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立秋養生有法 注重滋陰養肺
2019-08-08    香港商报
 

立秋養生有法 注重滋陰養肺

近日氣溫又再飆升至33、34度,但原來今天已是立秋日,意味秋季即將來臨。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傳統節氣講究養生,入秋後氣候會越見乾燥,在起居、飲食、精神方面有什麼須要注意?註冊中醫師郭志華由五行解釋立秋應要「祛暑滋陰」,以「養肺」為主,預防「燥邪」入肺,並向讀者推介合適的藥材及藥膳。撰文、部分圖片: Karena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提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因此,在中醫角度,立秋應「祛暑滋陰」。

在起居調養上,郭志華醫師提出立秋之後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應在早上5至6點起床,晚上9至10點睡覺,早睡可以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可促使肺氣得以舒展。初秋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衣?不宜太多,免影響身體對轉冷的適應力,容易患上感冒,穿衣應多層柔軟但不厚。

秋季「燥邪」 進補應「養肺」

提到中醫便會想到五行,「金木水火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味道上金代表辛;木代表酸,五臟上金代表肺;木代表肝,而秋天為金旺木弱,因此在飲食上應「少辛多酸」,不應吃太多辣的東西,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季養生「宜收不宜散」,要盡量少吃蔥、生薑、胡椒、八角等辛味的食物,以免體內夏熱未清,又生秋燥。應適當吃酸味的食物,以收斂肺氣。

秋季氣候乾燥,身邊總有人咳不停,原來與「燥邪」有關。「燥邪」為六邪中的燥氣,燥在五行中屬金,與肺氣相通,故燥邪易傷肺。肺主皮毛、與大腸相表裏,因此肺會影響皮膚、汗孔、毛髮及大腸。肺又主呼吸,與自然界大氣相通,燥邪通過鼻進入肺部,令人出現各種乾澀徵狀,如鼻乾咽燥、口唇燥裂、皮膚乾澀、毛髮枯燥、大便乾燥等。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所以飲食方面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宜進補。在五臟中的「肺」,亦對應到五色中的「白色」,郭醫師指立秋後應多吃白色食物,可預防、緩解秋燥傷肺的問題。如豆漿可補虛潤燥,清肺化痰;梨子可潤肺化痰,止咳降火;白芝麻可養陰潤燥,補腎益腦;蓮藕可止血生津,潤肺清熱等。

進補非亂補

郭醫師提醒讀者,進補不可亂補,應先判斷自己屬體燥還是體濕,上述藥材或藥膳偏涼,適合偏燥者,如果脾胃虛寒者應避免食用。如何簡單分辨體燥還是體濕?「望、聞、問、切」是中醫診症的基本方法,而舌診就是其中一種。郭醫師教記者觀舌苔,如果舌頭有齒痕而且苔厚,即表示屬脾虛形,進食上述藥材或藥膳可致水濕更重,損害脾胃,腸胃功能不佳、容易腹瀉者不宜多吃。

破解啃秋俗語

古時,立秋之日對於農民十分重要,因為這是收穫的季節,農民更有「啃秋」的習俗。《津門雜記.歲時風俗》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可見民間相信立秋吃瓜可免除冬天的腹瀉。俗語亦提到:「立秋以後吃六瓜,不用花錢把藥抓。」這六瓜指西瓜、黃瓜、苦瓜、絲瓜、冬瓜及南瓜。

難道吃得瓜多真能免患痢疾?瓜類的確可以清熱解暑,但郭醫師指瓜類忌大量食用,須清楚自己的體質以及食物的屬性才可進食,不宜盲從俗語。如西瓜、苦瓜屬寒性,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以免傷脾胃。反之南瓜性溫,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所含的胡蘿蔔素可增強呼吸道黏膜的抗病能力,立秋後多吃可健脾養胃。

立秋養生粥

秋季食粥,可以養胃生津,補足體內中氣,以下推介四款養生粥。

1. 淮山百合大棗粥

材料:淮山90g、百合40g、大棗15粒、薏仁30g、大米適量。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後,於鍋裏倒進適量清水,並放入大棗、淮山、百合和薏仁。待大棗熟至膨脹後,加入白米煮至個人喜愛的稠度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清熱潤肺,滋陰潤燥。

2. 生地粥

材料:生地黃25g、大米75g、白糖適量。

做法:將生地黃煎煮成汁備用,把大米煮成粥後加入生地汁及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益胃,涼血生津。

3. 紅豆粥

材料:紅豆25g、枸杞10g、大米適量。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後,於鍋裏倒進適量清水,並放入紅豆和枸杞,再加入白米煮至個人喜愛的稠度即可。

功效:清熱化濕,養胃益氣。

4. 芝麻粥

材料:芝麻50g、大米100g

做法:將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待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

功效:潤腸通便,養血潤燥。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