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治堵減排不能讓窮人買單
2019-04-23    香港商报
 

   近日,網上流傳國家發改委擬放寬汽車限購政策,且要求取消無車家庭購車的限制。消息一經傳播,為何立刻引發輿論熱議,只因為觸發了窮人的痛點。

  不能否認,治堵減排,這一汽車限購政策的動機確是高大上的,但其推行的手段,卻是典型的強盜邏輯。因為,致堵的車是誰的車,這個問題,非常地關鍵。

  挖窮補富是痛點

  按鄧公的指示,人人都想「先富起來」,追求小康富裕家庭的標準是什麼?通俗地說,就是有房有車。可以說,曾經先買車的一族,也就算作是內地「先富起來」的階層。由此推理出,城市已產生的擁堵,就是先富階層先買的車,首先造成的。

  但俺是窮人,俺是無車家庭,已經造成的擁堵,自然跟我無關。那窮人,有沒有後富起來的權利,當然有啦。且慢,在汽車開始普及的年代,窮人好不容易也算「富」起來了,買得起車了,悠然發現,限購等你很久了。搖啦搖,搖到外婆橋,千分之一左右的概率,多少無車族N年也沒搖上一個牌號。實際上等於變相剝奪了「後富」的窮人的購車權,那杠精們會說,不 是可以交上十萬六萬的大洋,就可以隨便競價購號嗎?那為什麼已經造成擁堵的先富人群,反而一分不掏呢?

  所以,從「後富」的窮人的視角來看,先富人群的車造成的擁堵,讓無車的想買車的「後富」窮人埋單。無異於挖窮人的肉,補富人的瘡。這不是強盜邏輯,那又是什麼邏輯?汽車限購的簡單粗暴。窮人一臉無辜的樣子,似乎再一次驗證了強權即真理?

  機會均等是底線

  想起地球村裏有關溫室氣體鬧減排的事。發達國家的工業化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在數百年期間通過毫無限制地排放溫室氣體取得了巨大發展,過上了發達的富日子。而發展中國家的大規模工業化僅數十年的歷史,發達國的歷史排放總量遠遠高於發展國,卻反而企圖要求發展國承擔更多的減排責任,這也是一種強盜邏輯,是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的蔑視,所有的發展國都非常生氣。

  城市的治堵,假設類比於世界的減排,那麼窮人的購車權,就相當於窮國的發展權。發展面前國國平等,同樣道理,購車面前人人平等,無車家庭購車,為什麼反而要比已經製造城市擁堵N年的有車先富族,承擔更多的責任?

  如果說現行對於無車家庭的汽車限購政策是對的,也就相當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發展中國家所要求平等發展權的立場都是錯的。城市治堵減排,絕不能以犧牲窮人的平等購車權為前提。相形之下,住房限購政策就要人性化得多,不論貧富,不論買得起,還是買不起,每個家庭都可以一套或二套的購房權。

  阿Q曾說,和尚摸得,我為啥摸不得?其實,每一項政策的出台,平民階層首先最在意的是公平獲得感。所以,未來若放開無車家庭購車權,其促進和諧的社會意義,要遠大於其促進消費的經濟意義。人人都享有平等的購車權,比如香港的汽車市場,人人都買得起,但不一定人人都用得起。提高所有人的汽車使用成本,而不是提高窮人的汽車購車成本,才是治堵減排的長效機制之一。路人甲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