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零售業步入「超級寒冬」 商家可試水新零售
2020-02-15    香港商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未有平息,市面「一罩難求」,市民紛紛減少外出,勢令本身已陷入寒冬的零售市道雪上加霜,有業界代表人士形容為「超級寒冬」,餐飲、非必需消費品等行業更是首當其衝。其實近年已有不少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積極把業務從線下移師線上,拓展020(Online To Offline)離線商務生意同時,可在市道處於低谷時另覓新零售商機,或許值得港企借鏡。香港商報記者 張智榮
 
  簡單來說,新零售是線上和線下業務相結合,以增強顧客消費體驗的一種新型零售模式。事實上,在新零售發展方面,內地走得比香港更前。歲寶百貨(312)去年底與阿里巴巴(9988)旗下盒馬網絡科技合作,在深圳蓮塘開設全新商場「盒馬里.歲寶」,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共有3層,設有超市、餐飲、服飾及教育培訓等。
 
  拓外賣生意打破舖位限制
 
  該商場開張初期記者親身前往體驗過,最特別之處是商場內所有商戶的消費,基本都可以通過一個手機應用程式app,完成貨品選購及付款流程。以食肆為例,顧客可以在餐廳自行以app點菜,並用app手機支付埋單。就算在家不出門,顧客亦可以通過該app叫外賣並在手機線上付款,商場會一站式配送。
 
  值得一提,該app基本涵蓋所有商場商戶,除了食肆,還包括服裝店。換言之,顧客外賣叫一份叉燒飯同時,甚至可以外賣多一件衫一次過送到家。
 
  受社會事件影響,本港2019年全年零售銷售同比大跌逾11%,跌幅創1998年以來最大,亦是歷來第二大跌幅。新型肺炎疫情又突然來襲,香港零售管理協會預期,疫情對零售業影響至少持續至3月。
 
  香港已疲弱的零售市道無疑是雪上加霜。股市總是行先一步,莎莎(178)、周大福(1929)等零售股股價下跌後無力反彈。另一邊廂,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大部分內地市民自我隔離足不出戶,市場憧憬網購、外賣等行業受惠,如阿里巴巴、美團點評(3690),股價受大市短暫情緒影響回吐後見反彈,現已重上內地疫情爆發前水平,反映市場仍看好長線前景。
 
  利寶閣店中店應變
 
  近年香港亦出現不少外賣平台,知名度較高的包括foodpanda、deliveroo等。羅兵咸永道稅務服務合夥人曹倪葆說:「近年香港開始出現飲食業與外賣平台合作模式,香港大部分食肆舖位有限,可能只得二三十個人可以進去坐,如果商戶可以做多些外賣業務,就可以拓展生意。這個模式可以令商戶維持(業務),同時不需要太大舖位,值得業界思考應該如何轉變。」
 
  利寶閣(1869)作為本港餐飲業企業之一,面對市況轉差近年積極轉型,從傳統茶樓擴展到外賣市場,其中一大部署是在內地與阿里巴巴旗下超市品牌「盒馬鮮生」合作,將利寶閣品牌進駐盒馬鮮生,設立「店中店」。盒馬鮮生的營運模式與「盒馬里.歲寶」類似,設實體店之餘,亦提供多渠道線上外賣業務。利寶閣的店中店樓面只約20至30平方米(215至323方呎),遠小於現有傳統高端粵菜酒樓樓面,每舖的投資成本會大為減少,但生意卻擴展至線上線下平台。公司又承諾,在今年底前,在盒馬鮮生店內設立不少於10家店舖。
 
  港企多墨守成規不重視線上銷售
 
  羅兵咸永道消費市場行業亞太區、中國內地及香港主管合夥人鄭煥然認為,餐飲業不能只做外賣生意,實體店應與外賣業務結合,「不能只做死一邊」。他又說,不少港商不願意投入資金開拓線上業務,「港商在這方面經常不肯去做,經常以香港市場細作為理由,永遠都不肯行前一步。」
 
  鄭煥然續指,即使已有網上銷售渠道的商家,「公司不會特別去做宣傳,亦不會對網站有更多投資,不寄望在線上渠道賺錢。」他認為,港商這種思想,令新零售的優勢不能得以發揮。他又強調,除了貨物成本,零售業最重要是「人」和「場」,新零售最大好處是可減省人力和場地方面的成本,令業務運作得比較順暢。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郭玉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