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灣區機場群可聯手做大
2019-09-24    香港商报
 

   香港航運中心地位目前無可取代

  灣區機場群可聯手做大

  8月中旬,因受到示威者集會影響,香港機場8月12日、13日均作出了暫停航班運行服務的決定,此後示威者仍意欲煽動阻撓機場運作。該事件導致香港機場,甚至整個香港經濟損失巨大。珠三角的航空市場向來競爭激烈,此次香港長時間的示威運動會否撬動珠三角地區航空市場的競爭天平?受訪專家表示,雖然示威者的暴力行徑給香港機場的形象造成了損失,但香港機場因為國際航線的優勢仍然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框架下,廣深港三地的機場合作關係事實上高於競爭關係,目前大灣區客運量十分龐大,航空市場有着巨大發展潛力,各個機場着力去發展增量,提升自身服務品質,才是最好的良性競爭格局。目前,深圳已被設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毫無疑問將提升深圳的國際化空間,未來深圳有望開通更多國際航線,屆時珠三角航空市場的競爭格局才會真正改變。香港商報記者伍敬斌

  灣區內航空格局悄然變化

  香港機場作為全球前十大機場之一、重要交通樞紐,2018年吞吐量7469萬人次,同比增長2.6%,位列全球第八位。然而,近來的暴亂事件,使得香港機場聲譽大受打擊。據統計,香港機場癱瘓一日會導致客運量損失20.6萬人次,貨運量損失13863噸,空運貨值損失101.6億元,機管局盈利減少2285萬元。

  8月香港機場客運量大跌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香港機場8月客運量為60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為3.5萬多架次,兩項數據較去年同期分別下跌12.4%和3.5%;貨運量也下跌達11.5%。而深圳機場8月航班起降架次3.16萬架次,同比增長5.8%;8月旅客吞吐量469.12萬人次,同比增長9.2%。

  更為嚴重的是,此次事件對於香港機場的影響並不是短期的。招商證券認為,因為香港第六航權旅客佔比約80%,而第六航權旅客中內地旅客佔比亦有80%,故而8月以來香港國際機場起降架次有所削減,預計未來第六航權中轉旅客逐步被內地樞紐機場吸納,而香港機場2019年三季度旅客吞吐量將下降一成左右。

  香港機場現狀變相使周邊競爭者獲益。珠三角地區的航空市場之間競爭由來已久,目前香港機場是珠三角地區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其航線與運量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廣州白雲機場次之,深圳寶安機場為第三。那麼此次事件是否會撬動珠三角地區機場競爭的天平?有論者認為,事實上,即使沒有此次事件,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機場競爭格局也已在悄然變化。隨?粵港澳大灣區的格局重塑,廣州白雲機場和深圳寶安機場的發展步伐都相當快速。而受跑道、產能限制以及GDP增速放緩影響,近10年來,香港機場在粵港澳灣區中的市場份額由43%下滑至39%。

  招商證券預計,白雲機場客流量將在2020年超過香港機場,2025年達到1.03億人次,國際旅客佔比將提升至31%;預計深圳機場2025年客流量達7831萬人次,國際旅客佔比將提升至23%。

  國際航線仍是本港最大優勢

  不過,雖然機場競爭的格局悄然變化,但是香港機場的地位仍然無可取代。中山大學港珠澳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香港的暴亂,特別是機場被示威者佔領的事件,短期內對於那些比較喜歡到香港乘坐航班出境的人士,包括珠三角地區的人士來說,確實會對香港機場的客運量帶來一些影響。但是除非這些類似佔領機場的事件經常發生,而且越來越不可預測,正常情況下對香港的客運量的影響還是比較有限的。

  林江表示,香港由於其得天獨厚的地位,香港機場的國際航線足夠多,且主要面向歐美國家,再加上香港服務國際航空公司的環境、人才、條件相當好,航油買賣、航空物流服務系統的建設等都相當有優勢,所以客貨運量都是遙遙領先於內地機場,這也包括了珠三角地區的機場。而對於內地機場來說,增加國際航線並不是容易的事。

  林江認為,對內地機場來說,首先需要進行國際航權的談判,這得國家民航局與相關國家的空管部門進行協商,挑戰相當大;並且國際航線的開通最重要的是國際航空公司是否願意選擇內地城市作為其航點,這涉及人口、經濟總量、現代服務業的水平,航線的可持續發展程度等諸多因素,這需要國際航空公司進行專業評估,且不以地方政府意志為轉移。

