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湖南:建設富美三湘 書寫時代華章
2019-07-30    香港商报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湖南在共和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堪稱中國鐵路機車發展「活史書」的中車「聯合廠房」裏,先後誕生了中國機車、世界機車的多個「第一」;誕生在湖南雪峰山下的雜交水稻,引發了世界水稻界的革命,解決了中國乃至世界的吃飯問題;自主研發的IGBT,打破歐美、日本等製造強國在半導體領域長期的壟斷;貼地飛行、領先世界的中低速磁浮列車,見證著一段用5年時間趕上國外40年的奇跡……在每個歷史時期,都不乏湖南矯健爭先的身影。

  70年來,湖南與新中國共成長,與時代同脈搏,憑藉著「霸得蠻」的韌勁和「敢為人先」的闖勁,跑進中國前十強,創造了「中部崛起」的經濟奇跡,讓三湘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GDP總量從1952年的27.81億元躍升到2018年的3.64萬億元;人均GDP從1952年的86元增長到2018年的5.29萬元。

  「70年來,湖湘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生動印證了我們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跨越,生動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表示,3年前召開的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發展願景,現在三湘人民正滿懷信心朝着這個目標邁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實現基本現代化的新征程。

  陳娟 何雯

  經濟轉型,農業大省強起來

  湖南工業重鎮株洲的石峰山下,是清水塘老工業區,是共和國工業榮光的見證。去年底,隨著省“一號重點工程”——湘江保護與治理實施,這裏以冶煉、化工等為主的261家企業全部關停退出。

  清水塘的興起、鼎盛、退出的軌跡,也是湖南經濟結構調整的軌跡。湖南是“魚米之鄉”,也是全國“有色金屬之鄉”“非金屬礦之鄉”。長期以來,農業結構偏重,工業不強,而且重化工業占規模工業七成左右,“兩高一資”(高汙染、高耗能、資源性)行業穩居“大頭”,是湖南面臨的經濟挑戰。

  2016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湖南代表團討論時,對湖南工作提出了“三個著力”要求,其中擺在首位的就是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近幾年,湖南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閉退出小煤礦462處,關停退出散亂企業3734家,整改退出煙花爆竹企業1180家,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區261家企業全部關停。

  促傳統動能轉型的同時,湖南大力培育壯大新動能。2016年,湖南瞄准產業前沿,結合自身實際,列出重點培育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今,在工程機械領域,全省規模工業企業數量達99家,其中有4家進入“全球工程機械50強”,形成國內產品類別最全、規模最大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電力機車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20%,湖南已成為國內最大軌道交通裝備研發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新能源汽車躋身全國前列,形成了包括整車、動力電池和電池材料、電機電控、充電樁在內的完整產業鏈。

  “經過70年的不斷探索和奮進,湖南在‘一窮二白’、底子薄弱的基礎上建立起門類齊全、實力較強的現代工業體系,工業增加值達到去年的1.19萬億元,為1952年的1885倍,形成了3個萬億級產業、11個千億級產業、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杜家毫說,與此同時,湖南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稻穀、生豬、水產品產量穩居全國前列;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獨樹一幟,“電視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在國內外都有一定聲譽,長沙獲評世界“媒體藝術之都”,張家界等旅遊目的地享譽全球。

  脫貧攻堅, 三湘人民富起來

  在中國湖南湘西的大山裏,有一個民族風情濃鬱的小村莊——十八洞村。地處大山深處的十八洞村,由於耕作條件差,收入來源單一,貧困曾是村莊的生活常態。變化始於2013年,當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這裏時,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貧”的脫貧之策。

  通過創造性地、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產業,曾經的窮僻小村莊如今面貌煥然一新。十八洞村136戶、533名貧困人口在2017年2月全部脫貧,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去年的12128元,村集體經濟從過去的空白村發展到53.68萬元。

  十八洞村是湖南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村級脫貧的示范和樣板。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首次提出精准扶貧後,湖南脫貧步入“快車道”,從2012年底到2018年底累計減少貧困人口684萬人,平均每年100萬人以上,減貧總數超過丹麥整個國家的人口。

  “70年來,湖南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人民幸福的跨越。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全民醫保體系基本建成,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人均預期壽命由1949年的35歲提高到去年的74.7歲,農村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4458萬減少到去年底的83萬。”杜家毫說。

  現在湖南省還有20個貧困縣沒有摘帽,這也成為湖南領導班子時時牽掛的大事。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介紹,湖南省20位省領導已聯系了20個沒有摘帽的貧困縣,立下軍令狀,和縣委、縣政府一起立下軍令狀,幫助20個貧困縣脫貧。“今年我們可以實現這20個貧困縣脫貧的目標,使湖南絕大多數貧困戶都能夠脫貧。當然最後總還會有一些因病因殘暫時不能擺脫貧困的,這就得靠兜底保障一批。總之,我們對到2020年實現徹底脫貧很有信心。”

