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各界:大灣區新措港人廣受益
2019-11-09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日前會後公布3類共16項下一階段將展開的惠民及便利香港專業界別到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香港各界人士對相關措施表示歡迎,認為有助香港更好融入大灣區,為港人到大灣區發展提供便利。
 
  經民聯指措施涵蓋範圍廣泛
 
  經民聯對有關措施表示歡迎,期望行政長官繼續透過小組的渠道,為香港爭取更多優惠措施,為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作出貢獻;打破「大門開,小門不開」的障礙,政府不同部門須與內地各部委加快就落實有關措施開展詳細討論,盡快有效落實有關建議。
 
  經民聯指出,有關措施涵蓋範圍廣泛,是經民聯一直努力向政府建議爭取的政策,有助鞏固和提升香港在金融、醫療和專業服務方面的傳統優勢,以及發展創新及科技等新經濟增長點。該等措施中,便利港人在內地購房、推動人才流動和專業互認、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等方面,是直接回應了經民聯多年的訴求;經民聯期望粵港澳三地要突破慣性思維,盡快落實以上措施。
 
  港經濟民生發展提供重大機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表示,中央持續推進大灣區建設,也為香港經濟、民生發展提供重大機遇。普通香港市民最關心的是在大灣區購房,此前不少區內城市都有便利政策推出,但此次是首次在中央層面的統籌,範圍更廣,意義更重大。而電子支付是令很多港人在大灣區印象深刻的一項便捷技術,如今也更加便利港人,相信給港人帶來的感受是非常直接可感的。
 
  他又指,針對專業人士及科研領域的措施有助鞏固和提升香港專業服務方面的傳統優勢,促進香港科研人才與大灣區內產業相結合,讓區內要素流動更加暢通。他說,國家針對大灣區的政策一直是「成熟一項推一項」,穩步向前,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消除障礙,加速融合。此次的16項措施亦是體現這種思路。大灣區不是線性增長,隨融合進程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整個區域可能會有爆發式的發展。
 
  陳清霞指造就創科有利條件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友好協進會副會長陳清霞指出,大灣區16項惠港政策措施是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的具體體現,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的具體措施,相信對於香港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青年就業和緩解社會矛盾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她表示,這些惠港政策措施,力度大、重點突出,讓港人受益廣泛。如豁免港人內地買房限購條件、允許非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辦理2至5年的內地簽證或居留許可等,為港人解決居住、就業、子女就學問題和方便工作提供了便捷條件。又如,支持港深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等,則為香港創新科技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身為律師的陳清霞還特別提到,協助香港專業界進入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有力促進、鼓勵律師、會計和金融等界別人士赴廣東拓展、創新業務,發揮優勢,在與大灣區城市司法機構現有合作基礎上,加大合作力度,勇於創新實踐,深入探索建立涉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等問題,為大灣區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李秀恒稱對專業界更有吸引力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提到,購房、電子支付、子女教育等方面措施都很好地回應了香港不少民眾一直以來的訴求,為他們到大灣區發展提供了直接的方便;對於此前有意到大灣區尋找機會的專業界人士來說,當前措施帶來了更有吸引力的政策環境。他說,目前香港經濟、社會情況並不很好,一些企業損失嚴重,尚不知何時可以恢復良好的社會秩序和投資環境。而內地市場廣闊,大灣區城市間的融合更日新月異。此次一系列措施的推行,相信會為商界人士投資大灣區提供更好的機遇。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郭玉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