  因此,不少乘客近期不選擇香港機場乘機而轉到珠三角其他機場,估計只是一個暫時現象。珠三角地區的某一個機場要取代香港機場的地位,至少在短期內還不可能。當然,林江表示,珠三角地區可以借機進一步宣傳推廣本地區的機場服務水平和形象,從而爭取更多的客源。畢竟不管是廣州白雲機場還是深圳寶安機場,都還有很多潛力可挖掘。特別是近年來由於深圳的科技創新聲名鵲起,深圳機場的發展前景和潛力相當值得期待。

  航空市場合作更多出現在增量之中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玉閣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認為,很多時候,媒體總是在渲染粵港澳大灣區中幾個機場的競爭關係,特別是廣州、深圳和香港這三地的機場。其實,在臨時突發事件出現的時候,珠三角地區的機場合作關係大於競爭關係。比如說香港新機場剛剛建成的時候,當時特首還是董建華,香港機場系統出現異常,深圳機場就準備為香港機場提供協助。雖然最後香港機場有驚無險恢復了正常,但是這說明了當大灣區內一個區域的機場出現問題的時候,其他城市的機場是可以承接一部分客流的,這種情況應當看做一種合作,而不是競爭。

  張玉閣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機場,可以說是一個機場群。如果講吞吐量上講,香港最大,廣州次之,深圳第三,其餘珠海、澳門就更小一些,這些機場各有各功能。隨着大灣區城市群的形成,城際軌道、高速公路的建設,會使得機場群彼此之間的聯繫更加便捷,這意味着如果一個地方的機場運轉出現問題,旅客會有更多選擇。回到此次香港機場的問題,如果是由於颱風或者其他自然災害引起的機場停止運轉,社會還會不會出現對香港機場看衰的聲音呢?估計是不會的,大家該等的等,該換機場的就會去換機場。問題就在於此次香港機場是遇到了暴動,或者說是社會運動,所以才會有人去炒作負面信息。其實相信香港機場的事件也只是一次單獨的事件,它不是長期的,也不是經常性的,這一點其實與天災類似。單就一次事件無法做出是否會撬動珠三角地區機場競爭格局的結論。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中機場之間存在的競爭,張玉閣認為,還是要看到,機場與機場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競爭更多出現在存量的航線、客運和貨運資源之中,合作則更多出現在增量之中。如果說大灣區內部的幾個機場彼此之間能夠協同起來增加貨物和人員的增量,那麼大家都可以受益。未來大灣區的機場群還是會朝着良性競爭、協同發展的方向去發展,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目前,深圳機場和廣州機場之間也是有競爭的,但是大家仍是強調良性競爭和互惠共贏。深圳機場夾在廣州與香港之間,多年來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了現在的地位,未來也只能通過努力來贏取更多的發展空間,而不是靠偶發事件。粵港澳大灣區的客運量有1.75億人次,比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都高,這意味着航空市場有巨大發展潛力,各個機場着力去發展增量,才是最好的。不用將此次事件過度政治解讀,最終決定機場航線增加與未來發展的,還是市場選擇。

  先行示範區利好深圳航空業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此次文件中非常清晰地提到要吸引大量的國際化機構在深圳落地,還要大規模舉辦獨特、獨立的外交活動。分析普遍認為這將大幅度提高深圳的國際化地位,而深圳的機場將由此獲得極大好處。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深圳被設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必將使得深圳機場的航線與載客量大幅度上升,否則無法提振深圳的國際化空間。如果深圳要向國際證明自己的開放性和改革開放的成果,國際航線卻如此薄弱,這肯定是不行的。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中吞吐量超過千萬級的機場有香港、白雲、深圳、珠海,分別為7469萬人、6974萬人、4935萬人、1122萬人,此外澳門826萬人,惠州188萬人。宋丁認為,未來深圳的寶安機場可能會是大灣區最重要的機場。雖然目前香港的機場吞吐量排第一位,但是未來的潛力,深圳是最大的。寶安機場位於大灣區的中央地帶,不像香港赤鱲角機場偏南,也不像白雲機場偏北,地理位置非常棒。圍繞深圳寶安機場周邊的是三大自貿區,而且海港、空港、陸港、高鐵、地鐵、隧道、橋樑也非常密集。未來的深圳機場即使吞吐量比不過香港赤鱲角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但是深圳寶安機場平均每個客源的品質應該會很高。從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來講,寶安機場未來更多的是高端客運。過去深圳人之所以去香港坐飛機,是因為深圳沒有很多國際航線,一旦深圳國際化空間增大,勢必國際航線也會增多,那時粵港澳大灣區航空市場的競爭格局才會真正迎來改變。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