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美股港股和A股的關係
2020-03-26    香港商报
 

  美股和歐股的瘋狂波動,造成了全球的資金鏈緊縮,金融機構紛紛降低槓桿、回避風險,令市場沽壓大增。基金投資者大量贖回,基金被迫拋售,又進一步增大了沽壓;投資機構大量虧損,為增持現金,應付風險,拋售連同避險資產在內的所有資產,令所有資產類別都相繼大跌。由於美元有主要國際貨幣的地位,為保持流動性、回避風險的資金大多流向美元,導致美元大升。上周,美聯儲連同西方國家主要央行,採取諸如增加美元兌多種貨幣的貨幣互換、放鬆銀根、降息等措施,但截至上周五,流動性緊張的情況也只是稍微紓緩,市場的緊張情緒尚未有根本性改變。

  歐美經濟或陷入衰退

  從經濟的基本面來看,美股和歐洲股市的大跌是符合邏輯的,因為新冠肺炎引發的疫情大概率會繼續擴散,歐美經濟承受的打擊也會繼續加大,歐美經濟中七八成是服務經濟,需要人和人的接觸來進行。所以,新冠疫情大量限制人群聚集的特點,對歐美經濟將帶來更沉重的打擊,歐美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極大。不過,美國經濟增長還依賴資產增值所形成的財富效應,財富增長帶動消費進而帶動經濟,一旦資產價格大跌形成負財富效應,財富縮水導致消費下降進而帶來經濟萎縮,美國經濟恐怕短期很難重回增長。

  不過,即使市場已經預估了歐美經濟前景暗淡,兩周4次熔斷,這樣的猛烈程度仍然出乎市場預料,所有資產類別包括避險資產全部下跌並非市場的理性反應,主要還是由於市場的迅速下跌帶來了資金鏈緊縮,引發了資金向美元方向的擠兌。若要市場恢復秩序,首先要緩解資金擠兌,避免投資者因為資金緊張而進行拋售。

  歐美經濟放緩對內地影響尚未知

  相對而言,內地經濟的前景較為明朗,疫情已基本受控,新增病例主要來自境外回流人員。看起來,只要控制住境外的輸入病例,內地的疫情基本可以不再反覆。根據最新資料,上市公司的復工率已超過98%,發電量也超過去年同期,說明經濟生產已較好恢復,下一步的工作重點主要是推動內需的恢復。目前比較確定的是:生產大致恢復,國家將推動投資和內需來拉動經濟;比較不確定的是:歐美經濟放緩乃至衰退對內地經濟究竟有多大的負面影響。

  基於這樣的背景,截至上周五,美股、港股和A股走出了不同的走勢。美股大幅下跌始於2月19日,道指這天的高點是29409.09點,截至3月20日,道指最低為18917.46點(3月18日),比跌勢起點的高位下跌10491.63點,跌幅約35.7%。同期港股恒指最高為2月20日盤中高點27767.28點,最低為21139.26點(3月19日),最高最低相差6628.02點,跌幅約23.9%。上證綜指則在初段下跌後,於3月5日創出疫情後反彈的新高3074.26點,最低也僅略微跌破內地疫情爆發時的低點(2685.27點)至2646.8點,最高最低相差427.46點,跌幅約13.9%。

  如果將美股的跌幅分為3月9日開始的恐慌性拋售前後的兩個階段,在3月9日前,道指下跌相對有序,高低相差4728.08點,跌幅約16.1%;同期港股最多跌1777.87點,跌幅約6.4%;上證綜指基本沒有下跌,3月5日創出反彈新高。這段時間裏,A股基本沒受美股影響,港股跌幅約為美股跌幅的39.8%,影響有限;3月9日之後,與3月6日收市價(25864.78點)比較,美股最多跌6947.32點,跌幅約26.9%;港股最多跌5007.41點,跌幅約19.2%;上證最多跌387.71點,跌幅約12.8%。港股最大跌幅約為美股跌幅的71.3%,A股跌幅約為美股47.6%。

  美股大幅拋售影響港股

  因此,可以大致做如下總結:美股對港股仍有較大影響,對A股影響較小;在不發生資金擠兌,市場交易有序進行時,美股對A股基本沒影響,對港股影響也有限;在發生恐慌性拋售、資金擠兌時,美股對A股的影響仍相對有限,對港股則有較大影響。

  如果這個現象以後繼續有效,則判斷美股對港股影響的關鍵,就在於判斷美股未來會否繼續發生資金擠兌,如果資金擠兌繼續,則美股對港股的影響就較大;否則,美股對港股的影響則下降。不過,上面推論能夠成立的前提,是內地經濟在政府的刺激下能夠保持基本穩定,並維持不太低的經濟增速;如果未來內地經濟在歐美拖累下大幅放緩,經濟前景惡化,A股和港股就未必能夠走出較為獨立的走勢。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楊玉川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