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讀的藝術
流深
身處傳媒行業多年,時常會在採訪間隙突然走神,心中思量:「這個人所說的話,真的是他心中所想嗎?」「現時在我眼前的這個他,是不是真的他?」時常,也會見到一些名人站出來義正嚴詞地駁斥,「這是媒體的誤讀」、「這不是我的真實意思」;當然更常見的,則是出現在媒體上的種種角度清奇的解讀、分析、特稿、深度……在這場新聞人物、媒體、大眾的互動游戲中,三者仿佛玩捉迷藏的小孩,既渴望抓到對方,卻又彼此遠離,誰也抓不到誰——遊戲散場,彼此只留下怨念和委屈。
所以在專訪陳丹青之前,一直縈繞自己的問題便是,這個大眾眼中的畫家、作家、藝術家、公知、視頻節目主講人、「嘴砲俠」、「名言製造家」、「憤怒中年」……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不是畫家也不是作家」,「這個人叫陳丹青,我有個名字就可以了」,陳丹青如此回答,倒是符合我們的預期。問他是否想要撕掉外界給予他的眾多標簽,他卻回答:「我撕不掉啊,你看都在你手機裏寫?呢」。
在這場充滿歡樂和尷尬的對話中,陳丹青時而會像過往媒體所描述的那樣,橫眉怒目,髒話迸出,又時而露出抱歉似的微笑,主動配合愚蠢的問題。無怪乎採訪間隙,同去採訪的一位記者感歎,「陳老師,我今天見到您跟我在電視、視頻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樣」,另一位記者立刻反駁:「我感覺完全一樣」。
媒體應防止報道失真
「一切都是誤讀」。對於誤打誤撞,加入到這場採訪的我來說,陳丹青的這句話或許才是我需要的答案。我承認,我們往往過高地估計了自己認識和理解他人的能力,誤以為自己真的能夠通過各種渠道得來的訊息,來真實全面的了解一個人;又誤以為自己有資格、有能力介入到對他人的評價和斷定之中。事實上,這些都不過是誤讀——我們無權給予答案。
不得不承認,在絕大多數時候,正是媒體手持?這柄評價的利劍,對公眾人物生殺予奪人;也正是在這種特權的威懾之下,人們在媒體面前變得失真失格。於是乎,當人們因「男星吸煙」、明星離婚而引發「人設崩塌」、輿論驚詫萬分之時,更應該反思的,其實是我們為何要服從和相信這樣的「人設」,我們動用了什麼樣的權力來達成這樣的「人設」,我們又為何需要這樣的「人設」——或許,這不過是滿足我們自身缺陷的南柯一夢。
「有時候答案比問題嚴重的多,有時候答案就是問題」。不要再幻想尋找終極答案了。我想,也許這就是我對這場採訪的最好「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