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教育合作成绩斐然
為灣區培養國際人才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內地教育事業克服重重困難,在艱難曲折中快速發展壯大、成就斐然,其中香港亦奉獻了一己之力。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5年來,內地與香港在教育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加深,其中香港和深圳兩地的教育合作實踐甚為突出。香港擁有豐富的國際化教育資源,深圳是內地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兩地教育合作對於探索新時代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模式,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此外,港深教育合作也是一個增進兩地人員互相了解,加快融合的過程,這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香港商報記者廖非凡
內地教育成就香港有份
1949年,新中國成立,開啟了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時至今日,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更是突破90萬億元,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在新中國崛起的背後,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凸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過去70年,新中國從成立之初的人才緊缺、教育資源匱乏,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不到20%,初中入學率僅為6%,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發展到基礎教育世界單一國家規模最大,2018年大學畢業生數量860萬人。中國教育克服重重困難,在艱難曲折中快速發展,最終取得了偉大成就,為中華文明的崛起提供了持續的發展動力。
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8年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顯示,到2018年中國基礎教育已趨近於全民普及階段,小學淨入學率達99.95%,初中毛入學率達100.9%,高中毛入學率達88.8%。有分析指,中國基礎教育已經發展成為世界歷史上一國之內規模最大、地域分布最廣、民族與種族最為多元、文化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教育事業。
今年2月,國家層面更是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兩個文件,兩者時間銜接上遠近結合,各有分工和側重,共同構成了教育現代化的頂層設計和行動方案,冀達成新時代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
70年來內地教育系統成就斐然,其中香港也貢獻了不斐的力量,這主要體現在香港與內地的教育合作、人才交流上。香港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匯集的自由港,各種思想和不同價值觀在此交流碰撞、相融共存,香港學校在與多元文化的磨合過程中,逐步建構起獨具特色的教育體系,包括學生多元發展、精緻化辦學、教育生態環境等,為內地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對於改革開放後日漸多元化的內地學校教育如何真正提高開放水平,香港豐富的經驗具有理論和實踐上的借鑒意義。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楊永聰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內地與香港在教育模式上是存在差異的,體現在香港的教育模式更國際化、以應用為導向去培養更貼近就業市場的人才、鼓勵學生全方位發展等方面。「所以在向香港學習借鑒方面,內地現在更多地在學習香港國際化的教育理念,還有一些對學生的培養模式。」他說。
在內地與香港教育交流與合作實踐中,近水樓台的深圳受益良多。身處內地改革開放最前沿,深圳和香港兩地的教育合作,對於探索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模式其重要性及意義不言而喻。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就是港深教育合作其中一個範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曾說:「港中大(深圳)的角色就是兩地溝通的橋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深圳、大灣區乃至全國人民都知道,香港的國際化教育有它的優勢和參考價值,這樣的教育體系有能力培養一流的國際化人才;同時,也讓香港的社會了解,內地存在巨大的合作潛力和很多值得借鑒和融合的地方。」
深港教育全方位合作
近年來,隨着粵港澳三地教育合作交流機制的完善,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在增加,在廣東高校就讀的港澳學生數量處於不斷增長的狀態。在此背景下,深港教育合作也在持續深化,包括在義務教育階段逐步放開,增加國際學校數量以及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加強與國內外著名高校合作。
目前,被稱為「香港高考」的HKDSE考試是香港學生前往內地高校就讀的途徑之一。內地部分高校依據其HKDSE成績擇優錄取香港學生,即「免試收生計劃」,這項計劃在2012年開始推行,2017年通過這計劃報讀內地大學的香港學生有2568人,2018年內地103所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
相對應的是,香港的大學也將內地高考成績列入認可範圍,有些學校甚至不需要提供語言成績或面試就可以錄取。對於內地學生來說,HKDSE也是通向香港名校的一條捷徑。2012年HKDSE首次對內地學生開放,內地考生可以報考HKDSE,並通過該成績報考香港高校。
