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重慶潼南區:巴蜀福地、六養勝地舒展美麗畫卷
2019-09-30    香港商报
 

  2019年10月1日,新中國將迎來70周年華誕。70年來,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祖國各地繁榮興旺,發展成就碩果累累。

  70年壯麗歷程,在巴蜀腹地,一座產城景融合的明珠城市煥發生機。綠色為底,西部綠色菜都,全國首批現代農業示範區名揚四海;智慧農業、大數據大展身手,這一世界三大頂級檸檬產地之一的寶地建成國家級檸檬標準化示範園區,發布「中國首個檸檬指數」,檸檬行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激活富集的旅遊資源,花園城市、濱江城市、田園城市吸引八方賓客,全國十佳生態旅遊城市實至名歸。

  壯麗70年,「巴蜀福地,六養勝地」,重慶潼南舒展出一幅美麗畫卷。

  本版圖片由潼南區委宣傳部提供

  秉持綠色為底 現代農業蓬勃興旺

  潼南位於重慶市西北部,公元373年建制設縣,1912年設東安縣,1914年更名為潼南。潼南歷史悠久,人文厚重,孕育了道教至尊陳摶、明代重臣呂大器 、清代廉吏張鵬翮、川劇大師廖靜秋等歷史文化名人。

  具紅色基因。潼南誕生了革命先驅楊闇公、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等時代偉人,為新中國創立和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2015年,潼南撤縣設區,開啟其歷史發展的嶄新篇章。

  地勢平坦,水源豐富,植被豐茂。長期以來,農業是潼南一大經濟支柱。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綠色為底,潼南做大做強做綠現代農業,發展智慧農業。

  走好現代農業之路,潼南促進農業「接二連三」:一是培育特色產業。遵循「建設成渝兩地『菜籃子』『米袋子』『後花園』」的要求,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二是推進融合發展。建設食品加工園,做優匯達檸檬,引進檬泰生物科技等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20餘家。以檸檬節、菜花節等為契機,拓展深化農業功能,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促進農旅融合發展。

  三是注重三品建設。持續調減低效糧食作物,重點發展特色高效產業,潼南區糧經比達38:62,經濟作物佔比重慶市第一。出台《加快推進潼南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在重慶市率先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建立出口蔬菜基地中心,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成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

  多年深耕培育,碩果累累。如今,潼南已成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現代農業(檸檬)產業園、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打造成渝兩地「菜籃子」「米袋子」「後花園」。2018年,潼南蔬菜、檸檬、油菜種植面積和產量繼續保持重慶市第一,匯達檸檬成為中國檸檬產業領軍企業,潼南區成為檸檬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如今,潼南蔬菜、檸檬遠銷德國、俄羅斯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

  高質量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生機勃發

  過去,農業是潼南經濟支柱,進入新時代,潼南工業開始整體發力。近年來,建設高質量發展平台,優化創新布局,集聚創新資源,潼南按下了高新區建設「快進鍵」。

  聚焦「高」和「新」,走好高新產業發展之路,潼南高新區大力推動智能製造發展。扎實推進國家高新區建設,畫好國家高新區建設「工筆畫」。深入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科技創新,強化新經濟培育,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軟件信息、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強化創新企業集聚,大力招商引資,潼南新引進培育科技型企業344家、高新技術企業65家。強化創新平台建設,建成投用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國家工程技術中心、高新區創新創業中心。強化創新人才支撐,實施「三百三千」人才培養集聚計劃,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對製造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加速潼南工業升級。

  與此同時,突出打造八大產業集群。潼南堅持特色、創新、綠色、循環發展,重點謀劃推動8大產業集群,構築現代產業體系,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打造千億級天然氣綜合利用及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大力發展天然氣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和精細化工產業,建設天然氣綜合利用產業基地。

  打造百億級檸檬產業集群,打造百億級蔬菜及優質糧油、打造百億級智能終端及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打造百億級大眾消費品產業集群,打造百億級表面環保處理產業集群,打造百億級休閒康養旅遊產業集群,打造百億級綠色建築建材產業集群。

