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音樂治療 唱出身心健康
2020-03-12    香港商报
 

  洗滌心靈 撰文:Karena 攝影:馮瀚文

  音樂,使人不需要透過言語而能溝通。對於某些人,他們難以運用說話去表達情緒,而音樂可作為一道橋樑,讓音樂治療師從奏響樂器時的聲量、速度等去了解對方的心情。記者請來英國註冊音樂治療師張潔瑩(Carol)帶讀者認識音樂治療,藉以釋懷減壓。

  一般人以為音樂治療離不開玩樂器、唱歌等,但其實專業的註冊音樂治療師會透過音樂聆聽、作曲、填詞、即興演奏、樂器表演等多元化的治療手法,幫助參加者改善認知能力、溝通交際、情緒等問題。不懂音樂可以參與音樂治療嗎?Carol解釋:「我們會根據受助者的喜好而選擇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樂器彈得動聽與否並不是重點,而是想探索對方的想法及內心世界,找出問題所在。在玩樂器的過程,或會發現有一把批判性的聲音在你腦海中說自己彈得很難聽,如果有這種感覺,到底因何而來?」

  紓解內心問題

  如是個人治療,音樂治療師一般會評估受助者的情況,再制訂一個治療計劃。另外,一些社會服務機構會舉辦課程,便有規定節數,如8、12節,效果因人而異。聆聽音樂、玩樂器是一般人在家都能做到的事,為何要選擇音樂治療?Carol解釋:「音樂治療與玩音樂都讓人體驗到音樂的好處,但最大的分別在於音樂治療是以治療為目的,與音樂娛樂不同。音樂治療能探索你的內心世界,幫助你抒發情緒。很多人來時已經知道問題所在,但還沒有找到處理的方法,引導他們把負面情緒抒發出來,有時候我們更會用唱歌的方式引導他們說出故事。」

  服務對象廣泛

  Carol接觸過很多不同族群的受助者,有癌症病人、學校、老人院、精神復康等,音樂治療可以利用音樂拍子來幫助行動不便者改善肢體機能,又可透過打鼓讓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釋放力量。最近,Carol主要與醫院合作替孕婦做音樂治療。在懷孕期間,母親會經歷激素和身體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給母親帶來憂慮,分娩後更可能患上產後抑鬱症,Carol說:「我們會鼓勵她們多唱歌,孕婦在唱歌的時候身體會分泌開心荷爾蒙多巴胺(Dopamine),不但會令自己放鬆,也是跟寶寶聯繫的機會。療程中更會鼓勵孕婦為肚內的嬰兒創作歌曲,創作過程可以分泌催產素,促進與伴侶和初生嬰兒情感上的連繫。透過聆聽音樂和呼吸練習、健康球動作等都有助孕婦紓解壓力。」

  助人助己

  在英國讀大學時Carol主修音樂,當時她不想做音樂老師,覺得很沉悶,便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音樂治療師,而她的選擇也令她的人生有許多啟發。Carol說:「每次我輔導受助者時,也有很多得?,如一些末期癌症患者的故事,對我而言都很有啟發性,從而反省自己的生命及生活應該如何。我剛回到香港時是一個工作狂,當時不斷努力為自己創造工作機會,尋找服務對象,當時我輔導的其中一個末期癌症患者也是一個工作狂,常常不休息,日做夜做,到現在退休四十多歲有了末期癌症,這也令我反省我的生活應該怎樣去調節,學會珍惜現在、無悔地生存。」

  近日不少人因疫情而情緒緊張,原來心情差時聽音樂會令人有放鬆的感覺,閒時不妨唱歌、聽歌,都是減壓的方法。Carol建議讀者選擇喜歡的音樂,建立聽歌習慣,每天給予自己一點時間靜下來,特別是聽純音樂更能專注,有助放鬆心情、改善情緒、幫助思考。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