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因脫歐上台 因脫歐走人 MAY ENDS IN MAY 文翠珊請辭
2019-05-25    香港商报
 

  因脫歐上台 因脫歐走人

  MAY ENDS IN MAY 文翠珊請辭

  【香港商報訊】記者郭志文報道:因脫歐上台的英國首相文翠珊,最終又因脫歐而離開。早前盛傳「Britain may witness the end of May before the end o f A p r i l 」, 而今終於「May ends in May」。由於不堪脫歐僵局難破以及保守黨在地方選舉中戰績不佳, 文翠珊當地時間24日表示,她將於6月7日辭去保守黨領袖一職,但將留任首相至保守黨新領袖產生。文翠珊將成為英國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受此影響,跌了近一個月的英鎊繼續暴跌,兌美元一度跌至1.261,創下近4個月新低。

  未能實現脫歐深感遺憾

  文翠珊當天在首相府外發表聲明時說,對未能帶領英國實現脫歐深感遺憾,由一位新首相帶領英國繼續脫歐進程「最符合英國利益」。文翠珊講話時一度流淚,稱能為自己熱愛的國家服務是自己的榮幸。

  文翠珊表示,保守黨新領袖的遴選工作將於6月10日開始,她將在新首相選出之前繼續擔任首相,並稱已就辭職決定知會英女皇。文翠珊強調,只有各方願意妥協,繼任者才能就脫歐問題與議會達成共識。

  宣布辭職後,文翠珊引用了溫頓的話補充說:「妥協不是一個骯髒的字眼。」

  文翠珊當天會見了保守黨議員團體「1922委員會」主席布萊迪。「1922委員會」由議會下院保守黨普通議員組成,在決定首相人選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3年36位保守黨議員請辭

  因脫歐上任的文翠珊,3年內經歷了36位保守黨議員的請辭,其中有21位因脫歐辭職,而3年中一直堅定支持脫歐的英國下議院領袖利雅華的辭職,成為壓垮文翠珊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次文翠珊宣布辭職日期,主要與脫歐僵局難破以及近期兩場選舉中保守黨戰績不佳有關。一方面,英國此前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定已3次遭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否決。本周,文翠珊公布修改後的新脫歐協議,因其承諾議會將決議是否就脫歐條件舉行公投引發批評。脫歐陷入僵局後,保守黨內始終有呼聲要求再次對首相進行不信任投票,迫使文翠珊盡早下台。另一方面,歐洲議會選舉投票23日在英國舉行。多個民調顯示,保守黨支持率大幅落後於獨立黨前領袖法拉奇建立的「脫歐黨」。在本月初舉行的英國地方議會選舉中,保守黨也因處理脫歐問題不力遭到重挫。

  容克重申歐盟立場不變

  文翠珊宣布辭職時間表後,最被看好接任其職位的前外交大臣約翰遜稱讚她是一位「堅忍的領導人」。約翰遜還表示,現在是實現脫歐的時候了。「脫歐黨」領袖法拉奇稱,文翠珊「誤判了國家和她的政黨的情緒」。在野工黨領袖科爾賓對文翠珊的辭職決定表示歡迎,但指保守黨在處理脫歐問題上十分失敗。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表示,默克爾尊重文翠珊的辭職決定,並希望與英國政府保持密切合作。西班牙政府則警告,在目前的情況下,無協定脫歐似乎成為了「一個幾乎無法阻止的現實」。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稱讚文翠珊是一位「富有勇氣的女性」,並強調歐盟領導人已就英國脫歐表明了立場,文翠珊的辭職不會改變歐盟立場。

  鎊匯跌至4個月新低

  文翠珊於2016年7月接替辭職的卡梅倫就任英國首相。根據規定,首相卸任後將由執政黨內選舉產生的新領袖接替。新首相人選須經女皇批准,任期至下次大選。保守黨已確認,其新領袖選舉程式將於6月10日正式啟動。

  英國輿論認為,下屆首相職位的有力競爭者除約翰遜外,還有前脫歐事務大臣藍韜文,內閣辦公廳大臣利丁頓以及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高文浩等。有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文翠珊承諾辭職,但英國內部就是否離開歐盟,以及若離開應以怎樣的方式離開等問題上,仍存在諸多分歧,新首相領導的政府採取何種政策仍將影響脫歐進程。

  英國原定3月29日正式脫歐,但由於脫歐協議連續遭議會下院否決,脫歐進程陷入停滯。目前,英國脫歐期限已延長至10月31日。

  文翠珊宣布辭職的消息刺激跌了近一個月的英鎊繼續暴跌,兌美元一度跌至1.261,創下近4個月新低。5月迄今英鎊已累跌3%,貶值幅度之大僅次於2016年的脫歐公投。

  無協議脫歐 可能性增加

  【香港商報訊】英國首相文翠珊宣布下月7日辭職,分析人士指出,文翠珊提前離任並不能打破英國目前的「脫歐」僵局。隨英國新首相爭奪戰拉開帷幕,新首相人選將對「脫歐」進程產生重要影響。

  英國「脫歐」陷入僵局後,保守黨內始終有呼聲要求再次對首相進行不信任投票,迫使文翠珊盡早下

  台,而她也承諾,只要「脫歐」協議能獲英國議會下院批准,她本人願意提前卸任,並明確表示自己將在6月初給出離任時間表。在數次遭「逼宮」後,首相退位時間不斷提前。

  英國輿論普遍認為,雖然文翠珊承諾辭職,但此舉仍難打破「脫歐」僵局。新首相的爭奪以及「脫歐」進程今後走向,目前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呼聲最高的下屆首相人選英國前外交大臣約翰遜去年7月因與文翠珊在「脫歐」問題上存在立場分歧而辭職。本月,約翰遜確認,一旦首相辭職,他將參與保守黨的領導權爭奪戰。而在熱門候選人之中「脫歐派」優勢明顯,這使得英國今後「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增加。

  除新首相之爭充滿不確定因素外,「脫歐」之路走向何方也仍是未知數。分析人士指出,「脫歐」期限的延長為英國內部就「脫歐」問題達成一致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靈活性,然而這並不能消除英國「無協議脫歐」的風險。目前,角逐新首相的人選中既有約翰遜等「脫歐派」,又有利丁頓等「留歐派」。可以預計,不論誰上台,英國執政黨內和議會內圍繞「脫歐」的分歧將繼續存在,任何「脫歐」方案都將面臨巨大阻力。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