石砌外牆以及聖母院的建築高度使得撲滅這場大火顯得尤為困難。  巴黎檢察機關15日晚說,正?手調查這場大火的原因。多名警方消息人士說,初步推斷這起火災是意外事故。巴黎警察局則認為,火災可能與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的房頂修繕工程有關。

有法媒提到,這起大火疑似從屋頂上的腳手架開始燃燒,聖母院頂樓的電線短路可能是引發火災的原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16日稱,該機構準備組建一個緊急專家工作組,評估巴黎聖母院的損失狀況。

馬克龍擬全球募捐重建

法國總統馬克龍15日晚在巴黎聖母院火災現場表示,將重建被大火嚴重損毀的巴黎聖母院。馬克龍說,他計劃儘快在全世界發起募捐。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則號召歐盟全部28個成員國幫助重建巴黎聖母院。法國億萬富翁皮諾已表示,將出資1億歐元幫助重建巴黎聖母院。據悉,法國各公司和富商承諾捐贈的數額已超過6億歐元。蘋果公司CEO庫克也在推特上表示,蘋果將捐款幫助重建。多國政要及國際組織均對本次火災表達痛惜之情。

巴黎聖母院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畔,始建於1163年,1345年完工,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蹟之一,因雨果同名小說而聞名世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法國作家和歷史學家勒孔特表示:「如果說埃菲爾鐵塔是巴黎的象徵,那麼巴黎聖母院就是法蘭西的象徵。法蘭西的整個文化和整個歷史都寓於這處文物古蹟。」有專家認為,重建巴黎聖母院需要幾十年時間。而且,巴黎聖母院此次歷史性災難燒毀的不止是建築,法國旅遊業或將因此遭受重創。

巴黎聖母院主要建築歷史及損毀情況

尖塔--燒毀,倒塌

●1786年,原始木質尖塔腐朽不堪,被取下。

●1864年,法國以橡木鍍鉛重建尖塔。

大鐘--幸存,一些內部結構仍有倒塌風險

●18世紀起,聖母院共有10座鐘。其中,大鐘瑪麗就是小說中震破卡西莫多耳膜的那座。

●1791年至1792年,大鐘瑪麗和其他大部分的鐘被熔化,埃瑪紐啊鐘幸存。

●2013年,新鑄的9座巨型銅鐘「瑪麗」入院。

玫瑰花窗--北玫瑰窗疑似幸存

●東面花窗:18世紀被替換為透明玻璃

●西面花窗:19世紀重新鑲嵌

●南面花窗:16世紀經歷過大破壞,七月革命進一步破壞,1861年得以修復。1960年,被新玻璃重新替換。

●北面花窗:始建於13世紀,大部分原先的玻璃都完好無損。

西立面--幸存

●從1200年開始,先後由4位建築師建造。

●1240年,北塔樓完工。

●1250年,南塔樓完工。

滴水獸--一些燒毀,一些幸存,具體數目不確定

●19世紀中期,負責修葺的建築師只找到了少數中世紀原版雕塑,剩下的皆由建築師自己創作。這些滴水獸由人和動物臉組成,其中最知名的是坐落在建築物頂端、雙手托腮鳥瞰巴黎的Stryge。

十二門徒雕像--幸存

●當地時間4月11日,16座宗教雕像因需清洗從聖母院挪出,得以幸存。這是整個世紀以來第一次挪動雕像。

特稿

文物保護警鐘長鳴

15日傍晚,巴黎聖母院的塔尖轟然倒塌在熊熊烈火之中。大批法國民眾站在塞納河對岸目睹了此情此景,有人表情凝重,有人淚流滿面。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蹟和世界遺產之一,堪稱法國文化地標。這場大火在令法國心痛不已的同時,也為全世界敲響了文物保護的警鐘。

文物保護機制須與時俱進

法國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巴黎聖母院等名勝古蹟不僅起?記載歷史、傳承文化的作用,也是法國旅遊業的基石。法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1887年,法國通過法律保護具有國家歷史及藝術價值的紀念性建築和藝術品,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立法保護文化遺產的國家;1913年又頒布了沿用至今的《歷史古蹟法》,設立專門負責對歷史古蹟分類的機構、將所有古蹟登記造冊。

從2018年9月巴西國家博物館到巴黎聖母院,每一次遺產受災、文物歷劫都應給予世人警示:時代在前進,觀念和技術在進步,面對文物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人們對於人類文明遺產的保護意識應警鐘長鳴。一個科技化、系統化、全覆蓋的文博安全保護機制既要「保得住」、又要「傳下去」,既要有「盾牌」、也要有「時光機」。無論是文物古蹟的安保,還是打造智慧博物館、推動文物數字化保護,人類對於文明記憶的留存和傳承還大有可為。

圓明園官微:願文物都能遠離災難

針對有網民因巴黎聖母院大火而憶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歷史,圓明園遺址公園官方微博昨日在《文明 不能承受之殤》的文章中就表示,衷心祈願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文章稱,文物的損毀、消失不僅帶走了文物本身,更帶走了文物所承載的千年文明。一場文化之殤,帶來世人對於文物保護的警醒與重視,文明是脆弱又堅韌的。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盡力守護它,儘量延緩它的消逝,傳承它的精神。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