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馬遊塘村傳統客家婚禮 拜祠堂告祖先 舞麒麟賀新人
2020-03-08    香港商报
 


香港社會西化,中國傳統婚嫁儀式已很少舉行,還有舉行的主要是新界村落,早前將軍澳馬遊塘村舉辦了一場傳統客家婚禮,儀式有舞麒麟、拜祠堂、讀祝章,不過在現代化社會,花轎已由汽車取代。一對年輕新人對儀式全情投入,長跪祖先不言倦,冀得上天眷顧,永結同心。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傳統婚禮近年僅兩年辦一次

舉行婚禮的是將軍澳坑口十八鄉之一的馬遊塘村,該村與其他坑口村落都是客家村。馬遊塘村立村約200年,住有三姓氏原居民,包括李氏、曾氏及朱氏。原居民村代表李健安表示,村內一向有舉行傳統婚禮,從前當出生率較高時,較多男丁,當他們長大成婚時,舉行次數較頻密,但隨住香港出生率下降,連點燈的次數也減少(該村對上一次點燈已是6、7年前),何況辦傳統婚禮,總括近年情況,平均約兩年一次。傳統客家婚禮主要有舞麒麟祝賀一對新人,到祠堂告祖、宣讀祝章、上頭及玩新娘。以前新娘會坐花轎,現在就坐汽車。李健安說,自己從小就懂得舞麒麟,因此參與過這些傳統婚禮最少30次。

在迎娶當天,麒麟擔演重要角色。麒麟是傳說生物,個性馴良,不傷人畜,向被稱為仁瑞之獸。客家人南遷香港後,也將舞麒麟文化帶來。在太平清醮、祠堂開光、新居入伙、農曆新年、迎賓、結婚等喜慶場合,都會見麒麟舞動。而坑口區的舞麒麟特別出名,因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於2014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清單,同年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017年亦列入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

「黑褲」傳統流傳至今

是次以麒麟舞祝賀新人的是馬遊塘村國術麒麟會,該會有訓練小孩學習舞麒麟,故出動一大兩小麒麟,計及敲鑼、打鼓、響鈸者,共派出20多人參與儀式。在3月1日(農曆二月初八)早上7時多,麒麟就已出動,伴隨新郎到李氏祠堂拜祖先,拜大王爺及伯公,之後新郎乘坐花車往接新娘。

接近早上11時,馬遊塘村村口人聲鼎沸,麒麟隊整裝就緒,等候花車歸來,一些村民則在看熱鬧。這時數名婦女拿一個竹篩,內裏鋪了新娘的一條黑褲,放了些食物及植物,計有松柏一塊,花生、蓮子、紅棗及龍眼乾各十粒,還有十對筷子。綜合村代表及婦女們的解釋,是寓意新娘勤力,長壽,婚後豐衣足食,生活甜蜜,早生貴子,並愈多愈好,這種冀望早在農村年代已有,那時人力珍貴,多子女代表幸福,這傳統流傳至今。

麒麟為新人驅污氣

至11時,花車抵達村口,一對新人仍安坐車內。麒麟圍花車舞動,獻上吉祥。穿上中式結婚禮服的新郎新娘其後下車,婦女們立刻將竹篩高舉在新娘頭上,像打了一把竹傘,垂下的兩條黑褲腳像兩道紗子,不時遮蓋了新娘的臉。

一對新人先回家向父母敬茶,吃過中午飯才往祠堂告祖。在回家路上,燒炮仗,舞麒麟。麒麟這時是面向新人走動以示尊敬,由於是倒後行,走得十分小心,尤其是舞小麒麟的隊員,不時要成年隊員協助。這段回家路足足走了25分鐘,因為停頓了多次,接受麒麟祝賀及玩把戲,這瑞獸圍新人團團轉,不時挨近,十分親暱,有時更在新人身邊作聞聞嗅嗅狀,這樣除了讓新人驅走污氣,沾上福運,也是在玩新人,要他們派利是才肯讓路。

儀式加入玩新娘環節

李氏家祠為迎婚慶吉事,在前一日已掛紅,貼上龍鳳呈祥橫幅以及對聯,聯曰:「金龍彩鳳成佳偶 明珠璧玉結良緣」。約下午1時,祠堂告祖儀式開始。

一對新人跪拜後,由村中兄弟以客家話宣讀祝章,告祖內容為:「農曆庚子年二月初八之良辰,有堂下嗣孫(某某)經多年蜜運,成功。于(某)氏之女為婚,年既長成,理宜受室,謹擇吉日迎鸞于歸,不敢擅便。謹以香楮、燭帛、清酒、鏣饈之儀,敢昭告于。  李氏堂上始高曾祖考妣神位前,而祝曰。  恭維  乾坤開化,佳偶天成,婚姻之典,從古如斯。茲嗣孫(某某)叨祖德之流光,上云期慶,迎鸞於今日,薄具菲儀,用申告虔,伏異祖德,佑我後人,鴻案齊眉,千秋衍慶,麟趾呈祥。  謹告!」

祝章宣讀後,新人上香,獻果品、糖果、雞、湯丸、豬頭豬尾,敬茶、酒、元寶。其中出現有趣環節,獻豬頭豬尾時,要新娘親親,另有新人玩夾雞蛋、銅鑼棍敲新娘頭。李健安解釋,這些都是玩新娘環節,考驗她的能力和脾氣。他說時代畢竟不同,不似從前在村中擺酒,跟住送新人入房玩新娘,就如這對新人,都是在外面擺酒,所以在儀式中加些玩新娘的玩意。

麒麟吐玉書祝賀作結

最後的敬元寶,新人要跪拜,待元寶燒盡才可起來,歷時6分鐘。告祖完畢後,麒麟採青,吐玉書「永結同心」祝賀新人作結。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董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