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資本力量助推蘋果價格瘋漲
2019-06-09    香港商报
 
  近段時間以來,外界對於今年水果價格高昂的討論就一直沒停過,中國政府多次解釋,是極端天氣造成供應量減少所致,但似乎並沒能完全打消公眾的疑慮。而就在前兩天,有媒體曝光了今年蘋果價格瘋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部分經銷商通過期貨貿易推高蘋果價格,這讓外界見識到了資本的興風作浪對於商品價格所產生的影響。
 
  自中國於2017年12月20日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推出蘋果期貨交易、成為全球首個上市的鮮果期貨品種後,蘋果已經不再是普通商品,影響蘋果價格的可能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供求關係,還有隱蔽在背後的資本力量。而這一切發生的前提,一方面是中國是蘋果生產大國,產量接近世界的一半,具有無可動搖的定價權。由於天氣原因導致蘋果供應量的大幅減少,這就給了部分經銷商可乘之機,他們以低價收購蘋果,藏於冷凍庫,屯?不賣,然後在期貨市場上炒高商品價格,最終實現兩手賺,即一手金融炒作,一手奇貨可居,賺得盤滿缽滿。另一方面是,蘋果期貨市場的行情吸引了資金大幅湧入,反過來對現貨市場價格帶來推波助瀾的作用,於是蘋果價格的上漲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應加強市場監管能力
 
  按說期貨產品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價格發現,能夠讓一些經銷商規避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但到頭來事與願違,不僅沒有發揮期貨市場的功用,反而使得這個期貨交易品種成為一些中間商謀取暴利的金融工具,這多少有點說不過去。中國在兩年前推出蘋果期貨的初衷,一方面是想豐富期貨市場的品種,讓相關環節的企業能夠規避風險,另一方面是讓蘋果賣個好價錢,幫助果農提高收入,實現精準扶貧。但最終的結果卻與初衷背道而馳,一來蘋果被低價收購,果農的收入並沒有得到多大程度上的提高,二來是苦了市場消費者,他們得為高價蘋果買單,有苦難言。
 
  如此說來,期貨交易是今年蘋果價格瘋漲的罪魁禍首嗎?事實上,並不能完全歸咎於此。
 
  在沒有蘋果期貨交易之前,中間商其實就已經有了囤貨不賣、等價格水漲船高後再出貨的案例。因為蘋果本身具有儲存期較長的特性,如果天氣原因導致產量的減少,這一切的發生便成為可能。雖說如此,但恐怕蘋果期貨交易也難辭其咎。正是由於市場監管的缺失和發展的不成熟,使得資本能夠為所欲為,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的期貨市場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比如在監管經驗不足、市場發展不規范等方面上,還需要不斷地加強學習,以及豐富監管手段。就此次事件而言,倘若金融監管者能夠在整個過程中發現端倪,及時出台相應的措施來防範風險,可能蘋果的價格不至於瘋狂上漲。未來而言,中國的期貨市場發展應該引以為戒,對市場的不規范行為進一步的整頓,以及根據具體情況來提高交易門檻和平倉交易手續費等。
 
  總而言之,蘋果價格的高漲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背後的資本炒作力量,這種隱秘的市場行為,讓人防不勝防。因此,市場監管者應該對此有所為,來保持市場的平穩健康運行。
 
       豪士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