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垃圾分類與發展的詛咒
2019-05-06    香港商报
 

  作者:流深

  一直被視作娛樂綜藝節目的《奔跑吧》,最近一期將節目主題聚焦在了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這個公益話題上。節目組帶領一眾明星參觀並親身參與了垃圾回收、垃圾填埋、廚餘處理等多個垃圾處理環節,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畫面和令人憂心的現狀,不僅揭示了當今中國「垃圾圍城」這個平時隱藏在城市光鮮外表之下的嚴重問題,亦讓環保相關的話題乘勢登上了熱搜。藉助節目的影響力,許多年輕人心中種下了環保的概念,亦意識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可以說,這期節目在娛樂性、公益性和教育性方面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正面效果。

  但震撼也好,反思也罷,真正談到垃圾分類問題,網友卻有很多吐槽。正如很多網友在微博留言中指出的,「我們也很想垃圾分類,但卻沒有相應的分類設施」、「我把垃圾分類了,垃圾車卻一起裝走了」、「手裏拿?垃圾,卻不知該算在哪一類」、「與其教育老百姓,不如治理一下過度包裝」、「平時都在996,哪還有時間去垃圾分類」……這些留言,或多或少都代表了老百姓平時面對垃圾分類時的種種疑惑和困難。

  垃圾分類沒那麼簡單

  顯然,中國的垃圾「分類難」,不能僅僅歸咎於老百姓的「素質低」--分類設施不足以及缺少管理維護、令人無所適從的分類標準、分類處理能力不足以及效率低下、缺乏分類教育、商家的過度包裝等,都是直接導致當今中國「垃圾圍城」的直接原因。但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或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宣傳環保意識,還必然建立在持續的基礎設施投入、廣泛的公民教育等基礎之上。每一項,都是社會整體資金和時間的巨大投入。

  無疑,很多人在談到垃圾分類時,都會談到以垃圾分類精細化、專業化而著稱的日本作為正面例子。但事實上,日本人為垃圾分類所付出的隱含代價是十分巨大的--除了日常不便、處理垃圾對勞動力的佔用等,處理垃圾的巨大成本還極大抑制了人們的消費慾望,阻礙了社會經濟和資源的正常循環,成為日本青年一代「食草化」、「佛系化」的重要因素。身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能否複製日本的經驗,除了需要考慮整個社會體系的巨大不同之外,更需要深思的就是:中國能否為了垃圾處理承擔如此巨大的社會成本?

  其實,垃圾與環境污染等問題,恰恰是經濟學理論中最為典型的「負外部性」問題。生產者與消費者所造成的負面效應,必須由全體社會成員買單。即使看起來,部分發達地區已經解決了污染和垃圾處理問題,但實際上,這不過是「負外部性」由發達地區轉移至欠發達地區所造成的假象。換句話說,只要人類仍舊需要建立在市場規則之上的發展,垃圾與污染問題就不可避免的在全人類的範圍內存在。

  或許,就是讓人類又愛又恨的「發展的詛咒」吧。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