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對進式:長吉一體化的破局新政
2019-07-26    香港商报
 

   對進式:長吉一體化的破局新政

  ——吉林省「一主、六雙」之長吉一體化協同發展戰略解析

  無論是以長春經濟圈撬動吉林省振興發展新格局,還是實現吉林從東北亞地理中心向經濟中心的蝶變,長吉一體化都是一盤決勝棋。

  但由於兩市經濟總量都不夠大、彼此缺乏內在引力,各自產業獨立性強、產業間配套弱等矛盾,一直制約着目標推進。目前正在推進的「一主、六雙」空間產業布局為打破僵局提供了新的機遇。

  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強調,打造「一主」長春經濟圈要理順「一主」「兩翼」「三環」「多射線」的關係。根據《長春吉林一體化協同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長春是「一主」核心,「兩翼」是吉林市和公主嶺市,「三環」包括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周邊省區、東北亞各國,「多射線」是長春向全省、東北地區以及東北亞各國的資源市場輻射線。其前提是做大「一主」,關鍵是「兩翼」支撐長春加快成為區域中心城市。《規劃》由此提出長吉一體化新路徑--以長春為核心,同時提升吉林核心城市能級,吉林市按照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定位,加快與長春「對進式」發展。

  面對新機遇,長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路表示,長春將堅持立足吉林看長春、放眼全國看長春、走向世界看長春,着力推動長吉一體化,共建「長吉大都市區」。吉林市市長劉非對本報記者說,吉林市將充分發揮和挖掘自身的資源優勢,加快補齊發展短板,找準契合點和發力點,在對接融入上狠下功夫,在協調發展中實現更大突破。文/冀文嫺

  空間一體化

  對進構建長吉大都市區架構

  在空間經濟學上,經濟圈是通過城市一體化打造的跨地區協調發展的全新「界面組織」,其結果是區域內城市發展的「1+1>2」。長吉一體化是構建長春經濟圈「界面組織」的主體框架,兩市的一體化程度和進度決定着長春經濟圈能否儘快「骨肉豐滿」。從長吉一體化條件看,長吉分列吉林第一、第二大城市,兩市主城區距80公里,戶籍人口1164萬,佔全省的45.4%;地區生產總值8833億元,佔全省的58%。簡單合起來就已經是區域經濟中心。《規劃》目標是到2025年,長吉大都市區GDP總值達到1.5萬億元。六年時間近乎要翻一番。

  對於經濟上缺乏緊密聯繫的長吉兩市來說,簡單的「+」很難實現理想目標,突破經濟關係的鬆散是一個決定性前提。兩個獨立城市的經濟聯繫來源,一是基於市場規律的產業鏈配套關係,二是基於都市圈的內在機制--一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圈層或帶狀輻射帶動,三是城市發展相向擴張形成的經濟功能一體化需求。由於歷史原因,長春汽車城與吉林市化工城,在產業鏈上可謂互不相干;兩者在體量上都不足以形成吸引對方靠近或輻射帶動對方的能力;兩個主城距離很近,但連接地帶的城鎮化發育不足,並無實質的功能一體化需求。

  景俊海強調,長吉一體化要聚焦空間、交通、企業、產業、市場、金融、人才等方面的緊密對接。在上述現實條件下,空間是其中的關鍵。產業配套有時間和市場規律的限制,短期內並不容易突破。長吉一體化的根本目標是以長春為中心構建長春經濟圈的核心區--長吉大都市區,在這一根本目標下,做大長春體量、增強其輻射帶動力是兩市一體化的基礎,突破點是兩市連接地帶的欠發育地區,如果兩市能夠同時向這個中間地帶「對進」發力,由於沒有歷史競爭存量,仿佛一張白紙,可以兼顧做大長春和吉林市自身發展需求,以最快速度形成產業融合格局,同時也可以儘快催生兩市經濟功能一體化需求。

  根據規劃,長吉一體化的空間格局為「一區、兩核、三帶、四節點、若干功能區」。一區即打造「長吉現代化都市圈」,這是兩市共同目標。兩核是長春和吉林的主城區,旨在加強資源整合,實現融合發展和錯位發展,打造長吉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雙引擎。差異化發展的雙引擎,共同向「三帶、四節點、若干功能區」的中間地帶交叉對進輸送能量,就構成了長吉兩市實質性、緊密聯繫的一個經濟空間。

