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3 月的《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非常大規模、有系統性傳播研究結果,發現假新聞往往在社會跑得比真新聞更快更廣。
有人格心理學家對1942年美國珍珠港事件中的戰時謠言作出分析。有關謠言的傳播是以美國公眾對官方的「戰時損失報告」不信任為基礎的,對此他們作過實驗研究,發現口頭傳播流言後,其內容會發生明顯的歪曲。一般來說,流言先是緩慢傳播,後來不斷加快,當多數人皆知時,又變得緩慢起來。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流言對個人心理與行為造成的消極影響現象,稱之為流言效應。
加強信息防止流言
據心理學家研究,在三種情況下最易產生流言效應:首先是在缺乏可靠信息時,人們因弄不清事實真相,容易去傳播流言,以顯示自己比人家能幹。第二是在不安與憂慮時,人們心理普遍不踏實,最易感覺風吹草動。第三是在社會處於危機狀態,如地震、災荒、疾病流行等時,由於人們的恐怖感與緊張感,對一些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極易加以傳播成為流言。
流言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心理現象,因此流言對於企業形象當然也大有影響。簡單來說,流言的產生與信息不暢通相關,所以只要在廣告宣傳中加強相關信息,就可以防止流言的產生。
1993年百事可樂面臨過一場謠言危機,西雅圖一家電台報道,一對夫婦在一罐百事可樂內發現一支注射器,隨後一名婦女也聲稱出現類似事件,相關監管部門隨之介入,地方事件迅速蔓延成為全國性事件,這對百事可樂的品牌形象造成嚴重損害。在謠言危機發生後,百事可樂並沒有一味否認,而是採取公開坦白的態度,並集中新聞傳播渠道,允許記者參觀產品生產線,公開產品生產過程,排除生產線上產品被破壞的可能。過了一周,真相水落石出,事件也終於平息。
英國切斯特大學金融科技及數據分析教授 梁港生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