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江指收地不易應加快推進
【香港商報訊】 記者張智榮報道:可供興建住宅土地供應不足是本港長期的社會主要問題,近期民建聯建議政府應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土地興建公營房屋。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及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昨日表示,本港公營房屋供應數目遠遠落後於目標,透過《收回土地條例》徵收土地興建公屋,只是幫助公屋追回缺口,以達到合理數字。
政府收地可迅速建公營房屋
劉振江出席電台節目後強調,收地並非易事,倘若政府已在規劃上完全做妥,在《收回土地條例》的進程中,快速和合適地補償予受影響人士,會令收地較為順暢。
事實上,政府發展公營房屋遠比私人發展商建私樓有效率。劉振江估計,政府使用《收回土地條例》興建公營房屋,需時大約6至7年,過程包含收地、基建及建屋。另一方面,私人發展商可能要15至20年進行項目發展,因當中包括城市規劃和換地安排,需要通過多個政府部門和城規會審批,同時與政府商談補地價亦需時。他又認同,應該就新界土地的換地項目,成立專責小組協調各政府部門的工作,以加快審批效率。
民建聯早前建議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業主的土地,以大量興建公營房屋,解決公屋供不應求的問題,達到公屋3年上樓政策目標。
民建聯稱,按政府現時掌握的土地,未來10年只能興建約24.8萬個公屋單位,與《長遠房屋策略》訂明未來10年興建31.5萬公屋單位的目標,相差高達6.7萬個單位。
未來10年公屋缺口大
據了解,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達到5.4年。公屋聯會則預計,由於近期社會風波,土地共享計劃及明日大嶼計劃等長遠拓地措施未能推行,料公屋輪候時間會突破6年以上。
另外,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認為,大型發展商擁有超過1000公頃的新界農地,認為政府可以提升土地補償價格,以加快取得農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