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匯率操縱大棒對中國無效
2019-08-20    香港商报
 
  2019年8月6日,美國指控中國進行「匯率操縱」,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一時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大的熱點。關心中美貿易和經濟往來的讀者可能都知道,在歷史上,美國政府曾無數次以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要脅中國,但都因為事實不足,理據不充分,加之中美之間的溝通十分有效,相互消除誤解和歧見,使得美國政府多次放棄了以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威脅中國的做法。 顏安生
 
  「匯率操縱」何以如此引人注目?原來,「匯率操縱」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明確禁止的事情。按照WTO和IMF的解釋,匯率的市場調整和匯率操縱雖然形式上一樣,但性質上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市場化的匯率調整屬一國主權範疇的事情,但「匯率操縱」卻是指一個國家人為地操縱匯率,使操縱國匯率明顯相對較低,令其出口產品明顯價格低廉,增強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對進口國產業造成衝擊,從而導致企業破產、失業增加等問題。也就是說,匯率操縱國以犧牲別國利益為前提,為本國產業創造國際市場空間,增加本國就業機會,從而促進本國國內經濟增長。
 
  美指中國操縱匯率毫無根據
 
  那麼,美國所謂操縱匯率的指控,依據的到底是什麼呢?由於匯率制度關係到一個國家的主權問題,同時,匯率問題也是一個金融問題,而不單純是貿易問題,所以應該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管轄。在美國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標籤之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很快作出回應,8月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中國年度第四條款磋商報告,聲明2018年中國經常帳戶順差下降,人民幣匯率水平與經濟基本面基本相符。IMF的這份報告顯示,中國並未「操縱匯率」,美方相關指責毫無根據、站不住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立即讓美國政府標籤中國「匯率操縱」的做法遭到打臉,證明美國完全是出於自身的政治需要自作主張將罪名強加給中國,是地地道道的栽贓陷害。美國完全避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一權威機構為所欲為,不僅嚴重破壞國際金融秩序,引發金融市場動蕩,還會大大阻礙國際貿易和全球經濟復蘇,具有極大破壞性,損人又害己。
 
  美方陰謀難以得逞
 
  市場猜測,如今美國已經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名單,它就必須據此對中國內地實施嚴厲的貿易制裁,屆時很可能引發雙方更大規模的貿易戰,並超出兩國範圍、波及全球。的確,美國對別國定下這一罪名的最終目的是要施加制裁,可是,美國的這一做法可能對別的國家能夠奏效,但對中國卻意義不大。事實上,自2018年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美國政府對中國採取了一波又一波的極限施壓和嚴厲的貿易制裁措施,企圖牽制中國內地的對外貿易進而影響經濟發展,但是,近一年來的事實表明,貿易戰對中國內地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幾乎沒有影響。
 
  據7月13日國家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進出口貿易資料顯示,中國內地的對外貿易並沒有受到貿易戰的影響,形勢比預期為好,進出口保持穩中提質的發展勢頭。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進出口同比增長3.9%,順差擴大41.6%,其中對美國貿易順差同比增長12%;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中國內地經濟表現平穩良好,穩中有進,超出預期,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保持了6.3%的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都呈現穩的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這樣評價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的表現:第一,6.3%是一個比較平穩的速度。第二,6.3%是一個不低的速度。在全球的經濟增長有所放緩的背景下,中國內地上半年6.3%的增長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裏應該還是一個名列前茅的速度;第三,6.3%是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的速度。就業穩定,物價溫和上漲,居民收入增長較快,能耗下降,生態環境改善,所以6.3%的增長是有品質的增長、可持續的增長。
 
  可以預期,接下來,美國以「匯率操縱」名義對中國實施新制裁的手段和空間十分有限,因此,其實際意義已經不大,畢竟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內地經濟體量與美國快速接近,特別是國內消費市場已經與美國不相上下。美國大耍「匯率操縱」大棒只會令自己騎虎難下,陷入難堪。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