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黃雪峰報道:反修例風波已持續近3個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傍晚向全體市民發表電視講話,提出四項行動以回應社會訴求,當中包括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全力支持監警會工作及委任兩位新成員、司局長走入社區,以及邀請社會領袖、專家、學者對社會深層次問題作獨立研究和檢討。她希望上述四項行動可為打破困局行出一步,以對話代替對立,為社會帶來改變。
林鄭表示,「《逃犯條例》修訂所引起的示威和衝突,已持續兩個多月。對很多香港人來說,我們這個城市變得很陌生——一次又一次的暴力事件,造成許多市民、警察和記者受傷;一向安全、有效率的機場和港鐵,被人惡意破壞,造成混亂;道路和隧道突然會被堵塞;旅客擔心香港還是否安全,不願來港旅遊和經商;家人、朋友之間因不同見解而反目,持不同意見的人在街上、在學校、在網上遭受欺凌,甚至互相攻擊。」她形容,這兩個多月發生的事,令每一個香港人都感到震驚和傷心,亦令大家對香港感到焦慮和痛心,希望可以盡快走出目前的困局。
監警會已設國際專家小組
林鄭逐一回應了示威人士提出的「五大訴求」:
首先,有關撤回條例草案,她在6月15日已宣布暫緩條例草案,之後亦表明修例工作已經完全停止,條例草案明年7月會自動失效。
對於示威者人士提出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政府認為有關警方執法行動,應按既定機制,交由專責的獨立監警會處理,而不應另設獨立調查委員會。林鄭指,監警會除了處理有關警方的投訴,亦正按照其法定職權,詳細審視6月9日開始,發生的一連串大型公眾活動,市民很關注的7月21日元朗襲擊事件是其中一個重點。審視工作的目標是重組事實,評估警方的處理,並提出改善建議。監警會已成立國際專家小組,協助委員會工作,報告的內容和建議都會公開。
至於示威活動的定性問題,林鄭重申在法律程序上不存在「暴動定性」。律政司已清楚指出,每宗案件的刑事檢控決定都是按證據、按法律、按《檢控守則》作出。她續說,示威人士要求釋放所有被捕人士,不檢控、不追究違法的人,但這些要求是法治社會所不能接受的,根據《基本法》,律政司的刑事檢控決定,必須不受任何干涉,否則有違香港的法治精神。
她還提到,雙普選是《基本法》訂下的最終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社會須在法理基礎上,在平和及互信氛圍下,以務實態度進行討論,否則只會令社會更加撕裂。
加強對話研討 解決深層次問題
林鄭坦言,明白政府的回應未足以平息社會上的怨氣,但不斷升級的暴力持續衝擊社會秩序,她反問這些舉動能否解決目前的困局。她強調自己作為行政長官,有責任盡一切努力,在種種局限下尋找社會向前行的機會,故提出四項行動,希望作為社會向前行的起點。
首先,特區政府會正式撤回條例草案,完全釋除市民疑慮。保安局局長會在立法會復會後,按《議事規則》動議撤回條例草案。
其次,政府會全力支持監警會工作,除了邀請海外專家,已委任兩位新成員加入監警會,包括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林定國及前官員余黎青萍,並承諾政府會認真跟進監警會日後提交的報告建議。
第三,她和所有司局長今個月開始會走入社區與市民對話,讓社會各個階層、不同政治立場、不同背景的人士,透過對話平台,將種種不滿直接說出來,一起探討解決方法。
第四,政府將邀請社會領袖、專家和學者就社會深層次問題進行獨立研究及檢討,向政府提出建議。林鄭表示,經過兩個多月因修例工作引起的衝突,大家都意識到眼前的矛盾反映了長期積壓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例如房屋和土地供應、貧富懸殊、社會公義、青年人的機遇,以至公眾參與決策等。
對所有違法暴力行為嚴正執法
「持續出現的暴力正動搖香港法治的根基,極少數人挑戰『一國兩制』,衝擊中央政府駐港機構,污損國旗、國徽,將香港推向危險的境地。無論市民對政府或對社會現況有多大的不滿,暴力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遏止暴力、捍衛法治、重建社會秩序。政府會對所有違法及暴力行為,嚴正執法。」林鄭最後表示,她和團隊很希望,四項行動可為打破困局行出一步,以對話代替對立,為社會帶來改變。
【商界回應】港府四措釋善意解疑慮
【香港商報訊】記者莊海源報道: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等四項行動,香港中華總商會(中總)、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中出)、香港工業總會(工總)等各大商會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認為有關決定釋出善意,為緩和社會氣氛邁出了重要一步。
