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刷新顏值 提升品質 龍崗區塑造旅遊融合發展新典範
2019-06-12    香港商报
 
  刷新顏值 提升品質 龍崗區塑造旅遊融合發展新典範
 
  大運晶華、大芬畫韻、鶴湖和暢、甘坑客都、園山探幽、南嶺春早、龍河映翠、龍城朝陽、低碳新城、鳳凰攬勝……自「龍崗新十景」及特色遊精品線路發布以來,龍崗區吸引了一大批旅遊和攝影愛好者,深入踏訪美食美景,解鎖各式全新玩法。近年來,龍崗區不斷拓寬發展空間,有效串聯周邊景區景點,設計開發了各類特色產品和精品線路,讓市民和遊客不僅有得看、有得玩,更能玩得好、留得住。正所謂處處有美景、處處皆是韻,集運動康體、生態休閒、文化創意和民俗民居等特色為一身的龍崗區,正在成為深圳東部旅遊的招牌勝地。 朱開芝 羅曼玲
 
  「旅遊+X」 開啟融合發展模式
 
  以大運中心、園山風景區為代表的運動康體遊;以求水山景區、大運公園、龍園景區為代表的生態休閒遊;以大芬油畫村、中絲園、寶福珠園、力嘉文創園、文博宮為代表的文化創意遊;以甘坑客家小鎮、鶴湖新居、茂盛世居為代表的民俗民居遊……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推出的四大旅遊產品,將各種特色集為一體,已然成為了一個形象鮮明的旅遊招牌。
 
  從過去的景點旅遊,到如今的全域旅遊,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為了增強旅遊吸引力,擦亮旅遊品牌,以空間全景化思路,全方位、系統化地優化提升旅遊資源、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在實現景點內外一體化的同時,亦實現了區域資源有效整合、產業融合發展以及社會共建共享。
 
  以旅遊+文化、旅遊+體育、旅遊+民俗、旅遊+科技、旅遊+工業等為代表的「旅遊+X」發展模式,為龍崗區旅遊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甘坑客家小鎮、深圳紅立方等龍崗文化旅遊名片的建設,為龍崗區旅遊培育了新的增長點。
 
  據悉,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通過都市、文化、體育等多個主題,融合城市文體旅遊綜合體、園山風景區、龍崗河旅遊休閒景觀帶等旅遊資源,配齊區域高星級酒店、文體和旅遊配套設施,發展都市旅遊、文化體驗、體育旅遊產品,實現周邊景區景點有效串聯,打造「都市-文體旅遊圈」,打出了一片新藍海。
 
  線上+線下 擴大營銷影響力度
 
  第四屆「山環水潤,魅力龍崗」文體旅遊攝影大賽、少年兒童「瞳繪美麗龍崗新十景」活動、「龍崗新十景」巡迴攝影展畫展、「客家美麗遇見你」龍崗客家文化旅遊體驗周……為了提升龍崗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策劃舉辦了一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展現龍崗特有的人文與旅遊資源,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參與、體驗龍崗精品旅遊路線。
 
  其中,「龍崗新十景」及特色遊精品線路是通過觀眾海選、街道選送,結合觀眾投票、專家評選方式,於去年6月正式發布。在老十景的基礎上,「龍崗新十景」結合近年來龍崗區新湧現的優秀現代新景觀,評出了以華僑城甘坑客家小鎮、紅立方等景點為代表的「甘坑客都」、「龍城朝陽」、「鳳凰攬勝」等新景觀,以此來承載龍崗的文化內涵,更體現了龍崗不斷提升的城市品質,展示了新時代的龍崗魅力。
 
  線下活動異彩紛呈,線上推廣也不甘示弱。依託龍崗文體旅遊通、龍崗發布、掌上龍崗、深圳全接觸等新媒體平台,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創新營銷模式,深入推進「智慧旅遊」微營銷,時時向遊客推送本地最新旅遊信息,吸引廣大市民和遊客的持續關注,保持和粉絲的良性互動,通過將數字服務和傳統營銷有機融合,探索出高成效的旅遊營銷新模式。
 
  監管+扶持 提升旅遊服務質量
 
  遊客引得來,還要玩得好,更要留得住。因此,服務質量及環境是不可或缺的基礎保障。記者了解到,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不斷強化行業監督管理,提升旅遊公共服務質量,為夯實旅遊品質持續發力,提高遊客滿意度。
 
  在提升企業服務質量方面,通過開展星級酒店對標學習活動,優化和創新旅遊行業公益培訓,舉辦旅遊行業校園招聘會,開展星級酒店服務質量暗訪工作等措施,進一步提升旅遊行業服務質量。同時,聯合食品監管部門,加強景區食品衛生監督,開展景區旅遊廁所革命,積極開展低碳旅遊、誠信經營及文明出行、旅遊志願者活動,傳播文明新風,提高遊客滿意度。
 
  在推進旅遊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建立旅遊企業消防演練、消防培訓及應急培訓常態機制,扎實做好酒店、旅行社日常安全巡查工作,定期開展安全培訓及應急救援培訓;開展「平安景區」覆核鞏固工作,加大隱患排查力度,進一步完善景區應急機制;加強平安旅遊建設,完善景區最大承載量管理,提高旅遊應急處置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不斷完善旅遊行業扶持政策。調整和完善《深圳龍崗區經濟與科技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旅遊業、體育產業實施細則》,優化扶持資金審批流程,加強項目申報核查工作,引導企業用足用好產業扶持政策。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