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专家分析:中美貿易摩擦有所緩和
2019-10-13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伍敬斌報道:對於中美新一輪經貿磋商獲得實質性進展,專家認為,中美此輪貿易談判結束之後,都作出了較為友好的姿態,顯示出中美貿易戰有所緩和。不過,不要寄希望於中美貿易摩擦就此結束,美方當前的友好姿態不過是緩兵之計。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雙方在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和大宗農產品採購等領域達成一致,至於達成何種協定還很不好說。目前此次貿易談判的結果確實有實質性進展。而中美雙方此次表現出較為友好的姿態,是因為兩國都面臨較大壓力。

  她表示,從中國方面講,目前中國經濟並不樂觀。第三季度的GDP即將發布,外界預計,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速或將降至6.1%左右。從8月的各項經濟指標來看,PMI在枯榮線以下;進出口倒掛,進口降2.6%,出口增2.6%,均為低水平;CPI增速較以往快,而PPI則下跌。這些指標顯示,中國經濟實際上面臨較大的壓力。

  美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多

  而美國方面,日子同樣不好過。政治方面,「通烏門」會不會發酵現在也不好說,現在已經有了兩個證人,這毫無疑問會給總統特朗普造成巨大壓力。經濟方面,美國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當前,美聯儲的政策雖然沒有受制於特朗普,但實際上它已經開始放水,放水對象是金融機構和銀行。這些金融機構和銀行必須給中國一個好的表態,因為中國的債券市場已經開放,股票市場也已加大開放,美國的金融機構必須向中國示好才能進入中國市場。

  但是,中國不能因為目前局勢的緩和就放鬆警惕。譚雅玲表示,美國打壓中國的戰略會一直持續,這是美國社會上下的共識,所以它對中國的態度不會因為第十三次貿易談判就作出改變,現在這種做法更像是緩兵之計。可能中美之間的關係,其實已經更為嚴峻了。她認為,美國在用緩兵之計的同時,也在布局。

  9月份資料顯示,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已經達到8800多億,而美國金融機構正在向中國示好以期能夠進入中國的金融市場,實際上中國的風險窗口越來越大。美國人的示好,也有讓中國放鬆警惕的意圖,中國應對此更加防範。

  分析指人民幣不會大幅升值

  對於中美就匯率問題取得進展,有學者認為,人民幣匯率中長期可能緩升,也許中期內波動彈性會增加,但不會出現1985年廣場協議後日圓大幅升值的情況。

  上海交通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麗指出,中美之間達成匯率協議,她認為中方能承諾的是:人民幣不會出現競爭性貶值,「保持人民幣相對穩定」。她表示,過度貶值對中國也不利,會造成資本外流,但要大幅升值「條件也不成熟」。因為中國仍是製造業為重的經濟體,且規模龐大,升值不利相關產業發展,她說: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緩升,中期內匯率彈性可能增加。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