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九龍東宜取經前海布局智慧金融
2019-08-05    香港商报
 

  九龍東宜取經前海布局智慧金融

  九龍東「智慧城市」,可以借鑒一河之隔的前海做法。前海亦是深圳的「智慧城市」試點,兩個地區皆以智慧泊車、智慧路燈等智慧交通規劃作為計劃推進的起點。而隨?金融發展在兩地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智慧金融亦成為兩地布局「智慧城市」的一環。 香港商報記者范曉昱

  種種迹象顯示,九龍東已漸漸成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據港府規劃署年初最新調查顯示,從事「銀行、金融服務及保險業」和「地產、專業及商業服務」,即外界稱為「FIRE」的行業,於九龍東開設公司的比例,由2011年的6%,大幅上升至19%。

  前海方面,根據「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止,前海片區金融類企業合計5.8萬家;相關註冊資本合計57639.46億元人民幣。2018上半年,前海片區的金融註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合計1749.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5%。

  前海智慧金融初見規模

  隨大量金融機構進駐九龍東和前海,加上近年金融機構大量投入發展智慧金融,未來智慧金融將在上述兩地智慧城市發展中舉足輕重。目前智慧金融在前海已初見規模,其中智慧金融雲服務、金融徵信管理服務平台等方案已在實施中;而深圳知識產權法庭、深圳金融法庭也在前海成立。反觀九龍東,除了在智慧交通及智慧環保方面布局,智慧金融方面的發展接近一片空白。

  觀塘區議會副主席洪錦鉉接受本報訪問時稱,香港金融企業非集中於單一區域,若要發展智慧金融,港府應做全港性布局,而非集中於九龍東。他又指,香港較為注重個人私隱,難以實現個人資料共享,導致智慧金融發展較為緩慢;若要布局智慧金融,須要跟進相關法例,雖然發展智慧金融的阻力較大,但也不代表就此停步。

  香港發展虛擬銀行落後

  前海作為智慧金融的先行者,香港有何地方向其學習?首先,在虛擬銀行方面,由騰訊(700)、百業源和立業等共同設立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2014年正式開業,是內地首家獲批牌照的虛擬銀行。微眾銀行利用互聯網平台已開業務主要面對個人或企業的小微貸款需求,從審批到放貸,皆在網上完成,亦將「普惠」銀行業務普及到很多藍領及低收入人群中。

  而香港近幾個月在虛擬銀行方面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今年3月起金管局開始批出虛擬銀行牌照,至今已有Livi VB、眾安虛擬金融、WeLab等8間企業獲發牌,下半年陸續開始服務。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內地與香港虛擬銀行針對的人群不同,內地虛擬銀行更聚焦於提供「方便」的銀行服務,服務對象往往為沒有信貸紀錄、無法在銀行辦理信用卡的群體,但銀行承擔的風險亦較高;相反在香港,由於信用卡使用較普遍、借貸利息已相對較低,故虛擬銀行不會聚焦於提供小額貸款,或許專注於為港人提供大灣區的跨境金融服務。

  莊太量認為,虛擬銀行會降低服務成本、提供更快捷銀行服務,但保持銀行服務的安全性更為重要。他續指,虛擬銀行永遠不會取代傳統銀行,涉及大額貸款等重要交易還是需要更為嚴謹、細緻的審查,這一點上機器人是無法取代人工的。

  前海智慧徵信先行中

  智慧徵信亦是前海智慧金融布局中的一個亮點,資料顯示,前海將建立金融徵信管理服務平台,對個人或企業的金融交易資訊資料進行採集,從而提高區內金融服務效率。

  而提到前海的徵信系統,不得不再次提到微眾銀行。微眾銀行徵信方式的特殊性在於「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和大數據信用評級對外發放貸款」,至於其大數據的來源,主要來自騰訊旗下兩大社交平台「QQ」和「微信」。微眾銀行從申請、審批到放款全流程線上運營,亦開創了通過社交平台,建立徵信體系的創造性模式。

  香港方面,香港環聯資訊是本港首間也是唯一的消費者信貸資料服務機構,其掌握全港540萬個消費者的信貸紀錄,資訊來源包括香港所有的銀行機構、四分一的小額貸款公司以及部分租賃公司。

  莊太量提到,金管局設有「正面信貸資料庫」,以便銀行與客戶建立貸款業務關係後,查閱客戶相關信貸資料,但香港對個人私隱的保障制度很健全,銀行獲取或提供資料前會事先取得客戶同意。

  前海模式須在香港本土化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指出,對比深圳與香港,前海微眾銀行以及其他互聯網徵信平台的成功運行與內地資訊搜集可以跨多個平台、擁有多個資訊源有關,且內地辦信用卡的群體較小,很多人的信貸資料為空白,大數據徵信符合發展趨勢;而香港對隱私的管理較為嚴格,信用卡申請、貸款機制較為成熟。他認為,二者的目標人群不同,微眾銀行的模式在香港或許無法成功,但「金融+科技」的模式勢在必行,可以幫助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務。

