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鎖羅盆村歲時風俗保鄉情
2020-02-23    香港商报
 

  正月剛剛過去,象徵慶祝新年的活動已落幕。然而,筆者仍難忘那場村落歲晚活動;自己的家園早已荒廢了,但年年歲歲都回來貼揮春、打掃祠堂、拜伯公、摘桔仔、採石菖蒲。為何這樣?兒時鄉村生活深印腦海啊,不論自己年齡有多大,身處海外百千里,都要回來追憶。

  300年前荔枝窩拓村

  這條荒廢鄉村是沙頭角鎖羅盆村,去年聖誕節前曾探訪,之後曾言道復村路茫然,不料一個月後又再前往。這種緣分始於一張友人遠足時的照片;在一片頹垣敗瓦中,多道石門框貼上悅目的揮春,在在告訴你這條村落往昔有多少戶人家。這幕景象太深刻,因此當村長黃慶祥說,過年前要回村做些歲晚工作時,二話不說重踏村路。

  包括村長在內一行13名村民,年廿五早上10時多,在位於荔枝窩的黃氏祖祠洗洗刷刷。翻查鎖羅盆村史,300多年前,南下第一代祖先黃維興,與荔枝窩村曾姓村民始祖合力在荔枝窩開拓村落,後來因人口增多,由第四代祖先開始,大部分人遷往鎖羅盆村,只留一支族人在荔枝窩繼續居住。怪不得黃氏祖祠坐落在荔枝窩村,同時面貌沒多大變化。

  前年底重修小廟煥然一新

  眾村民落力地將祠堂內外清洗,神位、香爐等要抹去污垢。黃慶祥先為祖先神位簪花掛紅,之後貼門神、門前對聯,「黃氏祖祠」這幅字也要換上新的。祠堂乾淨後,奉上祭品拜祭。大家這趟歲末打掃祠堂,大約花了2小時。不過歲晚工作還多,從荔枝窩碼頭坐船10分鐘抵達鎖羅盆,到村口祭祀伯公。

  伯公是土地神,守護村民平安,村落安寧,也保農業收成。它在鎖羅盆的存在久遠至不可考,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村中梯田處處時就已香火不絕。前年9月颱風山竹襲港,榕樹塌下,為伯公擋風雨的小廟,瓦頂部位損毀,幸牆身結構無礙。村民後來合力移走大樹,並籌集資金重修,前年底修繕完畢,煥然一新。為慶祝重修完成,在村內舉行盆菜宴和舞麒麟,熱鬧非常,原來這種盛況已40多年未見,惜筆者錯過了!

  石菖蒲洗澡辟穢化濁

  拜祭伯公期間,村民黃燕純帶備線香到故居,他的「家」早已破爛了,只留門前牆壁還算完整,他誠心上香,希望故園安好。今天已變成中年人的黃燕純,8歲搬離村,13歲赴英定居,自此在彼邦落地生根。早年他沉醉工作,對鄉事不聞不問,2000年後,兒女長大了一些,他較常返鄉,才驚覺家園變成森林,絕大部分房屋倒塌,破落面貌令他心傷。去年他退休了,覺得最佳的慶祝事,就是參與村務,所以今年留港久一點,所有村中歲晚事處理好後,才返回英國與家人過年。他說,若交通改善,會重建舊居,聽來有落葉歸根之意。

  遙望眼前的廢屋,門前都貼了新揮春。聽黃慶祥說,2007、2008年開始清理村中雜草雜樹,2010年村中舊貌重現,他那房人想到不如貼揮春,得到擅長書法的村民黃遐齡幫忙,四五年後,更擴大到全村家家戶戶都張貼,今年所貼戶數有40多戶。沒在舊屋居住了,但依舊歲時貼上新聯,無論它有多爛,多麼不完美,在村民心中它永遠鮮活!

  拜伯公後,村民意猶未盡,新年啊,應帶些吉利東西回現居的家。村民分兩路,一批採摘桔仔(十多年前種植的桔樹),一批在水溪石縫間尋找石菖蒲。根據客家人習俗,過年前用石菖蒲煮水洗澡,其氣味芳香,可以辟穢化濁,驅除晦氣,帶來好兆頭。已荒廢數十年的鎖羅盆,溪水清澈,石菖蒲翠綠茁壯。一束束的石菖蒲,一堆堆的桔仔,讓村民感到心滿意足,與鎖羅盆這個「家」的扣連又再緊一些。

  鄭玉君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