  「雙引擎」中的長春市,着眼於提升區域輻射帶動力,着力打造汽車、農產品加工和軌道客車三大世界級研發生產基地,加速壯大先進裝備製造、醫藥健康、光電信息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信息科技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建設國際知名、國內有重要影響的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吉林市着眼於與長春輻射範圍對進發展,重點建設化工、汽車、冶金、農產品加工等具有全國和地區影響力的產業基地,大力培育航空、信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旅遊、健康、金融和創意文化等現代特色服務業。

  「雙引擎」向「三帶、四節點、若干功能區」的延伸構成了長吉一體化空間軌道。三帶包括長吉北部現代經濟產業帶、長吉中部綠色休閒與現代農業產業帶和長吉南部生態旅遊產業帶。比如長吉北部現代經濟產業帶,將吸收「雙引擎」中的先進裝備製造、醫藥健康、新材料、精細化工、現代農業等產業能量。四節點包括「雙引擎」之間的重要城鎮九台、雙陽、岔路河、永吉(口前),既是吸收「雙引擎」的?力點,也是長吉功能一體化的?力點。比如永吉(口前)節點將建設吉林都市區副核心,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裝備製造等產業。

  三帶是聯繫長吉之間重要城鎮節點和功能區的經濟走廊,四節點是長吉一體化協同發展重要載體,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有利於在長吉連接地帶形成網絡化的新城鎮空間格局,城鎮的密集成長能夠進一步消除網絡邊界,進而使得長吉兩市的城市功能一體化水到渠成。

  目前長吉兩市已空前聚焦「三帶、四節點、若干功能區」。

  長春市不久前審議通過的《長春吉林一體化協同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提出,將加快壯大九台、雙陽等區域城鎮節點,着力突出產業特色和人口集聚功能,打造長吉一體化協同發展核心區域(中間連接地帶)的重要支撐。着力打造「三帶」經濟走廊,在長吉北部現代經濟產業,重點由長春新區、長春空港經濟區等發力,在長吉中部綠色休閒與現代農業產業帶,重點由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等發力,在長吉南部生態旅遊產業帶,重點由着月潭風景名勝區等發力。

  劉非對本報記者說,吉林市將充分發揮和挖掘自身資源優勢,加快補齊發展短板,找準契合點和發力點,在對接融入上狠下功夫,在協調發展中實現更大突破。「長吉一體化實質是『雙核駐動』的一體化,既有助於長春發展,又有利於吉林市藉助這一平台,縮小與長春間的差距,實現聯動發展,形成兩大城市1+1〉2的新隆起。」在向「三帶、四節點、若干功能區」發力方面,吉林經開區、吉林高新北區等將主戰長吉北部現代經濟產業帶,促進先進裝備製造、醫藥健康、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產業快速發展;中新吉林食品區等將主要扎根長吉中部綠色休閒與現代農業產業帶,並以中新食品區為核心區打造具備30萬人口承載能力的長吉南線生態旅遊城鎮群;松花湖風景名勝區、北大湖冰雪旅遊區等將推進長吉南部生態旅遊產業帶建設。

  就像紅藍兩瓶墨水,兩市相向對進,便形成了一片新的顏色,中間顏色達到一定量級會反過來影響兩端顏色,最終融為一體。

  產業一體化

  對進細織密縫產業鏈生態

  無論是長吉一體化規劃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五同步」,還是雙方為落實《規劃》,在協同實施方案中,遵循城市群發展客觀規律提出的規劃同籌、交通同網、信息同享、市場同體、功能同步、科教同興、旅遊同線、環境同治等「八同」目標,核心和難點都是產業發展一體化。

  將長吉一體化空間產業布局着力於「三帶、四節點、若干功能區」,可以避免兩市在歷史上形成的產業獨立、配套弱的制約,但在「一主、六雙」整體規劃和長春經濟圈的開放視野中,構建產業鏈配套關係並非毫無作為。《規劃》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在吉林打造長春的產業配套,如在長春的優勢產業汽車製造業上,將「共同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基地、軌道客車研發製造基地」,「強化產業集聚和協同創新發展」;二是整合兩市的優勢產業,如對於吉林市的優勢產業化工業,提到將「推進兩市汽車、化工產業協作對接」。