在深港兩地教育交流與合作方面,楊永聰指出,目前兩地在不同的教育層次都有合作。其中,在基礎教育領域的合作,主要體現為兩地學校結為姊妹學校,並且有一些暑期夏令營或者短期的交流活動;在高等教育方面,深港兩地的合作更加深入和全面,香港有不少高校到深圳進行合作辦學,並且深圳的高校也吸納了很多香港的人才,例如南方科技大學有很多專職的研究員和教師來自於香港;此外,很多香港高校和企業進駐深圳高新區的虛擬大學園,依託深圳虛擬大學園去開展課題研究、做一些產學研合作方面的工作,並取得了成效。
冀推兩地職業資格互認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陳慧玲博士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香港理工大學不僅在深圳設有研究院,而且和內地一些高校,例如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都有一些長期的合作項目。她還指出,近年來亦有很多內地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到香港理工大學就讀,包括短期的暑期班、交換生以及科研合作。
據了解,截至2018年底,深港姊妹學校總數達到249對,為廣東全省最多。此外,深港現有的3萬多名跨境學童也是一個獨特的歷史現象。而據今年3月份報道,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擬與香港職訓局在辦學以及職業教育推廣與培訓中心、粵港澳青年學生交流中心、中小微企業培訓中心以及粵港應用技術研究院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
深港教育合作與交流越來越全面和深入,不過在職業資格評價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比如會計師、導遊等一些職業證書,在粵港澳三地有些是不能互相認可的,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才流動的障礙。並且,目前的教育互動更多是體現在學生層面,教師層面的交流仍有待加強。
機構北上辦學蔚然成風
粵港澳三地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在總量約150所高校的布局中,香港有5所高校位居全球排名前50,澳門的旅遊教育等學科專業水平高居全球前列,廣東高等教育體量龐大且擁有完整的學科布局和產業鏈。
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推進粵港澳職業教育在招生就業、培養培訓、師生交流、技能競賽等方面的合作,創新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方式,支持各類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交流合作,共建一批特色職業教育園區。
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不少教育機構紛紛北上,包括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大學合作籌辦中文大學(深圳),香港浸會大學亦同北京師範大學合辦聯合國際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同提供部分研究生課程,香港科技大學計劃在廣州南沙大灣區創辦分校等。
楊永聰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互利共贏的現象。他分析說,香港很多教育機構國際化水平很高,教學質量也很高,但是這些教育機構的發展受到本土學生規模的限制。此外,香港高校的一些科技研究需要用到大型科學裝置以及利於成果產業化應用的市場,這些是香港的短板,而內地剛好具備這些條件。
楊永聰指出,香港的教育機構北上辦學,一是可以拓展自身的發展空間,二是更方便利用內地的科學裝置和實驗室,還方便科研成果產業化,「我覺得這是互利共贏的,利於香港教育機構借力發展。」他說。
不僅是深港兩地,藉助粵港澳全面合作的契機,粵港澳三地可以充分發揮各自高等教育的優勢,構建優勢互補、聯繫緊密、溝通高效、協調有力的教育合作機制。這樣將有利於為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搭建更加完善、更為開放的平台,促進高等教育相關的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在粵港澳大灣區高效流動。
為大灣區培養高素質人才
要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共享發展,改善民生,這在教育方面要提供人才支撐以及改善教育環境。包括加強學校建設,擴大學位供給,進一步完善跨區域就業人員隨遷子女就學政策,推動實現平等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等。而進一步研究賦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並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同等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權利,亦是今後的重點工作。上述這些都要求加強大灣區教育交流與合作。
而對於深港兩地的教育合作,楊永聰認為未來的着力點,其一是要加強基礎科研的合作,把深港兩地的人才優勢和硬件設施優勢給結合起來,補強粵港澳大灣區基礎科研的短板;二是要推動產學研的融合發展,科研成果做出來以後,要讓其能更好地落地,讓研究成果能夠共用共享;三是深港兩地的教育合作還需要以合作促交流,以合作促理解。
陳慧玲也強調,加強深港兩地的教育合作,不僅是對學術方面有利,特別向內地學生提供更多到香港學習的機會,可以讓這些學生無論在語言方面還是國際信息方面,敏感度都會提升。並且,她也認為深港兩地需以教育合作促交流,給深港兩地的年輕人提供更大的交流和融合空間。
而關於深港兩地,甚至內地與香港未來的教育合作,陳慧玲認為可以藉助新媒體手段,開展遠端教育合作,讓身處內地或香港的學生可以一同學習和交流。此外,她還認為需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給內地和香港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在實踐中學習。
新中國已經走過了70周年,但中國社會還處於飛速發展的時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未來競爭的關鍵在於科技提升和人才培養,這讓教育成為重中之重。可以預料,新時期香港與內地的教育合作與交流將更加深入,為大灣區乃至整個內地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