  廣東省政協委員、司南創新聯盟聯席主席林至穎表示,從金融安全、發展「普惠金融」的角度來說,虛擬銀行、智慧徵信等智慧金融的發展很有必要,信用卡的使用在香港很普遍,但亦有很多人很難享受到該服務。

  林至穎續指,虛擬銀行不會取代傳統服務,而是服務細分市場;與前海模式不同,香港可以通過虛擬銀行、智慧徵信來服務存款數額未達標準而需要審批信用卡的中低收入人群或提供手續費更低、更快捷的銀行服務。

  在智慧金融方面,前海表示將發展智慧金融雲服務設施、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統一結算、資料分析等金融創新服務的APP平台;在「智慧城市研究院」官網上,記者亦有看到轉為前海金融企業設計的「數據管理、考勤管理、消費管理、會議管理」等智慧管理方案。記者了解到,香港目前亦有很多家,包括九龍東區域在內的金融公司有開發自己的數據雲,以管理企業自身數據資訊,但針對企業內部管理的金融雲似乎還比較少。

  港處理金融案件須借鑒前海

  林至穎認為,金融雲的運用對傳統金融企業會有很大幫助,但政府在這個過程中的程序、數據監管亦相當重要,過程是否公正、隱私能否得到保護、如何推廣教育、法律機制如何跟進都是政府需要去考慮的。

  另外,深圳知識產權法庭、深圳金融法庭等專門法庭已在前海揭牌,除了對知識產權、金融案件進行專項化審理外,亦結合大數據、金融類案件在線辦理平台、微信人臉識別法律服務機器人、鷹眼查控等智慧手段提高案件審理效率。而目前香港金融相關的專門法庭只有小額錢債審裁處,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每年香港需要處理的金融案件亦有很多,在該方面也可向前海借鑒。

  專家學者意見

  洪為民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

  前海微眾銀行以及其他互聯網徵信平台的成功運行與內地資訊搜集可以跨多個平台、擁有多個資訊源有關。

  林至穎

  廣東省政協委員、司南創新聯盟聯席主席

  金融雲的運用對傳統金融企業會有很大幫助。

  莊太量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虛擬銀行永遠不會取代傳統銀行。

  洪錦鉉

  觀塘區議會副主席

  若要發展智慧金融,港府應做全港性布局,而非集中於九龍東。

  香港市民傾一傾「智慧金融」

  對於智慧金融對香港企業的作用有何影響?記者就相關問題諮詢了本港市民的意見。柳小姐目前在觀塘區的一家金融企業工作,她很期待香港可以建設「智慧金融」試點。她指出,目前香港徵信系統沒有打通,每次在不同公司、部門申請服務都要重複填寫表格,「很看好智慧徵信系統的應用,可以不用重複輸出資訊,方便好多」。她強調,運用科技可能會將隱私洩露,但亦會將事情變得簡單、快速,政府的配套安全措施需要做好,但面對新科技的發展,不能「諱疾忌醫」。

  對於公司的管理,柳小姐都希望公司可以有一套智慧金融管理系統,除了上傳數據,亦可以分析客戶對基金投資的偏好、長短線計劃等等,在授權情況下實現資源共用,促進大家與客戶的溝通。

  居住九龍東的Viki表示,如果要向銀行申報貸款,銀行需要她授權銀行在她的銀行或借貸公司的信用紀錄,她可以授權,「但如果智慧徵信系統要把我每一單徵信紀錄都upload到一個戶口,一眼都可以睇晒,咁都好恐怖!」但她指出可以接受系統進行徵信打分機制。

  香港智慧金融路還很長

  有媒體報道,金管局去年推出的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FPS)在今年5月份收到8宗有關未經授權小額轉帳交易的通報,共涉及3家銀行,總額為7萬港元。有用戶FPS帳戶遭駭客入侵,轉走1萬元。另外,上文提到的有540萬人信貸資料的環聯資訊去年11月底亦被爆出出現保安漏洞,只要憑身份證號碼及公開資料,回答數條簡單問題,就可以輕易通過身份核證步驟。憑此方法可以獲得數據庫內「任何人」的敏感資料,目前環聯已停止其網絡服務。

  在香港這個極其重視個人私隱的地方,與互聯網相關的金融服務推廣得很慢,很難獲得港人的信任,這也是支付寶、微信等在內地大行其道的電子支付在香港難以展開的原因。每一次數據洩露的醜聞被曝出,亦會加劇港人對金融科技的質疑及不信任。

  林至穎認為,香港區域很小,不像內地時常有跨區域轉帳、消費的需求。香港的訴求主要集中在提高銀行轉帳效率等,但目前效率也很高了,提高空間也較小。虛擬銀行可以專注細分市場,例如為尚未享受到服務的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幫助。

  林至穎指,「香港可以嘗試發展智慧金融,但沒有也不見得很落後。」他續指,智慧金融的出發點是實現金融服務的「普惠」,但這個想法還比較超前,內地起步較早,但也還沒有實現真正的金融普惠,很多關卡都沒有打通,「目標還是需要設立的,但真正達到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