  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因為並無歷史羈絆,具有協同「後發優勢」。《規劃》提出依託長吉兩市強大的研發優勢和良好的政策環境,協同培育和打造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技術創新中心和特色產業集群。比如數字產業,以建設東北亞區域性數字經濟高地為目標,推動長吉兩市聯合創建數字經濟發展示範區,打造東北亞區域性雲計算服務中心、大數據資源中心、數據應用示範中心、數字經濟集聚中心、大數據交易中心。現代服務業強調協同打造現代物流體系、合力提升區域金融服務支撐水平、共創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現代農業則強調,在優化區域農業生產力布局的基礎上,聯合發展高水平現代農業,共同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劉非對本報記者說,為推進長吉一體化產業融合互補發展,加快實現兩市市場同體,吉林市將率先推進「化工產業+汽車配套產品」和「碳纖維+裝備製造」等產業協同發展,同步推進現代農業、醫藥產業、汽車產業、軌道交通產業、航空產業和現代物流等產業協同發展。

  在產業融合、市場同體方面,長春市2019年將積極推進長吉兩市在汽車、化工、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推進兩市優勢產業互補融合發展。兩市將加大力度,合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完善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等載體功能,共同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穿越歷史迷霧深化強省會戰略

  ■冀文嫺

  站在空間經濟學角度,吉林省乃至東北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推進東北振興重要指示精神的突破點,必須重構城鎮空間格局。

  建國後一個時期的工業化時代,在國家戰略強力加持下,東北城鎮格局呈現分散發展格局,也一度造成了東北城市的多中心格局和普遍繁榮,誕生了包括長春在內的四個副省級城市。在全國經濟區域聚集現象仍不明顯的時代,這四個副省級城市都是全國意義上絕對的明星城市,要人氣有人氣,要地位有地位。隨?市場化改革的推進,追求效率的極核化聚集逐漸成為世界主流,中國概莫能外。東北城市的遍地開花、群龍無首,既阻礙了資源共享和開放市場的形成,也降低了城市發展效率,不利於突出在區域競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經濟的極核化聚集並非對區域協調發展理想的抽空,而是追求更高效率的均衡發展。近幾年,無論是國家層面的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的核心城市群發展戰略,還是一些省份的「強省會」戰略,都是對傳統均衡發展戰略的一種優化改進。2017年,長春市提出建設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隨後還為此制定了《長春市建設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指標體系》,瀋陽率先提出了爭做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要打破過去的多中心或者說無中心局面。

  從資源稟賦、經濟總量、發展潛力,長春應是吉林唯一「中心」。筆者以為,過去的「雙核」「多極」之說都應退出討論範疇。

  景俊海對長春「中心」地位的論述--「一主」「兩翼」「三環」「多射線」的「中心」,在空間視野上比此前的「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開闊得多。在國家規劃哈長城市群中有哈爾濱、長春雙核,但「一主」概念下的長春,旨在打造一個在東北具有絕對號召力的區域核心,只有如此,其「三環」「多射線」的空間設想才有意義。

  從吉林省「一主、六雙」13個專項規劃文件看,「一主」長春經濟圈、「雙基地」之長春國家級創新創業基地及長春-公主嶺同城化、長吉一體化「雙協同」4個規劃,都指向了「強省會」,另有6個專項規劃是基於長春及「一主」輻射帶動力的空間產業規劃。其中意圖很明確,吉林省要舉全省之力做大做強省會,而且時不我待。

  長吉一體化是吉林強省會戰略的必然選擇,是「一主」長春經濟圈與「三環」「多射線」構成中心圈層放射空間結構的決定一步,更是「六雙」規劃落地生根的決定一步。空間運營是區域經濟的運營核心,長吉一體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能為東北振興探出一條新路。

  因為至今,用城市一體化方式打造區域中心城市的做法,在東北還沒有成功經驗。除了行政區劃的體制原因,主要是均衡發展歷史軌跡上的眾多城市,在資源市場分割下,經濟獨立性強、聯繫性差,人口流動、基礎設施等融通環節薄弱。但只要打開視野,穿越歷史迷霧,扭轉思維,所謂障礙不過是前進路上需要創造性解決的問題。

  長吉一體化新路徑,帶有政府引導乃至主導色彩,但在其「對進式」策略中,經濟手段還是第一位的。這值得東北其它城市借鑒。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