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劉啟康冀民生問題可求同
2020-03-01    香港商报
 

坑口鄉會主席評區會政治複雜

劉啟康冀民生問題可求同

發展30多年的將軍澳新市鎮,原來的地方居住者是坑口多條鄉村的村民,他們早已與城市遷來者融和,沒有什麼城鄉矛盾。不過,上任10個月的坑口鄉事委員會主席劉啟康坦言,他們在區內畢竟是「少數民族」,在日益複雜的議會環境下,憂慮應有權益受到影響。他說,會以開放的態度,力求在民生問題上達致各方平衡,政治問題則免談了。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關注區務及原居民權益

說到坑口,不少市民可能只認識坑口港鐵站,區內配套設施如東港城、單車館等,但這地區實際上還有不少村落,組成坑口鄉委會的村落便有18條之多。在未變身成為將軍澳新市鎮前,只有坑口十八鄉。劉啟康指幾十年前的祖先好多功勞,影響將軍澳的變遷,「翠林的地,是將軍澳村賣給政府的」、「寶琳北路是搬走魷魚灣村起的」。將軍澳新市鎮出現,其間的填土、填海,令坑口一些鄉村受影響要搬遷,除了魷魚灣村,還有坑口村、田下灣村、斧頭洲村。說回這些歷史,劉啟康只是希望市民明白,他們是開明的,不是政府的負累,是幫助社會的。

坑口地區早已半城市化,半鄉村化,在議會層次,將軍澳屬西貢區議會,鄉委會主席是當然區議員。劉啟康說,地區事務要關注單車徑、將藍隧道(將軍澳-藍田隧道)、轉乘巴士站、西貢公路、環境清潔、蚊患等議題,但作為鄉村代表,更要關注原居民權益如丁屋、殮葬事宜,此外土地問題不時成為焦點。他指,鄉內有不少祖堂及宗族土地,但好多地方被保育,劃為綠化地帶區,規劃署完全漠視他們使用土地原則,「路邊土地,村民因一些原因放棄耕作,致出現雜草、樹、蚊,我們想將之變好,做休憩處、泊車地方或存放一些物品,但政府說地是農地,甚至升為保育地,點解要管制?」他稱,這些地都是居民的,又不是用來起樓或會污染地方的行業,「寧願你違泊犯法,也不准你有個泊車地方!」

有議員提意見不被接納

他說,一定會在議會內反映保留原居民權益問題,但亦明白到區會31個議席,只有7席是鄉郊地方,換言之在先天已是弱勢,「將軍澳幾十萬居民,鄉村要遷就」,同時今屆議會生態亦與前有別,恐怕聲音不被聽到。

劉啟康是去年4月1日上任坑口鄉委會主席,接替退休的前主席成漢強。隨即出席區議會會議,那時的區議員是舊班子,今年1月1日新一屆區議會運作,是為新班子。他總結9個月舊班子及2個月新班子的議會情況,覺得在新班子的磨合期會較長。舊班子的議員他早已認識,大部分更有傾有講,提出建議時,合用就用,不合用就修訂,不需要拗撬,大家會妥協至有共識。新班子的議員他認識逾半,至今開了一次大會及兩次特別大會,察覺到有議員提出意見時不被接納,也沒有溝通到接近的方向。他相信大家容或在政治理念上不一樣,但在民生問題上,自己會持開放態度,盡量溝通,希望達致各方平衡。

鄉議局最年輕鄉會主席之一

今年剛40歲的劉啟康,是鄉議局內兩名最年輕的鄉委會主席之一(另一名為大埔鄉委會主席林奕權),年紀雖輕,但自學懂走路,就參與村中事務。當選主席後,有不少大計,惜因社會運動事件及疫情接踵而來,被迫暫停。

承父作風肯付出肯參與

劉啟康最大的從政功臣原來是他的父親。劉父劉福慶(又名劉福平) 不曾當村長,但在村裏面是老臣子,因他肯做事亦肯發表意見,這種肯付出參與村中事務的思維,影響小時的啟康。「自識行路起,就跟幾十名村民去祭祖,到龍蝦灣上後山拜開基祖的兒子及媳婦的墳,沿途好崎嶇,大石處處,連修墳都要用直升機吊物料,可想而知真的很難行。」但劉父堅持帶同兒子前往。他3、4歲時,就讓他上神台清理,到12歲,鄰村阿娘過身,劉父問他去不去出席喪禮,完全無忌諱。

2005年,他所屬的鄉村上洋村祠堂重修,從事外遊領隊職業的他,被委以公關重任,時任原居民代表劉漢英覺得他有心有力有才能,可為村多出力,後話是翌年他自動當選居民代表,年僅26歲,是當屆最年輕的村長。之後連任4屆,在鄉委會內積累鄉事經驗,去年得多條鄉村村長支持,順利當上鄉委會主席一職。

凝聚鄉情推廣客家文化

劉啟康說,坑口十八鄉是很美麗的地方,空氣好,客家文化豐厚,希望廣大市民能夠關注和認識。他首要凝聚十八鄉村民,多搞活動,多重用年輕人,所以效法議會,成立委員會推動,如青年/婦女事務委員會、興趣班事務委員會、義工事務委員會等。他亦計劃對外推廣坑口文化如麒麟、茶粿、書法等。坑口客家舞麒麟2017年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劉說,已想好向大嶼山、青衣、荃灣等村落推廣麒麟文化,百多名村落隊員到他們那裏交流,但後來發生社會運動事件,周六日哪有人出來看,現在又有疫症,相信要停好一段時間了。今年的年度大事恭賀天后寶誕,亦不會做戲,他希望社會快些安定下來,讓他推展更多活動。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