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商报时评】全面穩經濟 精準強援助
2020-03-07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一日新冠肺炎疫情不退,一日市場難望好轉。美聯儲周二突減息半厘,提振作用便難以如意,股市繼續尋底,資金避險情緒維持高漲,美國十年期債息本周初才剛歷史性首穿1厘,詎料昨日竟進一步低創0.765厘,比較前年高達3厘以上真是天壤之別。月中美聯儲將會議息,屆時再減息呼聲甚囂塵上。

要全面穩定經濟,減息肯定是不二法門。一方面,疫情嚴重打擊全球需求,為了切斷病毒傳播鏈,許多群眾活動均告取消,人們也不得不減少外出;在收入大跌的情況下,企業資金鏈恐亦受到牽連。另方面,隨感染人數增加,由確診者、疑似者到緊密接觸者均須接受隔離,這也會影響到供應鏈的運作;全球化下,過去內地大量工廠停工,已令不少產業不得不同步停產,一旦日韓以至美歐等地皆現類似窘況,對全球生產鏈的打擊絕對不堪設想。有見及此,貨幣政策的放寬肯定有助紓緩經營壓力,措施好像減息、減儲備金率,以及由政府提供融資擔保等,不單可降低資金成本,為資金鏈引來活水,亦有利鼓勵投資,重建或新建生產鏈。然實際處境或不如理想,譬如新增資金是否有效流入實體經濟?抑或只是流往債市、黃金、日圓之類避險兼炒作?這是有關方面必須密切注意的。

所以,在貨幣政策放寬之餘,必須同時透過財政政策及行政措施配合,精準發力,支援最困難的行業和企業。當前需求面減幅最烈的行業,無疑是旅遊業。為了減低海外傳入風險,各地紛紛限制旅客入境,就連對疫情相對較輕的香港,日本泰國也實施了檢疫新規,而日韓兩地更爆發反制風波。可以說,這種反應當然有衛生安全的考慮,但也對人流往來特別是旅遊業構成重大打擊。關鍵是,政府在厲行封關限流的同時,如何盡量降低對業界及經濟的衝擊?就以香港為例,近期旅行社和酒店業的僱主僱員皆近乎手停口停。至於供應面,市場固然寄望內地盡快全面復工,同時亦寄望日韓美歐等的生產線不虞停擺。除此以外,諸如口罩等重要物資,亦須進一步加大及加快生產方成,否則實難應付未來抗疫需要。香港一罩難求問題雖見紓緩,但加大生產的力度仍不能放輕,因為全球口罩供求矛盾仍甚尖銳,好像美國便恐由於供不應求,副總統彭斯遂不得不呼籲無病者不要買口罩,以更好確保醫護人員及病人的充足供應。

不論幣策還是財策,政策支持只能發揮治標作用;要真正治本,就必須將疫情穩住,否則一切放水支援都效果難彰。現在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美國確診數字已超200宗,遍及20州,而當地死亡人數高達12人,比高危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多出一倍,惟確診人數居然只及後者不足三分之一;《經濟學人》便質疑美國的檢驗工作是否完善,畢竟截至上月底當地僅累計進行過不足500次病毒測試,相比韓國則是每日涉及10000次。美國真正確診人數會否比想像中多?當地是否採取足夠措施防疫?當疫情失控,要想經濟受控實在天方夜譚。總之,減輕疫情衝擊,既要用好政策全面穩經濟,又要精準加強援助,而這一切的基礎則是防控好疫情。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董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