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成都:釋放城市新機會 創造美好新生活
2020-04-02    香港商报
 
  電子科大的「小護士」機器人,四川邁克生物研發的西南地區首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成都凡米科技研發的手持測溫儀,成都醫雲科技的在線問診服務、成都無糖信息自主開發的疫情查詢工具,成都位元組星雲有限公司的「文叔叔」雲存儲軟件……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及服務被廣泛應用於成都疫情防控的各個場景領域,不僅成為科技抗疫的中堅力量,更為疫後經濟復蘇、城市換檔升級提供助力。
 
  3月31日,「場景營城產品賦能新經濟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在成都舉行。會上,成都發布了《供場景給機會加快新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通過向企業推出精準有效的政策,釋放新經濟發展的機會,激發城市的創新活力。同時,成都還宣布,將面向全球持續發布1000個新場景、1000個新產品。用場景營城,以產品賦能,為有志於逆勢進擊的企業釋放更多城市新機會,為萬千市民提供更多美好生活新體驗。
 
  九條措施
 
  為新經濟提供場景賦能
 
  如今,場景已經成為成都新經濟落地的重要載體。以場景營城,正讓成都逐步成為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融合創新與突破的「成長沃土」。
 
  當天發布的《供場景給機會加快新經濟發展若幹政策措施》共九條,以「供場景、給機會」為邏輯主線,從夯實場景突破基礎、創新場景供給方式、厚植場景培育土壤3個維度為新經濟企業提供場景賦能。
 
  場景創新,離不開技術到產品的突破,以及軟硬基礎設施的支撐。成都將從支持硬核技術攻關催生新場景;加快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支撐新場景;匯聚關鍵數據賦能新場景三個領域發力,夯實場景的突破基礎,「補短板、強支撐」。
 
  而在場景供給上,成都將聚焦「聚資源、增供給」,通過支持應用場景市場驗證;發布城市機會清單落地應用場景;加大示範推廣打造應用場景「IP」等方式,創新場景的供給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將圍繞智慧醫養、數字文娛、在線教育、智能製造、智慧物流、智慧社區等領域,打造「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幫助企業對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融合創新的場景進行實測和市場驗證,幫助企業創新產品(服務)尋找到更合適的市場,加速新場景在市場中的成熟。對於承擔「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項目的企業,還將分階段獲得項目成本的15%、最高200萬元資助。
 
  場景培育,離不開社會對創新的包容和接納。成都聚焦「建機制、優生態」圍繞新產品拓展、資本聯動發掘、企業聯盟鏈接等方式,培育新場景發展的生態土壤。
 
  正如成都市新經濟委副主任周洪所言,「新經濟不只是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而是更多通過一些制度的創新,匯聚更多新的要素,形成爆破的突發性力量。」此次疫情催生了很多新的場景業態在成都萌發,恰恰說明了「場景,是成都獨有的包容性體現」。它不光是物理載體概念,更多是與制度、技術、模式、業態融合而成的概念,是成都對新經濟的獨特詮釋,成都的新經濟發展已進入「2.0版」。
 
  首批兩個「100」
 
  釋放城市發展機會
 
  1.5小時內便可檢測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在家就能獲得私教體驗的即享健身房、可持續運營的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當天,成都公布首批100個新場景,涵蓋14個產業生態圈的66個產業功能區、25個公園城市示範區和9個東部新區綜合開發片區。55家成都新經濟企業共計發布了100個「硬核」新產品,涵蓋智能生活、智能生產、智慧城市三大領域。
 
  主會場上,新經濟企業家們圍繞「破土萌芽」「逆勢而上」「賦能共生」三大主題進行現場路演,帶來了12款創新產品,展現了成都在無人駕駛、在線健身、在線教育、無人機、智慧醫療、能源物聯網、智慧倉儲等新城市場景下的創新優勢和戰略競爭力。
 
  疫情期間,健身房去不了怎麼辦?成都擬合未來有限公司研發了在家即享精品健身房,僅需一張瑜伽墊大小的空間,讓你在家就能享受精品健身房的課程體驗。FITURE家庭科技健身設備使用AI技術與電磁波精準地評估用戶的力量表現,結合大數據與用戶健身目標,推薦最適合用戶的訓練項目以及重量。通過攝像頭與深度學習算法,動態糾正用戶的不標準動作,將專業私教體驗帶到每個家庭。
 
  新希望集團旗下的全新產品「鮮小廚」與新希望旗下鮮生活冷鏈積極合作,開通社區生鮮直通車,創新「移動生鮮平台」模式。通過整合社區前置倉與農產品上游供應鏈,打破傳統農產品多層級的傳導體系,將肉類、蔬菜、水果、乳製品等生鮮類農產品,直送社區。
 
  從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到運動健身,乃至整個城市的智慧運轉,成都新經濟企業和產品應該說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我們美好生活注入了強大的能量。
 
  這些逆勢而上的產品背後,是一個越來越「硬核」的成都。
 
  歷經三年創新開拓,新經濟已成為成都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推動者。獨角獸企業從0到6,新經濟企業從18萬家增至36萬家,獲得風險投資從40億元增至520億元,新經濟企業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元,新經濟活力指數、新職業人群規模均居全國第三……自2017年將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確定為推動城市戰略轉型的重大抉擇後,成都不斷創新、精準發力,為新經濟發展的「成都實踐」交出漂亮成績單。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郭玉桔