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城市也要「鄉村化」
2020-01-13    香港商报
 

  路人甲

  中國人對春運的固執就像魚類洄游一樣。一年一度的春運開始,一票難求,飛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碼頭等人頭洶湧——還是「熟悉的味道」,還是「熟悉的配方」。

  一部高檔手機,七成功能是沒用的;一輛高檔轎車,七成速度是多餘的;一幢豪華別墅,七成面積是空閒的;一場春運,七成擁堵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那麼「反向春運」,不失為最好的選擇之一。

  節前集中回鄉、節後扎堆返城的人口「大遷徙」,在「單向流動」的春運格局下,去時人滿為患擁擠不堪,返程卻是客源寥寥冷冷清清,這顯然是運力資源的一種浪費,出行者遭罪、運輸者蒙受損失。近年交通運輸部門對「反向春運」的機票車票進行打折優惠,嘗試對乘客填補這種運力空檔進行經濟引領。

  商家自發的「反向春運」有效果,但是效果有限,為什麼?綜合原因可能是,如只有市場的偶發行為,缺少官方的綜合引導;城裏過年比鄉下花銷大等。但有網民吐槽,在城裏過年,沒有鄉下更有年味,一語中的。

  什麼是年味?掛個紅燈籠,或是豐盛團圓的年夜飯?吃吃吃,這在哪裏都可以做到。仔細比較一下,鄉下的年味裏有兩樣東西,城裏獨缺。除夕當天,以村為單位,給列祖列宗「燒香」,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擺上貢品舉辦隆重的祭祖儀式。正月初一,全村每家每戶登門互相拜年,然後整個正月裏,所有的親戚都要互相登門拜年。

  社區不妨創設祭祖

  這種全村「大串門」式的登門拜年,在城裏是沒法做到的,住了幾十年的鄰居,有時還不知道姓什麼?基本老死不相往來。人類是社會動物,馬克思講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對社會交往的需要,有時勝過食物,這就是社交新媒體為何風騷獨領的奧秘。然則城市居住小區、社區等的社交功能,不說僅在春節期間,就是全年365天,也嚴重缺失,不,準確地說基本為零。

  祭祖傳統起源於商朝。商人把鬼神分為天神、地祗、人鬼三類,並且把人鬼(祖先)作為祭祀的主要對象。中華民族的這種祭祖傳統一直以春節的形式在鄉村傳承,當然還另有一個「清明節」。「我是誰,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這些看似高深的哲學追問,在中國人的祭祖儀式中得到自然而樸實的回答。那麼沒有了祭祖儀式的春節,還能叫春節嗎?還是正宗的春節嗎?城市社區的祭祖功能也為零。當然,偶爾看到有居民在社區街道的路邊燒香。

  正是城裏過春節時,城市社區的「祭祖」與「集體社交」兩項文化功能嚴重缺失,導致城裏年味很淡。雖然農村城市化,是歷史的大勢所趨,但並不是說鄉村就沒有可以吸取的優秀文化傳統。其實,應該在城市每個小區設立並普及公益祭祖堂。讓鄉村的宗祠祭祖,創新為城市的社區祭祖。也就是說,假如哪一天,城市的廣大社區創新地移植了鄉村村落的祭祖和集體社交這兩樣文化功能,我們姑且將之命名為「城市鄉村化」文化工程吧,那麼城裏的年味就會更濃,甚至超過鄉村。到那時,願意選擇留在城裏過年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反向春運,就會成為新常態。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董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