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為何一罩難求
2020-02-17    香港商报
 

  文/豪士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了人們一個措手不及,口罩等防護用品一時間成為搶手貨。由於市場需求太大,出現了嚴重供不應求的局面,市面上口罩賣到「脫銷」,買不到的人只能「望口罩興歎」。

  中國有着14億的人口,每個人都至少配備一個的話,至少也要14億個,而且是需要在同一時間配備,這樣的供應壓力可想而知。雖然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口罩生產量佔全球的一半,但無奈疫情蔓延得太快,口罩需求實在太大。加上這次疫情爆發在春節假期前幾天,此時的口罩生產車間基本停工、大部分物流公司也已停運,這些都給口罩供應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所以,當人們在短時間內只能買存量口罩的時候,「一罩難求」的局面也不難想象。

  從表面上看,很多人在除夕前後幾天買不到口罩似乎可以理解。但隨着時間來到2月中旬,在口罩生產線逐漸復工、眾多企業臨時轉產的情況下,口罩仍然成為稀缺品,這就值得深思。

  政府干預和市場結合

  目前,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在組織口罩生產方面做得不錯,包括在快速動員生產力量、縮短資質審查時間、促進上下游生產良性循環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體現了在緊急關頭行政干預生產的必要性,這無疑值得肯定。但在管控需求端方面,筆者認為還應加強監管和政策配套。

  首先,一些口罩工廠被當地政府徵管,其利潤當得到保障,不能打擊生產積極性。而政府統一分配管理口罩,也應當保證能夠公平、合理地分配到需求者手中。有武漢紅十字會的前車之鑒,人們難免會懷疑,個別地方的相關部門在統籌調配口罩時,是否也會出現類似情況,可見相應監督非常重要。如果存在暗箱操作或者分配不公的情況,就很容易導致「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其次,在生產線吃緊、交通運輸受阻、員工福利保障等特殊情況下,藥店的進貨可能要付出比平時高得多的成本,若按嚴格的價格出售,獲利變相減少。此外,口罩價格一漲,就有可能會被舉報,不排除藥店因此不做口罩生意,這也是市民買不到口罩的一個重要原因。

  口罩是此次防控疫情最基本的裝備,沒有口罩是「寸步難行」,人們不能出門,企業不能復工。因此,如何解決口罩問題成了當務之急。而在口罩仍然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如何合理、高效地分配口罩顯得尤為重要。眼下企業要復工必須符合有充足的口罩這個條件,因此,相關部門是否該允許企業和口罩廠家直接聯繫,或者從中為企業牽線搭橋。至於普通老百姓的口罩問題,相關部門應該讓口罩的供需回歸市場。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