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 以「臨空擔當」聚力發展「三個經濟」
2019-12-04    香港商报
 

  在剛剛閉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繼續完善開放格局,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建設讓陝西再次站在對外開放的前沿。2017年9月,陝西省委書記胡和平在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調研時首次提出「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的發展思路,勾勒了陝西發展的「未來骨骼」,也是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的題中之義,成為陝西唱響「對外開放」的最強音。

  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陝西擴大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三個經濟」強力牽引陝西多點發力、全面開花。

  不沿海、不沿邊、走向世界靠藍天。空港新城作為「三個經濟」的先行區、主戰場和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承載地,圍繞「三個經濟」謀篇布局精準發力,吹響了建設「空中絲綢之路重要支撐點」和「西安國際航空樞紐」的號角,越來越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相互聚集疊加,「走出去」的大通道愈加寬廣,「引進來」的強磁場越發有力,成為陝西經濟「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引擎。

  如今,「三個經濟」的活力因子正律動在空港經濟的血脈之中,激盪出發展騰飛的磅?力量。

  完善樞紐功能

  打通外向型經濟大動脈

  得樞紐者得天下。空港新城?力完善樞紐功能,以密織航線為「橫坐標」,以提升貨郵吞吐量為「縱坐標」,打通外向型經濟大動脈,全力打造「樞紐功能完善、門戶特色突出、流動經濟發達」的臨空經濟體系。

  航線數量是衡量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指標,也是培育發展「三個經濟」的重要支撐。2019年以來,空港新城先後新開「首爾-西安-河內」首條第五航權航線、「西安-莫斯科」首條由外國航空公司執飛航線等7條全貨運航線,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25條,國際全貨運航線增至11條,全貨運航班每周達120架次,初步形成了國內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國際直達歐美的全貨運網絡布局,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優勢正在加速顯現。

  貨運種類也由單一傳統的快遞類發展到高精尖的精密儀器、活體動物、藥品、生鮮等90多個品種,不僅豐富了老百姓的餐桌,也吸引了更多資源向陝西聚集,為加快建設陝西「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航空樞紐再添新動能。

  截至11月28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達33.65萬噸,同比增長21.2%,累計增速位列全國十大樞紐機場第一位,自2018年6月以來,單月增速16個月保持全國十大機場第一。

  為讓「空中絲綢之路」成為大西安匯聚國際元素、開展國際交往最普遍、最快捷的首選通道,空港新城自成立以來便積極「開航線、聚貨源、降成本、強服務」,為周邊企業量身定製直達終端市場的貨運航線,進一步加密高附加值航空貨物的商貿往來和流通。

  自從三星二期項目啟動建設後,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加密韓國首爾與西安之間的航空航線,每周5個航班,定製化的「翅膀」讓三星西安半導體時刻聯通世界,也讓身處內陸的陝西參與到全球產業分工體系,融入航空產業的「大循環」。

  11月27日,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液晶顯示板、傳感器和醫藥品等貨物,乘?包機橫跨歐亞大陸到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最快14個小時後就能擺上中國的貨架。國際貨物的跨洋之旅,勾勒出一條「全球-陝西-全國」的貿易軌跡,折射?陝西西安這座「不沿海、不靠邊」的內陸城市連天接地、買賣全球的澎湃活力。

  這些國內外航線為三星、美光、中興等西安大型出口加工製造企業打通國際物流通道,也成為陝西經濟「走出去 引進來」的雙向引擎。

  「在國內主要大型機場貨郵增速整體放緩的大背景下,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貨量、增速屢創新高,實現逆勢增長。這充分體現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航空樞紐的地位,也體現了臨空經濟帶來的強勁動能。」空港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賀鍵表示,陝西在「三個經濟」中的獨特優勢正通過臨空經濟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

  突出門戶特色

  多元開放釋放裂變效應

  作為「三個經濟」關鍵元素匯聚最多的空港新城,正按照《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規劃(2019-2035年)》,實施「三四五六」臨空發展戰略,重點培育壯大航空樞紐保障業、臨空先進製造業、臨空高端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統籌推進「港產城人」四位一體融合發展,深度激發「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航權」五大優勢,聚焦提升國際樞紐地位、打造臨空產業集群、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強化開放帶動能力、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六大重點任務,臨空產業門戶規模逐漸顯現。

  近年來,空港新城先後招引承接了西安東航-賽峰飛機起落架深度維修基地、梅里眾誠動物疫苗生產基地、海航技術部附件維修等一批國內外高科技產業項目。以航空主業為突破,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已經聚集了飛機維修、航材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航空偏好型企77家,初步形成了臨空經濟全產業鏈。

