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著名作家獻智文旅融合 江西採風圓滿收官
2019-06-13    香港商报
 
  著名作家獻智文旅融合 江西採風圓滿收官
 
  6月4日到8日,由江西省文化旅遊廳和香港商報聯合主辦的「首屆品鑒贛鄱--中國著名作家江西行」活動在江西成功舉行,六位作家行經江西宜春、景德鎮、上饒等地,走訪調研江西紅色文化、山水文化、禪宗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等。
 
  此前,在6月5日舉行的會見儀式上,江西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朱虹會見了作家一行,朱虹充分肯定了本次作家行活動,希望作家們在江西多深入挖掘江西的文化亮點和故事。據悉,這是香港商報的品牌活動「中國著名作家行」首次走進江西,也是2019江西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8日活動收官時,江西省文旅廳特召開座談會,副廳長黃小蓉出席,六位著名作家把此次行走江西所得,進行深入交流,並對江西文旅融合建言獻策,江西文化也將借由他們的視角和筆端「走出去」。
 
  郭美勤 操端晶 黃穎
 
  朱秀海:
 
  找準本土文化?力點
 
  作家朱秀海表示,江西到處都是好山好水,作家團一路走來所見都是綠色,都是享受,充分體現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和江西省文化旅遊廳將「綠水青山」打造成為「金山銀山」的智慧和眼光。
 
  朱秀海提出,要做好文化和旅遊的文章,就要講好故事。紅色文化是江西的,但它更是全國的,當然要永遠地講下去。同時更要將江西的本土文化作為?力點,找到本地獨有的文化符號。江西文化底蘊深厚,僅僅針對《滕王閣序》就能寫一部大戲,甚至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更不用說江西的書院文化、陶瓷文化、禪宗文化、茶文化等一系列的本土特有文化。「將紅色文化和本土文化融會貫通,必定能相得益彰地講好江西故事。」
 
  王炳根:
 
  江西茶文化要做加法
 
  作為被茶界公認的「茶人王」,王炳根一路上都在關注江西茶,一路上和團員們品茗論道。他認為江西好山好水也出好茶,江西要不斷在茶元素上做加法。江西並不缺少好茶,狗牯腦、雲霧茶、浮樑茶等都是江西本土極佳的代表作。做好茶的同時,要將茶文化中的元素不斷增加,像福建做好大紅袍同時,將「建盞」也做出來了。江西在發展茶產業的同時,也要注重將與茶相關的茶具、茶人做好。他建議有關部門針對江西茶文化應該要做專業的培訓課程,擴大江西茶文化影響力,增強茶文化自信。
 
  劉玉民:
 
  江西旅遊宣傳要找準文化符號
 
  6年前曾到過江西,如今故地重遊,江西山水讓作家劉玉明印象深刻。他總結江西的山水特點:半是北方的雄壯,一半是南方的秀麗。千年前江西文豪黃庭堅讚譽「濟南瀟灑似江南」,至今仍然是濟南對外推介的口號。江西的文化符號,不僅僅是一句「風景獨好」足夠概括的。就像好詩要有「詩眼」,江西的文化符號,應該成為江西對外旅遊宣傳的「詩眼」。劉玉民認為朱秀海在旅途所作詩句「江西半是神仙地」就是非常好的推介詞。
 
  徐劍:
 
  到江西去尋找江南鄉村的最後遺韻
 
  「江西沒有搭上中國後工業文明的這趟大車是不幸,也是大幸。」作家徐劍表示,江西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鄉村文明的大省,而不僅僅是農業文明的大省。「讓我們找一找什麼是鄉愁,到春天去看一看插秧,聽一聽蛙鳴,感受谷穗長起來的時候的那種感覺,到秋天看看滿田園的谷穗,要想找到江南鄉村文明的最後遺韻,就到江西去。」作為一直「在路上」的作家,徐劍已經走遍全國,這次來到江西,他表示真的被江西的鄉村文化所驚喜,江西完全可以把自己打造成華南、華東的後花園。
 
  龍一:
 
  江西應該被定位為「絲綢之路」的起點
 
  2007年「南海一號」古商船出水,打撈出大量的景德鎮青花瓷。「現在很多觀點都認同浙江龍泉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但是從龍泉出海運輸的,不僅僅是當地的瓷器,還有景德鎮瓷器。」作家龍一針對之前自己做的研究,加上本次作家行的實地考察調研,得出了結論:從泉州運輸的大部分瓷器,都是景德鎮將製作完成的坯,連帶陶瓷匠人一起經過景德鎮昌江運輸,行經福建,運輸到泉州畫好,再進行燒製。「只不過是在泉州燒製,用了他們的柴火而已。」龍一表示,如果結合泉州一起將這件事情正名,海上絲綢之路將進一步向內地延伸。
 
  凡一平:
 
  打造贛桂旅遊命運共同體
 
  江西、廣西兩地的緣分不淺。作家凡一平談到兩省都擁有深厚的山水旅遊、文化旅遊資源,又是毗鄰的省份,完全可以進行合作,把廣西的遊客帶到江西來,把江西的遊客帶到廣西去。凡一平講述自己小時候就對江西擁有特殊情感,江西的風水文化對廣西有很大的吸引力,通過兩省之間更加密切的交流,江西還可以將道教養生文化等作為宣傳品牌向廣西進行推介。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