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為何能火
2020-02-17    香港商报
 

  文/流深

  因為日本的援助物資,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火了。有國內作家就此寫作一篇《為什麼別人會寫「風月同天,而你只會喊「武漢加油」?》,批評如今中國內地的語言貧乏、缺少美感。

  這種情況是否屬實?乍一看似乎是的。只需瀏覽一下各方媒體近期對於疫情的報道,就會發現這樣的貧乏:「堅決打贏」「千方百計」「積極向好」「全力支持」「穩定運行」「正在推進」……若是將這些詞語的前後綴改變一下,這些報道立刻就能改頭換面,成為一篇內容完全不同的新報道,語言的貧乏和單調可見一斑。

  但換一個角度來想,這種簡單易懂、適配度高、通用性強的「配套語言」,不正正適用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內部差異極大的國家嗎?的確,談論語言也要考慮基本國情。一方面,是中國成千上萬的政府管理者在使用?這套普適性極強的語言系統,在語言層面和意識形態上維持着這個國家的統一和一致。

  另一方面,這套語言系統面向的,則是一個人口數以億計,擁有眾多方言和口音,文化差距巨大卻本科率僅約4%的中國人群體。從這個層面來說,「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語言固然更美,但在這場全民動員的疫情面前,淺白的「武漢加油」對中國人來說,無疑更具動員力和感染力。

  事實是,中國當然不缺能夠寫出「風月同天」的文人雅士,亦少不了出口成章、文字精美的文學大家。電視上「古典詩詞」類節目的火爆,足證國人對文化的重視與渴望;更有媒體深入了解後指出,這些寫在日本援助物資上的漢詩,不少正是源自中國人的建議。問題在於,伴隨着20世紀以來的中國社會組織革命,傳統中國文化中以士大夫為中心的權力結構早已解體;在新的社會組織形態中,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地位已難以形塑國人的語言。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權力下沉,以更加激進的民粹化和粗鄙化方式,將傳統中國語言的美學解構殆盡——「不明覺厲」「十動然拒」「國或最贏」等新詞的出現,固然是當代語言活力的體現,難道不也是中國傳統語言美學的失落麼。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武漢加油」的流行,正是因為這句話的平淡無奇、四平八穩,也許才是當今中國語言「守中持正」的最好代表吧。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