  2017年,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陝西自貿區空港功能區於2018年9月7日正式加入世界自由區組織,成為中國第三個加入該組織的自貿試驗區;目前,西安機場口岸功能已達5個,分別是進境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藥品、肉類、水果,基本滿足各類貨物的進出口需求。在海關的支持下,航空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為43.6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2.2小時。

  陝西西咸保稅物流中心自封關運營至2019年10月底累計完成進出口貨值41.23億元;國際快件自運營以來累計完成分撥約2.24萬噸,貨值20.76億元。

  在陝西西咸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公共倉內,絲路商貿發展迅猛,創下了12小時美瞳銷售額超130萬元的佳績,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跨境電商保稅備貨美瞳分銷中心。

  「通過空港新城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模式,我們可以將貨整批通過航空運輸發回跨境電商公共倉,運費比以前下降了60%;客戶第一天下單,第二天就能收貨,再也不用等半個月以上,今年營業額有望突破4500萬元。」陝西恩貝柯林光學有限公司負責人蘭?博說。

  強基興港平台好,梧桐自引鳳凰來。盒馬鮮生、蘇寧物流、富立物流園紛至沓來,陝西省首家GLP實驗室檢測機構、新城首家外資航企辦事處、信用評級機構、西北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落地頻頻實現零的突破,區內已累計招引13家航空公司總部和144家現代物流企業。2018年,空港新城臨空經濟產值突破100億元。

  作為陝西對外開放的一扇門,近年來,政策紅利在空港新城不斷疊加。日前,西安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推進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發展工作方案(2020-2022年)》正式發布,為空港新城做大做強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再添助力,塑造?全方位開放的新優勢,更為陝西「三個經濟」和「一帶一路」發展加油提速。

  暢達流動經濟

  內引外聯激發經濟發展新動力

  西羅馬,東長安。自古以來,陝西便是世界的樞紐、對外開放的門戶、生產要素的流動站點。

  「流動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要物暢其流,不僅要擴大流量,更要提高流速,兩者疊加才能創造更大的乘數效應。」賀鍵表示,空港新城正通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完善設施配套、144小時過境免簽落地等舉措,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科技流等5類要素的匯聚和流通助力流動經濟發展。

  流動經濟的活力迸發,也讓不少企業看到了陝西蓬勃發展的新契機。

  華瀚航空物流有限公司航空事業部進港部經理王日飛幾乎每日都會在西部機場集團航空貨站國內進港通道查看貨物裝車情況,他承擔?調度每日進港航班和貨物信息的任務,以便確保客戶在最短時間內收貨。作為陝西航空物流業的龍頭企業,華瀚物流的業務量佔到陝西市場份額的23%左右。

  「這幾年,航空物流業可以說是飛速發展。以前,圓通、順豐都是用小面包車拉貨,現在都發展成專機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王日飛說,航空貨運比拼的就是速度,誰能在最短時間把貨送到客戶手中,誰就有話語權。

  在陝西,從飛機抵達到出港提貨,最快2小時就能將貨物派送到客戶手中。流通中的每分每秒,都能折算成看得見的資金。流動經濟的核心便是速度,速度越快,經濟越發達。

  運力只是一個方面,高效通關、高速通達取決於環環相扣的環節接力。西安咸陽機場海關承接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成效明顯。「7×24小時」預約、隨到隨檢、隨檢隨放等舉措將每件快件落地進港後的海關通關處理時間壓縮到平均只需2小時。

  近年來,空港新城頻頻亮相英國范堡羅航展、珠海航展、絲博會各大展會,持續推動臨空經濟上下游優質資源協同發展。瞄準每年超過4400萬人次的進出港客流,空港新城緊密對接機場三期改擴建,圍繞唐順陵和T5航站樓,構建站前商務區、會展中心、酒店集群、商業綜合體等項目,健全「遊購娛」設施,帶動進出港旅客就近消費體驗,加速吸引區外的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要素在區內聚集重組,為陝西沿?「一帶一路」對外開放積能聚勢。

  創新發展動力源,「三個經濟」看空港。下一步,空港新城將全力以赴「聚貨源、增貨量、強招商、聚產業、優設施、拓口岸」,讓空港新城成為匯聚國際元素、開展國際交往首選通道的「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為陝西「三個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形成「樞紐功能完善、門戶特色突出、流動經濟發達」的開放發展新格局。

  仰望長空,機場將城市與世界連為一體;俯瞰大地,臨空經濟強勁驅動城市發展轉型。

  「作為『三個經濟』的緣起地、先行區,空港新城有決心讓『三個經濟』因空港而起、因空港而興、因空港而成。」賀鍵信心滿滿。

  「因交通而生、因交通而興、因交通而強」的空港新城,正持續集聚?「三個經濟」的活力因子,彰顯?助力「三個經濟」發展的航空擔當,讓陝西走向世界,讓世界擁抱陝西,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開放新華章。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