  大力培育科技創新主體。2018年,潼南新增科技型企業70家、高成長企業6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企業研發投入增長10.74%。其中,多家企業獲評市級創新型百強企業、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建設協同創新平台,聯合阿里雲和數夢工場在智博會上發布中國首個檸檬指數,與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中醫藥研究院等共建創新平台29個,潼南建成博士後工作站3個,新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建成2個市級創業孵化基地。「三百三千」新引進碩士及以上研究生326人,全區高級技能人才是2017年的兩倍多。推動傳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在潼南呈現枝繁葉茂。

  推動智能化「智慧樹」生根開花

  如今,重慶正大力推動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推動大數據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潼南強力推進用大數據智能化為現代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賦能,將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於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全過程,提升農業智能化水平,加快打造成重慶市現代農業的「排頭兵」。

  為現代農業賦能。依託中國農機院西南分院,潼南因地制宜開發西南山地農機,推廣無人植保機等智能機械,提高生產裝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設潼南農業大數據平台,推進農業數據信息共享開放,實現智能化管理。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高效運營鎮級電商綜合服務中心,在核心景區、城市商圈、高速路服務區等設立集散營銷平台,打造城鄉一體的電商運營中心和物流體系,把潼南特色農產品賣得更多、賣得更遠、賣得更好。

  為製造業賦能。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潼南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對製造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持續開展「三創新兩提升」專項行動,推動傳統行業向高成長和高科技產業轉型升級。廣泛開展「機器換人」,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和數字化生產線,不斷提升製造業技術裝備水平和質量效益。包括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加快智能產業培育和狠抓創新體系建設。

  為服務業賦能。潼南積極探索一個數據大腦、一筆數據資產、一批「智慧+」項目、一個城市生活服務APP、一家運營公司(團隊)、一個數字生態圈「六個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路徑,加快建設潼南城市數據大腦,充分挖掘大數據智能化政用、商用、民用價值,強化大數據智能化成果在政府管理、民生服務、公共產品、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應用,統籌推進「智慧+」項目建設,推動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普惠共享,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智慧樹」在潼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70年不懈奮鬥,潼南開創出驕人輝煌。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潼南開啟譜寫新時代奮進華章。

  產城景融合 「六養勝地」明珠城市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潼南旅遊資源富集。潼南擁有世界第一室內飾金大佛、「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雙江古鎮、「中國最美花海」崇龕陳摶故里景區、西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築群等自然人文景觀。上世紀70年代,潼南人民用雙手開鑿出西南最長人工運河。挖掘歷史人文資源,做大做強做活旅遊產業,潼南舉辦「花漾潼南、水韻潼南、田園潼南、鄉愁潼南」系列旅遊活動,打造重慶新興知名旅遊目的地。

  地處重慶、成都兩座國家級中心城市1小時經濟圈交會點,加快旅遊業發展,潼南走好產城景融合發展之路,潼南堅持以產興城、以城聚產、景城一體,建設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雙百」城市。科學編制全域國土空間規劃,大力推進「一江兩岸」為主軸的城市品質提升,打好城市品質提升大會戰。

  產城景融合發展,潼南多舉措強力推動。一是提升城市品質。立足花園城市、濱江城市、田園城市發展定位,打造川渝合作門戶之城、成渝經濟區樞紐之城、山水田園智慧之城,傾力建成產城景融合的「明珠城市」。

  二是打造「六養勝地」。按照國家5A級標準,建設大佛寺-雙江景區、陳摶故里休閒旅遊度假區,打造重慶知名旅遊目的地。堅持節會引領,實現全季節體驗,開展旅遊活動,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檸檬節,加快建設「中國檸檬之都」。秀美風光養眼養心,綠色生活養顏養生,優秀文化養氣養福,「六養勝地」呼之欲出。

  三是挖掘人文資源。大力弘揚楊氏家風文化,打造家風主題公園,建成全市首個家風教育基地和家風館;深入挖掘張鵬翮廉政文化,建設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傳承川劇藝術,設立廖靜秋舞台,舉辦川劇文化藝術展;大力開發太安魚等美食文化,推出潼南「十八道特色菜」,為旅遊業發展注入文化靈魂。「六養勝地」引力大增,川渝門戶明珠城市開始綻放光彩。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