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河源龍川:走好生態和現代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2019-07-18    香港商报
 
  河源龍川:走好生態和現代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大灣區周邊地區的產業發展迎來了新機遇。為「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新城」,「成為『一帶一路』在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樞紐節點」,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全面全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做好政策對接、市場對接、要素對接,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分工合作。
 
  目前,河源龍川縣緊抓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溢出的「窗口期」,全力落實「1+1+9」工作部署,積極踐行「12345」發展新思路,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和現代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
 
  余麗齡 魏慶平 曾祥太 林友濤
 
  栽下 「富民樹」 種好 「常青果」
 
  龍川縣委書記黃添勝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生態是龍川的第一優勢、第一品牌。龍川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託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污染少的生態環境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和特色優勢農業,走好生態和現代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
 
  「綠色」於龍川而言,代表?地域優勢、氣候優勢、生態優勢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74%的森林覆蓋率,100%的飲用水源達標率和93.5%的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是龍川令人羨慕的生態基礎。依託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污染少的生態環境優勢,近年來,龍川縣在農業經濟穩步增長的形勢下,發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重點發展優質稻、無公害蔬菜、生態畜禽、健康水產、特色水果、高山茶葉、良種油茶、嶺南藥材八大特色產業,加快形成一批特色農產品專業鎮村,打造「一村一品」,培育發展一批名、優、特農業品牌。
 
  作為區域特色優勢產業,龍川的油茶種植從最初的做傳統油茶產品發展至如今具有一定規模的油茶產業,以當地龍頭企業為主導,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經濟鏈,在品質監管上已逐步實現「三品」認證,在品牌建設上成效顯著。「綠優原生」「林源」「名香世家」「千家欣」「上山打油」等油茶品牌產品成功投放市場,效益良好。
 
  據了解,目前龍川全縣新老油茶種植面積達41萬畝,其中新老油茶掛果面積約32萬畝,2018年年產油茶籽鮮果9.6萬噸,油茶年產值11.8億元,佔全縣去年農業總產值的33.8%。目前全縣共有油茶加工企業12家,其中省、市級龍頭企業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05家,種植大戶1128戶(30畝以上),從事油茶產業人員1萬多人。
 
  為讓優勢特色產業發揮出更大效益,龍川採取有效措施,將油茶樹變成「搖錢樹」,把油茶林變成「綠色銀行」。目前,河源龍川油茶產業園建設工作正在規劃實施中。以「核心區+主產區+輻射區」三區聯動的規劃模式建設油茶產業園,預計可直接或間接帶動5萬農戶從事油茶產業的相關工作,戶均年增收3000-4000元以上。
 
  2018年,河源市龍川縣油茶產業園成功入選廣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範圍主要包括黃石、四都、豐稔、黎咀、赤光5個鎮及周邊鎮村。通過建設,該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園將形成「規模化基地+精深加工企業+科技支撐+商貿物流+休閒旅遊」的全產業鏈模式,可輻射帶動周邊鎮村開展標準化油茶種植面積20萬畝以上,總體形成「一核一帶兩區多基地」的空間格局。規劃到2025年,龍川縣油茶總面積將達到50萬畝。
 
  做好 「水文章」 爭做生態 「排頭兵」
 
  東江水量穩定、水質好,一直是東江流域、深圳地區及香港同胞飲用水的重要來源。龍川縣處於東江中上游,東江水資源保護的任務重,壓力大。為兼顧東江水資源保護和龍川縣經濟發展,龍川縣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提出要建設廣東省綠色發展示範區,積極謀劃建設東江生態經濟帶和東江國家公園,爭當全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
 
  「東江生態經濟帶」的建設理念就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同時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2018年,龍川全面建立了縣、鎮、村三級河湖長體系,明確了全縣河流管護責任,建立了河長制相關制度措施,全縣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穩中趨好,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楓樹壩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Ⅰ、Ⅱ類之間,境內東江幹流水質質量保持優良,均能達到功能區水質目標Ⅱ類要求,達標率為100%。2018年,龍川完成山區中小河流治理42.5公里,扎實推進河道綜合治理及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完成「互聯網+河長制」二期建設,?力打造「河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
 
  近年來,龍川縣通過農村垃圾收集處理、污水處理、河流治理、鎮村綠化、危房改造等措施,進一步改善村鎮生產生活條件,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如今的龍川,到處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城鄉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已然成為一個生態環保、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生態家園。2018年,龍川縣飲用水源達標率、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分別達100%和93.5%,實現了「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
 
  優越的的生態環境,為建設「東江生態經濟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龍川致力做好「水文章」,堅持以「水」為綠色發展的主打產品,做好水資源,做強水產業,做響水品牌,做活水文化,做大水平臺。記者獲悉,目前龍川正重點抓好以東江、韓江、楓樹壩水庫、黎咀礦泉、佗城溫泉等重點水質保護及生態旅遊開發,不斷唱響粵北旅遊龍川品牌。
 
