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劉業強:全力為新界人爭權益
2019-06-09    香港商报
 

   連任鄉議局主席  努力應對挑戰

  劉業強:全力為新界人爭權益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駿報道﹕新界鄉議局作為向政府提供意見的法定諮詢機構,秉承愛國、愛港、愛鄉,堅守「一國」善用「兩制」,致力在建設大灣區中發揮重要作用。第35屆鄉議局正副主席選舉已於6月1日圓滿完成,現任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元朗約區)在無競爭下再次連任主席;而來自大埔約區、南約區的該局5位議員則競選2個副主席職位,最終,大埔約區的沙田鄉委會主席莫錦貴新當選,南約區的現任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則獲連任,並以抽籤方式成為第一副主席。第35屆鄉議局正副主席任期4年至2023年。劉業強在選舉大會後表示,鄉議局要更團結努力應對挑戰,同時全力支持政府,為香港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林偉強莫錦貴當選副主席

  6月1日下午2時30分,第35屆鄉議局正副主席選舉大會於鄉議局大樓舉行,該局147名當然議員、特別議員均有投票資格。當日,大會選舉主任宣布,出席議員131人,達到法定人數,按照慣例鄉議局正副主席3個職位,分別由元朗約區、大埔約區及南約區的議員擔任,現任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元朗約區)在無競爭下再次獲連任主席,任期4年,由即日起至2023年5月30日。大會恭賀劉業強當選,在場的全體議員報以熱烈的掌聲。之後,競逐2個副主席職位的是來自大埔約區的李耀斌、林奕權及莫錦貴,以及南約區林偉強、黃文漢共5位議員,大會進行閉門選舉,經過兩個多小時投票過程,下午4時許,兩位副主席職位產生,大埔約區的沙田鄉委會主席莫錦貴以多1票勝出,南約區的現任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則獲連任,並以抽籤方式成為第一副主席。

  支持修訂《逃犯條例》

  劉業強當選主席後表示,鄉議局要更團結努力應付挑戰,同時,全力支持政府為香港的未來發展。他指出,特區政府就有關修訂《逃犯條例》聽取民意,既要為在台灣兇殺案中的香港受害者伸張正義,同時,堵塞法律上的漏洞,令香港不會成為逃犯的「天堂」,近日,有某些反對派衝擊政府抹黑政府《逃犯條例》修例,為選票不惜以政治凌駕法制之上,他代表新界鄉議局支持政府修訂《逃犯條例》,支持香港穩定、繁榮。

  就鄉議局面臨另一個關乎原居民切身權益的挑戰,劉業強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挑戰一向都有,現時新界鄉議局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丁權案、差餉和其他權益亦被人挑戰,他認為城鄉存有誤解,希望通過多些解釋及做多些工夫,能達致和諧一點的社會,對大家都好。他承諾當選之後,會繼續盡心盡力,為鄉議局、為新界人服務。在過去4年,主席劉業強在不同場合代表鄉議局闡述新思維,綜述要點,他指出,香港未來許多新發展涉及新界,其中,「明日大嶼願景」特別是中部水域填海,除了可以提供更多土地建屋之外,亦可以推動香港的長遠經濟增長,他相信「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必定能夠帶動大嶼山以至新界西地區的發展。大嶼山居民支持填海計劃,希望做好交通配套,畀條路行,盡早落實梅窩對外的陸路交通走線、開闢多一條新路貫通南北大嶼,以及研究增建大澳至東涌的沿海公路,照顧所有南大嶼居民及到訪旅客的需要。

  大灣區對新界有很大契機

  大灣區規劃發展方面,他指出,香港是大灣區規劃發展的4大重點區域之一,此刻香港必須抓緊發展機遇,不能再單打獨鬥,反而要好好利用大灣區所提供的龐大發展空間,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對香港長遠發展有所裨益,特別是對新界的發展有很大的契機,而新界也是大灣區發展的強大後盾。事實上,香港於大灣區的土地供應都在新界,無論是高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基礎,都需要大量土地建造,其中粵港在落馬洲河套區合作建設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便是好例子,香港匯聚全球科研人才並集中開發研究,再借助深圳的人力資源、生產力及供應鏈,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企業亦可借助香港和深圳的創科優勢,加速進入內地市場,達至互利共贏。

  籲放寬郊野公園私地發展

  就振興新界鄉村,他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已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為目標綱領,推動本地農戶復耕、重建偏遠鄉村道路、保障村民回鄉告老之權利,而世界發達國家德國、英國和日本等近年也為振興鄉村問題而努力,反觀香港在保育偏遠鄉村的問題上,卻一直未有制定長遠且貼地的發展政策,即使政府已成立鄉郊保育辦公室,並預留10億元進行保育,但只限於活化生態價值高的地方,倘若特區政府能夠開放沙頭角墟禁區,便能真正拆牆鬆綁,賦予鄉郊地區一個新的生命。政府還應放寬村民在郊野公園內的私人土地的發展限制,仿效英國政府建議容許國民在國家公園建屋一樣。若土地規劃最終對村民造成經濟損失,當局亦應考慮訂定賠償方案。

  去年香港遭遇超強颱風「山竹」吹襲後,新界、港九均受到不同程度損失,善後工作尤為重要,劉業強曾解囊百萬元支援沙頭角西流江寮屋重建。他指出,現時政府雖設有緊急援助基金,為受天災影響而需要緊急救援的人提供經濟支援,但相關資源涉及政府多個部門執行發放、申請資格有所限制、損失評估亦不夠全面。以超強颱風「山竹」為例,每戶災民僅獲發數千元補助金,對於損失動輒數以十萬元計、家園盡毀的村民和漁民,可說是杯水車薪。就此,他促請政府成立特別事故支援基金,統籌各部門,以協助受天災、特別事故影響的災民重建家園、進行善後工作等。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