特首講話彰顯誠意與承擔
全國政協常委、中總會長蔡冠深表示,特首向全港市民發表講話彰顯出她和她的團隊對於止暴制亂,令香港及早恢復秩序、重新出發的最大誠意和承擔,也反映她和團隊在當前危難之中,對香港的未來、對能夠在中央支持下管治好香港充滿信心。
他認為,宣布撤回修例非常正確,可從根本上消除部分市民對該條例的疑慮,令香港社會的一大爭論熱點歸於平靜,值得高度肯定。
他以及中總一定會全力支持和配合特首和特區政府的工作,以便在香港絕大多數講求理性、真正為香港好的市民支持下,及早止暴制亂,恢復秩序,走向未來。
他談到,特首對其他訴求再度詳盡說明政府立場以及增加了一些新舉措。例如,對違法行為,作為法治之都的香港當然必須依法辦事,交由司法部門嚴正執法,特首本人根本不應該也不可能干預法律,對犯罪分子網開一面。再如對暴亂行為定性,也絕不應該由特首個人來作界定,只能由律政司來承擔起他們應當承擔的定性責任。這對香港社會來說是很有說服力的,任何人都不應就法律越俎代庖。特首還嚴正指出,持續的暴力正動搖香港法治的根基,挑戰「一國兩制」的底線和國家主權,把香港推到危險的境地。因此,當然必須維護法紀,嚴正執法。
特首還專門介紹了監警會的組成,增加了許多國際知名的外國專家和香港相當一部分有公信力的人士,蔡冠深相信定能達到公平公正公開的監察結果,還原各個事件的真相。對於特首已手搭建對話平台,承諾落區聽取各方意見,他覺得這同樣是香港能否再出發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種種破壞香港之事應停止
廠商會回應指,行政長官早前已多次強調修例工作已完全停止,並努力釋除公眾疑慮,而今次公布正式撤回修例,並委任兩名具社會公信力的獨立人士加入監警會,全面審視警隊在近月大型示威活動中的處理手法和部署,加上較早前公布的國際專家小組名單,相信能進一步提升調查結果的客觀性和權威性,「政府已正面回應了反修例人士的訴求,並兼顧了社會的實際情況,希望能有助縮窄分歧,走出社會撕裂的困局」。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中出會長林龍安認為,特首提出包括明確撤回逃犯條例等四點,是特區政府進一步釋出善意,同時也是在努力搭建溝通平台。目前,香港最迫切的就是遏止暴力、捍衛法治、重建社會秩序。他談到,香港是法治之區,絕不能容忍無法無天暴力氾濫,任何訴求都應以和平合法的方式表達,違法暴力一定會受到法律懲處。香港是開放、包容、自由的城市,正如特首所說,「社會各個階層、不同政治立場、不同背景的人士,透過對話平台,將種種不滿直接說出來,一起去探討解決方法」,而不是使用極端手段去迫使政府和廣大香港市民接受。他續指,在任何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或地區都不能接受「喊民主而真正破壞民主的事」。特區政府已經釋出善意,種種破壞香港的事應即時停止。他希望,大家應利用好特首及司長落區的機會,「有商有量」為政府未來施政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見。
工總亦表示,尊重特區政府最新決定,期望香港大眾同心走出困局。
林鄭致信公務員籲團結一致渡難關
【香港商報訊】記者莊海源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向全體公務員致信,感謝公務員在艱難時刻一直堅守崗位,並竭盡所能維持社會秩序。她表示,現在首要任務是「止暴制亂」,讓社會盡快回復秩序,重拾安寧,才可修補撕裂。她說,「我希望大家能與我一起,重建香港這個家。」
林鄭信中指,過去近3個月,香港社會承受極大衝擊,知道很多同事對現時困局感到焦慮憂心,自己和整個管治團隊都一直努力為香港尋找出路。她說,香港能有今天的成就,公務員擔當重要角色。公務員盡忠職守,專業實幹,貫徹落實「一國兩制」,維持社會穩定繁榮。「我們積極回應社會的不同訴求,迎難而上,合力推展一項又一項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這艱難時刻,她特別感謝各位同事一直堅守崗位並竭盡所能維持社會秩序。特別是近期有人不時破壞社會設施、堵塞交通,引致多個地區交通出現混亂,嚴重影響市民上班和日常生活。在這段期問,公共服務能維持大致正常,實在有賴整個公務員團隊緊守崗位,堅持以專業的態度服務市民,實在值得嘉許。
林鄭強調,香港社會一直有很多大家珍惜及重視的核心價值和處事原則,包括堅守法治、尊重不同意見、和平理性溝通、反對暴力等,在面對外在種種不明朗因素及社會紛亂局勢下,公務員團隊更須團結一致,堅守信念,沉應對,繼續以公正忠誠及不偏不倚的態度服務市民,協助香港渡過難關。她深信,公務員會繼續緊守崗位,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同心為香港走出困局而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