  念好 「山字經」 打活 「生態牌」
 
  古有?湖秋月、?峰雪霽、太乙仙巖、東山暮鐘、龍潭飛瀑、梅村橫舟、龍臺晚眺和合溪溫泉等老八景。今有佗城古韻、霍山雄奇、九龍疊瀑、回龍星火、青龍湖影、小參漫道、鹿湖禪鐘、茶山花海等新八景。獨特的地質結構造就了龍川典型的丹霞地貌,東江、韓江猶似青絲羅帶,飄舞在群山之間,繪就了龍川境內詩情畫意的山水田園美景。
 
  優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秀美的自然風光,深邃的人文歷史,造就了龍川響當當的旅遊品牌。2018年龍川旅遊接待人數421.55萬人次以上,旅遊總收入35.8億元以上。龍川在保護好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嶺的同時,加快形成生態綠色發展新增長極,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將自然景觀和當地的人文景觀、特色產業進行融合,大力打造特色古鎮古村落、嶺南文化名城、紅色旅遊經典旅遊和休閒度假遊等項目,吸引更多的遊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在旅遊業方面,龍川正大力發展山地旅遊業,依託霍山創建國家4A級旅遊區,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打響「霍山旅遊」名片,推動旅遊業實現快速增長;按照「全域旅遊」的理念,圍繞「吃住行遊購娛」,推進旅遊產業鏈的完善,狠抓道路交通、商業網點等配套設施建設。同時,龍川作為中央蘇區縣,擁有非常豐富的紅色文化和紅色資源。目前,龍川正大力挖掘境內的紅色文化、紅色資源,積極探索建立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措施,全力爭取中央和省、市關於老區蘇區的政策支持,中央留守紅軍文化園等紅色旅遊項目穩步推進。
 
  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龍川依託生態優勢,龍川縣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把「綠色+」理念貫穿大扶貧、大數據、大旅遊、大健康等各個方面,融入所有發展之中,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打好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
 
  目前,龍川推進大生態與大健康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大健康產業鏈,打造健康養生、健康醫藥、健康醫療、健康養老、健康運動、健康藥食材六大產業;依託電子商務產業園平臺,擦亮「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品牌,加快推進村級電商服務站行政村全覆蓋,推動「互聯網+農業」融合發展。
 
  隨?富硒大米加工基地、百萬羽肉鴿養殖加工基地等項目的加快建設,龍川已形成了生態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成為粵北重要的綠色生態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據透露,總投資20億元的航天未來農業綜合體項目有望於2019年動工。
 
  對接大灣區 現代產業騰飛
 
  為「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新城」,「成為『一帶一路』在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樞紐節點」,龍川縣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做好政策對接、市場對接、要素對接,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分工合作。目前,龍川正與深圳共建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科技創新為支撐、成果轉化為重點、營商環境為依託的現代產業體系。
 
  位於龍川縣通衢、登雲兩鎮交界處的大坪山地段的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是2008年1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認定的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園區交通便利、區位優越,總規劃面積36.8平方公里,首期開發面積4平方公里。經過10年建設,園區已完成了3.93平方公里工業用地的徵地拆遷、工業用地的平整,2018年新增擴園面積600畝。目前園區正在推進二期建設,每年將以1-2平方公里的速度快速推進。
 
  發展生態經濟就是要將工業發展與生態保護並進。作為廣東省第一個低碳園區,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優先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培育發展生態主導型經濟、限制消耗資源和高污染產業發展。目前園區已經形成電子電器、空氣能、現代建築工業化三大綠色主導產業。截至2018年,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目前入園企業79家,合同投資總額超200億元,主導產業企業68家,產業集聚率為85%。景旺電子、邁諾工業、紐恩泰空氣能、中建二局等知名企業紛紛入駐、扎根發展。
 
  園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鏈分工,推進構建「總部+基地」「研發+生產」「創新+孵化」的產業合作發展新模式,謀劃並確定了發展「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路徑,提出了「以現代建築工業化為引領,參與珠三角產業分工,全面促進電子電器、空氣能、鋼結構等多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思路,以「中國空氣能產業基地」為依託,致力打造「國家級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基地」。
 
  數據顯示,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2018年全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86.1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20.1億元、稅收3.2億元,分別增長18.9%、22.4%、35.3%,產業園獲得「省優秀園區」稱號,成為廣東省唯一連續6年考評獲得優秀的一般園區。
 
  龍川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稱,2019年,龍川縣持續深化與深圳寶安等發達地區的產業共建,形成與粵港澳大灣區有機聯繫的產業鏈、供應鏈,將工業園區打造成創新發展示範區;新擴園徵地1500畝,推動園區三期基礎設施以及園區商業綜合體、招商中心、用工平臺、學校、醫院、公園等配套設施建設,改善營商「硬環境」;全力推動中建二局二期、景旺二期、科逸衛浴、山本光電等投資超10億元的龍頭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完成園區工業投資40億元,推動20家企業開工建設、15家企業竣工投產;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以上、技術改造企業15家以上,進一步增強園區發展後勁。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