  創新開放,內陸省份旺起來

  今年4月,湖南-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貿易洽談周在香港、澳門、深圳同時舉行,湖南攜帶近600個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向粵港澳大灣區拋出了2萬多億元的招商大單。

  今年6月,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湖南舉行,吸引了來自53個非洲國家的700多家非洲企業,和150家中央企業(含子公司)、800餘家國內行業企業參會參展。

  這是開放自信的湖南向世界發出的邀請信號。70年來,厚積薄發的湖南已經修煉好內功,做好了邀約世界的准備。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的“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戰略定位,更為湖南發展指明了方向,創新開放的湖南正在加速融入世界。

  湖南提出對接500強提升產業鏈,主動對接、提供市場。現在有17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湖南有產業、有項目。

  “引老鄉回故鄉,共同建設新家鄉”,通過建立湘商產業園、把標准廠房建好,鼓勵引導湖南人把積累的資金和技術帶回家鄉創業,進一步加強了與珠三角、長三角的經濟往來。國務院去年批准湖南設立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湖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底氣更足。

  此外,湖南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進一步加大對外貿易。去年湖南對外貿易額增長30%以上;今年上半年增長40%以上、增速在全國排第2位。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湖南產業“走出去”步伐加快,雜交水稻、工程機械、軌道交通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湖南全省有1500家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設廠,累計對外投資規模居中部第1位。

  從“關起門來搞建設”到高水平引進來、走出去,湖南是創新開放的受益者。創新方面,湖南先後湧現出了超級計算機、超級雜交稻、磁浮技術、“海牛號”深海鑽機等世界先進科技成果,其中“天河一號”“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曾經是世界計算速度最快的計算機;在去年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上,湖南獲得27項國家科技大獎、占全國的1/10;長株潭自主創新示范區、湘江新區、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園建設活力綻放。開放方面,國際經貿“朋友圈”拓展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放平台數量居中部第一。

  生態修複,瀟湘大地美起來

  7月25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南省發展成就展在北京舉行。在“幸福宜居”展區,兩幅生態美圖吸引觀展者紛紛前來“打卡”。一圖中,一群麋鹿奔跑在綠毯一樣的洞庭湖濕地上;另一圖中,成群的水鳥在汨羅江濕地裏悠遊戲水。這是美麗湖南的生動寫照。

  “八百裏洞庭美如畫”。在70年的征途中,湖南也走過環境讓位經濟建設的彎路。而今,“美麗”湖南已經成為湖南的新願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托,湖南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讓“山清水秀、天朗地淨、家園更美好”的畫面重回瀟湘大地。

  致力保護湘江這條湖南的母親河。從2013年起,湖南以空前的力度持續推進湘江保護和治理“一號重點工程”,實施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全流域推進治礦、治砂、治汙,全面推進農村面源汙染整治和畜禽養殖退養。在湘江岸邊,清水塘老工業區上百家企業全部關停,就是為了保護好這條母親河。目前,湘江全流域Ⅰ至Ⅲ類水質斷面占98.7%,比2012年提高10.5個百分點。

  致力保護好洞庭湖這個“長江之腎”。近幾年湖南大力實施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推動黑臭水體治理、畜禽養殖糞汙處理、溝渠塘壩清淤、濕地功能修複等“四個全覆蓋”,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汙水處理、采砂等方面出台“十條禁止性措施”。在洞庭湖全部拆除矮圍網圍,全面清理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黑楊,全面建設並投運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嶽陽視察時,就看到了白鷺翱翔、麋鹿嬉戲、江豚騰躍的美麗畫面。

  致力保護好長江岸線,加大湖南境內163公裏長江岸線的保護力度,建設清潔美麗的萬裏長江。抓沿江岸線整治,抓碼頭亂象整頓,抓沿江環湖汙染問題整改。嚴格清理非法侵占水域岸線建設項目;關閉了42個非法砂石碼頭,整合沿江碼頭,推進集約化發展;開展排汙口、化工汙染、固體廢物等專項治理。

  致力打好汙染防治“夏季攻勢”。自2017年以來,每年發起汙染防治“夏季攻勢”,主要是緊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等問題整改,緊盯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環境汙染問題解決,緊盯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中的重要目標、節點和環節。今年對“夏季攻勢”任務清單拉條掛賬,正在推進的治理項目有1300多個。

  “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保護好青山綠水,守護好一江碧水,為長江大保護作出湖南的貢獻。”許達哲的承諾擲地有聲。

  “洞庭湘水漲連天,艨艟巨艦直東指。”70年的風雨兼程,70年的奮鬥不息,湖南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新階段、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湖南人民,必將迎來更輝煌的明天。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